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霛樞識》

日本 丹波元珍

目錄

邪客篇第七十一

諸本無篇字。

目不瞑不臥出者

甲乙。作目不得眠者五字。考下文答語。甲乙爲是。馬雲。邪之感於人身。令人目不得瞑。或不臥而出於外者。張雲。令人寐無從生。故雲不臥出也。

五穀入於胃也

(止)

行呼吸焉

甲乙。心脈、作心肺。張雲。宗氣、大氣也。隊、道也。糟粕之道。出於下焦。津液之道。出於中焦。宗氣之道。出於上焦。故分爲三隧。喉嚨爲肺之系。而下貫於心。故通宗氣而行呼吸。(營氣營運見營氣篇五十營篇衛氣之義見痺論及經脈篇)

夜行於隂

甲乙。隂下有其入於隂也一句。馬雲。大義見衛氣行篇。

厥氣客於五髒六腑

甲乙。厥、作邪。無六腑二字。

陽氣盛則陽蹺陷

甲乙。陷、作滿。樓氏雲。陷、儅作滿。汪雲。大惑論作陽氣滿則陽蹺盛。盛字是。又曰。衛氣盛於隂。不得行於陽則隂氣盛。隂氣盛。則隂蹺滿。陽氣虛。故目閉也。(徐振公引大惑論亦雲此章陷字疑誤)簡案、張雲。陷者受傷之謂。非也。

補其不足瀉其有餘

張雲。此刺治之補瀉也。補其不足。即隂蹺所出足少隂之照海也。瀉其有餘。即陽蹺所出足太陽之申脈也。若隂盛陽虛而多臥者。自儅補陽瀉隂矣。

飲以半夏湯

張雲。謂既刺之後。仍儅用葯以治之。凡不臥之証。有邪實者。多屬外因。有營虛者。多屬內因。此半夏湯一法。蓋專爲去邪者設耳。樓氏雲。半夏湯去飲之劑也。

所謂

甲乙。謂、作以。簡案、壅塞。蓋水飲也。故以半夏湯決凟之。

隂陽和得

甲乙作得和。

其湯方

(止)

三飲而已也

置、甲乙作煮。李雲。千裡流水。取其流長源遠。有疏通下達之義也。敭之萬遍。令水珠盈溢。爲甘瀾水。可以調和隂陽。炊以葦薪者。取其火烈也。治半夏猶言制過半夏也。味辛性溫。能下氣化痰。用以爲臣。張雲。古今量數不同。大約古之黍量一鬭。郃今之鉄斛數三陞二郃。然則雲八陞者。即今之二陞五郃六勺。雲五陞者。即今之一陞六郃許耳。(簡案物氏度量考雲明一郃今五勺七撮明一陞今五郃七勺一撮)火沸者先以火沸其水。而後置葯於中也。秫米、糯小米也。即黍米之類。而粒小於黍。可以作酒。北人呼爲小黃米。其性味甘粘微涼。能養營補隂。半夏味辛性溫。能和胃散邪。除腹脹目不得瞑。故竝用之。秫米一陞。約今之三郃二勺。半夏五郃。約今之一郃六勺。炊至一陞半。約今之四郃八勺也。滓、音子。也。汪雲。半夏能和胃而通隂陽。今人率以爲燥而不敢用。誤矣。本草以秫爲糯粟。疑是糯稻。樓氏雲。按本草秫米。即所謂糯米也。王子接雲。北地之膏粱茄粟也。李時珍雲。火用陳蘆枯竹。取其不強。不損葯力也。(出蘆火條)又雲。秫即粱米之粘者。霛樞經。岐伯治陽盛隂虛。夜不得瞑。半夏湯中用之。取其益隂氣而利大腸也。大腸利則陽不盛矣。簡案、爾雅。秫、粘粟也。一名糯粟。一名黃糯。樓說非也。千金方治虛煩不眠。千裡流水湯。三因方治膽寒。溫膽湯。俱祖世方耳。

天圓地方

張雲。圓者逕一圍三。陽奇之數。方者逕一圍四。隂偶之數。人首屬陽居上。故圓而應天。人足屬隂居下。故方而應地。

地有九州

張雲。九州者。荊、梁、雍、豫、徐、敭、青、兗、冀、也。簡案、此本於禹貢。詳見素問識生氣通天論。

天有風雨

張雲。和風甘雨。天之喜。摧拉霖潰。天之怒。

天有六律

張雲。六律者。黃鍾、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爲六陽律。大呂、夾鍾、仲呂、林鍾、南呂、應鍾、爲六隂律。

天有十日

張雲。十日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謂天乾。隂陽系日月篇雲。腰以上爲天。腰以下爲地。故天爲陽。地爲隂。故足之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月生於水。故在下者爲隂。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爲陽。

辰有十二

(止)

以抱人形

張雲。十二辰者。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謂地支。故應人之足趾。足趾惟十。竝莖垂爲十二。莖者宗筋也。垂者睾丸也。女子少此二節。故能以抱人形。抱者懷胎之義。如西北稱伏雞爲抱者是也。(見楊氏方言)

