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毉統大全》

明 徐春甫

目錄

病機

《內經》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口。奇病論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爲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熱也。)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爲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有病口苦,取陽陵泉,病名爲何?何以得之?曰∶病名膽癉。又經雲∶胃足陽明之脈,挾口下交承漿。大腸手陽明之脈,挾口交人中。此胃與大腸之脈所挾於口也。《巢氐病源》雲∶脾氣通於口,口和能知五味矣。蓋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爲之運化津液,以養五髒。節宣微爽,五髒之氣偏勝,由是諸疾生焉。又雲∶髒腑熱盛,熱乘心脾,氣沖於口,故令人口苦生瘡。口鹹則爲寒,鹹挾苦或燥爲熱,酸則停滯,澁則因燥,淡則由虛,苦則爲熱,熱甚則甘也。凡口甘及乾燥,患癰疽之後者多有之。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