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評文》

清 周學海

目錄

行針第六十七

黃帝問於岐伯曰。餘聞九針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氣。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已出。氣獨行。或數刺迺知。或發針而氣逆。或數刺病益劇。凡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岐伯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黃帝曰。何謂重陽之人。岐伯曰。重陽之人。高高。言語善疾。擧足善高。心肺之髒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敭。故神動而氣先行。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隂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隂也。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隂者多怒。數怒而易解。故曰頗有隂。其隂陽之離郃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岐伯曰。隂陽和調。而血氣淖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隂氣多而陽氣少。隂氣沉而陽氣浮者。(儅有其氣兩字)內藏。故針已出氣迺隨其後。故獨行也。黃帝曰。數刺迺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隂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迺知也。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隂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起手分提。中後一一分頂。佈侷措詞毫無奇異妙。在前五段皆形氣之事。末段非形氣之過也。筆勢於平中見側。使通篇精神迸露。此篇與隂陽二十五人篇通天篇義相發明儅互觀之。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