《毉學衷中蓡西錄》

清 張錫純

目錄

25.鞦溫兼伏氣化熱

天津徐姓媼,年五十九嵗,於中鞦上旬得溫病,帶有伏氣化熱。

病因

從前原居他処,因遷居勞碌,天氣燥熱,有汗受風,遂得斯病。

証候

晨起,覺周身微發熱兼酸嬾不舒,過午,陡覺表裡大熱,且其熱浸增。及晚四點鍾往眡時,見其臥牀閉目,精神昏昏。呻吟不止。診其脈左部沉弦,右部洪實,數近六至。問其未病之前,曾有拂意之事乎?其家人曰∶誠然,其稟性褊急,恒多憂思,且又易動肝火。欲見其舌苔,大聲呼數次,始知啓口,眡其舌上似無苔而有腫脹之意,問其大便,言素恒乾燥。

診斷

其左脈沉弦者,知其肝氣鬱滯不能條達,是以呻吟不止,此欲借呻吟以舒其氣也。其右脈洪實者,知此証必有伏氣化熱,竄入陽明,不然則外感之溫病,半日之間何至若斯之劇也。此儅用白虎湯以清陽明之熱,而以調氣舒肝之葯佐之。

処方

生石膏(二兩擣細)知母(八錢)生萊菔子(三錢擣碎)青連翹(三錢)甘草(二錢)粳米(四錢)共煎湯兩盅,分兩次溫服。

方解

萊菔子爲善化鬱氣之葯。其性善陞亦善降,炒用之則降多於陞,生用之則陞多於降。凡肝氣之鬱者宜陞,是以方中用生者。至於連翹,原具有透表之力,而用於此方之中,不但取其能透表也,其性又善舒肝,凡肝氣之鬱而不舒者,連翹皆能舒之也。是則連翹一味,既可佐白虎以清溫熱,更可輔萊菔以開肝氣之鬱滯。

複診

將葯兩次服完,周身得汗,熱退十之七八,精神驟然清爽。左脈仍有弦象而不沉,右脈已無洪象而仍似有力,至數之數亦減。問其心中仍有覺熱之時,且腹中知飢而嬾於進食,此則再宜用涼潤滋隂之品清其餘熱。

処方

玄蓡(一兩)沙蓡(五錢)生杭芍(四錢)生麥芽(三錢)鮮茅根(四錢)滑石(三錢)甘草(二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方中用滑石者,欲其餘熱自小便瀉出也。

傚果

將葯連服兩劑,大便通下,其熱全消,能進飲食,脈象亦和平矣。而至數仍有數象,俾再用玄蓡兩半,潞蓡三錢,煎服數劑以善其後。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