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指掌》

清 吳坤安

目錄

太陽本病述古

發熱。惡寒。惡風。頭痛。項強。躰痛。凡風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頭痛。項強、身痛、腰痛、骨節煩疼、發熱惡寒。此皆太陽經之見症。如無汗而脈浮緊。此營衛俱強而表實也。用麻黃湯以發表。使營衛之邪。從皮毛而出。則諸症自除矣。如脈浮而弱。汗自出者。此營強衛弱而表虛也。用桂枝湯以解肌。使營衛和。而邪自解矣。如不汗出而煩躁。此內有伏火。爲外寒所鬱也。宜大青龍湯。外散表寒。內清裡熱。則表裡俱解矣。若表不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者。此心下有水氣。不得化汗。乾肺而喘咳也。宜小青龍湯。以行水發汗。喘加杏仁以下氣。如小便不利。小腹滿。去麻黃。加茯苓以行水。若身熱無汗。口渴而喘者。此外寒束內熱也。宜麻杏甘石湯。以解肺分之邪。其喘立止。如感寒而喘。桂枝加厚樸杏仁湯主之。如身與骨節俱不疼痛。獨頭項痛而背強。牽引KTKT。脈浮。惡風無汗者。此風傷於太陽筋脈也。風能劫液。其牽引之狀。即變痙之耑。宜葛根湯主之。以解肌表之風邪。而生陽明之津液。則筋脈舒。而無牽引之患矣。如汗後表熱未解。脈浮數。煩渴飲水。而小便不利者。此熱結膀胱。水停下焦也。五苓散微汗以利之。如八九日。過經不解。發熱惡寒如瘧狀。一日二三發。其人不嘔。非少陽也。小便清者。無裡熱也。麪有熱色者。微邪未解也。身癢者。邪在皮膚中。欲出不得也。宜小汗之。桂枝麻黃各半湯。若有汗者。宜桂枝二麻黃一湯。熱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湯。若不汗妄下。瘀熱在裡。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身躰發黃。此太陽誤治變症也。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以分解表裡。使溼熱之邪。一從麻黃發汗而出太陽之表。一從赤小豆連翹根之利小便而出太陽之裡。黃自退矣。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