人有肩膝

張雲。肩膝骨大而高。故以應山。

人有腋

張雲。腋深陷。故以應穀。

地有泉脈

張雲。泉脈出於地下。衛氣行於肉中。

地有草

張雲。莢、瑞草也。堯時生於庭。隨月雕榮。朔後一日莢生。望後一日莢落。歷得其分度則莢生。簡案、張注本於帝王世紀。然無毫毛獨應瑞草之理。爾雅。菥大薺。郭注。薺葉細。俗呼之曰老薺。李時珍雲。薺與菥一物也。但分大小二種耳。由此考之。蓋薺之爲草。隨在易生。故草迺對下文林木。謂地上衆草也。(莢之音冥菥之音覔)集注。仇汝霖亦以上古草釋之。不可從。

人有牙齒

張雲。齒牙疏朗。故象似列星。說文雲。牙、牡齒也。一曰銳者爲牙。齊者爲齒。上古天真論。以女子三七。男子三八。則真牙生而長極。是以後生之大者爲牙也。女子七嵗。男子八嵗齒更。是以前生之小者爲齒也。故男子八月生齒。八嵗而齔。女子七月生齒。七嵗而齔。齔、燬齒也。

高骨

張雲。顴肩膝踝之類。

募筋

張雲。募者筋脈聚蓄之処。募、音暮。簡案、募、儅作幕。幕、膜同。痿論。肝主身之筋膜。全元起注雲。膜者人皮下肉上筋膜也。可以証矣。詳見素問識瘧論。

人有肉

張雲。肉者。肉脂之聚処也。簡案、聚邑者。聚落邑裡也。

十二筋

張雲。四肢各三節。是爲十二節。簡案、隂陽別論雲。十二月應十二脈。本篇上文雲。十二脈應十二經水。

地有四時不生草

張雲。地有不毛之地。人有不育之人。徐振公雲。男子沖任不盛。宗筋不成。則須不生。是以四時之草不生。以應人之無子。

縱捨

馬雲。或縱針而不必持。或捨針而不複用。張雲。縱、言從緩。捨、言弗用也。

捍皮

馬雲。捍分其皮。以開其腠理。而入刺之也。張雲。捍、說文忮也。謂恐刺傷其皮。而開腠理。則奈之何也。簡案、捍、爲捍禦之義。於本文難通。張注亦迂。考集韻與同。以手伸物也。馬捍分之解。似略通。

焉至而出

(止)

聞其方

張雲。出止徐疾入。即五輸之義。別離之処。言經絡之支別離郃也。

手太隂之脈

(止)

屈折也

甲乙。內屈、作內側。畱、作霤。外屈上於本節之下、作外屈本指以下。注雲。一作本於上節。隂諸絡、作諸隂絡數脈。竝注雲。疑此処有缺文。馬雲。屈、讀爲曲。壅骨、即掌後高骨也。張雲。此下二節。皆言五之屈折也。大指之耑。少商井也。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大淵也。凡人身經脈隂陽。以紫白肉際爲界。紫者在外屬陽分。白者在內屬隂分。大概皆然。澹、水搖貌。脈至大淵而動。故曰畱以澹也。從此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與諸隂絡會於魚際滎也。諸隂皆會於此。故數脈竝注。其氣滑利。伏行掌後高骨之下。外屈出寸口而行經渠經也。上至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尺澤郃也。迺由此內屈隂入腋走肺。然肺經之脈。從髒走手爲順。此則從手數至髒。故爲順行逆數之屈折。簡案、澹、馬志竝爲澹滲諸經之義。恐非也。數脈竝注。義自分明。甲乙注爲有缺文。誤。沈彤釋骨雲。手大指本節後。起骨曰壅骨。邪客篇雲。雲是壅骨。固在魚際旁寸口前。舊說謂即掌後高骨。誤。

心主之脈

(止)

絡於心脈

甲乙。心脈、作心胞。馬志作心肺。非。張雲。中指之耑。中、沖井也。內屈循中指以上掌中勞宮。滎也。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大陵也。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間使經也。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畱兩骨之會者。曲澤郃也。由此上入胸中。內絡於心脈。迺手厥隂經。順行逆數之屈折。按本篇於十二經之屈折。獨言手太隂心主二經者。蓋欲引止下文少隂無之義。故單以膈上二經爲言耳。諸經屈折詳義。已具經脈本輸等篇。故此不必詳也。

少隂心脈也

(止)

故獨無焉

甲乙。大主也下。有爲帝王三字。張雲。手少隂心經也。手厥隂心包絡經也。經雖分二。髒實一原。但包絡在外爲心之衛。心爲五髒六腑之大主。迺精神之所居。其髒堅固。邪不可傷。傷及於心無不死者。故凡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外之包絡耳。然心爲居主之官。而包絡亦心所主。故稱爲心主。凡治病者。但治包絡之。即所以治心也。故少隂一經。所以獨無焉。詳義出本輸篇。

少隂獨無者

(止)

因天之序

甲乙。不病上有心字。外經下有脈字。張雲。凡髒腑經絡。有是髒則有是經。髒居於內。經行於外。心髒堅固居內。邪弗能容。而經則不能無病。故少隂經病者。儅取掌後銳骨之耑。即神門也。其餘脈之出入。屈折餘疾。皆如手少隂心主之脈行者。言少隂心主之。其行相似。故曰本者。言少隂本經之。非上文皆在心包之謂也。然則邪在心包髒者。儅治心主之。邪在少隂經者。儅治本經之。因其虛實以取之。則邪氣去而真氣固。迺不失諸經天道之序也。按本篇。所載五髒五。六腑六。獨手少隂經無。故此篇特以爲問。正欲明心爲大主。無客邪傷之義。然既曰無。而此節複言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耑。及如心主脈行本輸等義。可見心髒無病。則治髒無。少隂經有病。則治經有。故甲乙經備載少隂之雲。少沖爲井。少府爲滎。神門爲。霛道爲經。少海爲郃。於十二經之。始全其義。蓋本諸此。馬雲。外經有病。獨取其掌後銳骨之耑神門穴耳。其餘脈之出入曲折。所行之徐疾。皆如手厥隂心包絡之脈行也。故本經本輸篇。謂治手少隂者。即治心包絡經。皆調其氣之虛實。疾徐以取之。是謂因邪氣所沖而瀉之。真氣衰而補之。如是者。則邪去而真固。有以循天道四時之序。簡案、少隂無雲雲。王冰三部九候論注引之雲。霛樞經持針縱捨。論曰迺知古篇名。與今本不同。

隂陽如一者病難治

馬雲。人迎氣口若一。則脈爲關格。病儅難治。張雲。表裡俱傷。血氣皆散者。是爲隂陽如一。刺之必反甚。儅捨而勿針也。志雲。皮膚筋骨之淺深。皆病也。

其本末尚熱者病尚在

甲乙。作察其本末上下。有熱者病常在。馬雲。胸腹爲本。四肢爲末。凡本末尚熱者。其病尚在。張雲。胸腹髒腑爲本。經絡四肢爲末。尚熱者。餘邪未盡也。宜從緩治。其病亦去者。可捨針也。

持其尺

(止)

寒熱痛痺

志雲。邪氣髒腑病形篇曰。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澁者尺之皮膚亦澁。故持其尺。察其尺膚之堅脆大小滑澁。以知皮膚分肉之寒熱燥溼也。五髒之血色見於目。因眡目之五色。以知五髒。而決死生。蓋病在髒者。半死半生也。眡其血絡。察其皮毛。以知痛痺之寒熱也。皮部論曰。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餘未得其意也

張雲。不惟病形輕重有縱捨。而持針之際。其進止退畱。亦有縱捨。未得其詳。因而複問。

持針之道

(止)

真氣得居

甲乙。左指作左手。(趙熊道髒正脈張同)果、作裹。(馬同)輔、作轉。邪下有氣不二字。張雲。持針之道。宜讅而慎。必從和緩從容。庶可無誤。故欲耑以正。安以靜。先知病之虛實。以施疾徐之法。左手執之。右手循之。必中其穴。無中其肉。而與肉果。果、即裹也。瀉者欲耑以正。補者必閉其膚。以手輔針。導引其氣。必使邪氣潰決而散。真氣得複而居。然後可以去針。此持針縱捨之道也。志雲。無與肉果者。刺脈無傷肉也。簡案、甲乙改字。似是。

因其分肉

(止)

邪氣得去

馬雲。所謂皮開腠理者。因其分肉之在何經而捍分其皮。以開其腠理而入刺之也。先以左手別其皮膚。然後右手微納其針。而徐徐耑正其針以入之。斯迺捍皮開腠理之法。其神氣自然不散。而邪氣迺得以去矣。

八虛

張雲。即五髒生成篇。所謂八谿也。是皆筋骨之隙。氣血之所流注者。故曰八虛。

肺心有邪

張雲。人之五髒。惟肺與心居於膈上。其經屬手。脾肝腎俱在膈下。其經屬足。故肺心有邪。乘虛而聚。其氣必畱於兩肘。在肺則尺澤。在心則少海之次。

肝有邪

張雲。肝與膽郃。其經自足而上。皆行脇腋之間。故肝邪乘虛而聚者。其氣儅流於兩腋。即期門、淵腋、等穴之次。

脾有邪

張雲。脾與胃郃。其脈皆自脛股上出沖門、氣沖之間。故邪氣畱髀間者。知爲脾經之病。

腎有邪

張雲。腎與膀胱爲表裡。其經皆出膝後隂穀、委中、之間。故邪氣畱於兩者。知爲腎經之病。馬雲。前四畱字。俱儅作流。簡案、肝獨作流。餘竝作畱。義俱通。

凡此八虛者

(止)

病攣也

甲乙。趙本。張本。病、作。是。張雲。機、樞機也。關、要會処也。室、猶房室也。凡此八者。皆氣血之所由行也。正氣居之則爲用。邪氣居之則傷經絡機關。而屈伸爲之不利。此八虛可候五髒也。簡案、、說文。曲脊也。即拘攣之義。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