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硃橚;滕碩;劉醇

目錄

乳石發目昏赤痛(附論)

夫乳石發目昏赤痛者。由石勢乘虛而上。亦膈內有痰熱也。石性歸腎。若將適失宜。飲食失凡人五髒盡有風。而發有高下。動有淺深。則腎風發香港腳。肝風目淚而暗。肺風鼻鼽嚏而嗽。脾風肉緩而重。心恍惚而忘。若加於熱。亦隨髒觀候。即肝風脇滿而怒。喜靜加之。熱即目漠漠而暗。若石氣兼之。則赤而亦痛。或生肉。及腫而爛速。可隨輕重而瀉之。不然喪預宜也。

瀉肝前衚湯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目赤閉目不開。煩悶熱氣。胸中

前衚(去蘆頭)山梔子仁乾薑(砲)淡竹葉車前葉(各二兩)大青秦皮(銼)決明子五錢。煎五六

大黃湯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目昏赤痛不睹物。

大黃(銼炒)黃連(去須)石膏(研各二兩)黃芩(去黑心一兩)甘草(炙銼一兩)細辛(盞。入生

丁香黃連點湯方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目赤癢。

丁香(二七枚碎)黃連(去須)黃柏皮(切各半兩)五銖錢(一十文)蕤仁(研二七枚)上

黃芩湯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目赤痛。小便赤。大便難。逆沖胸中口燥。

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各二兩)山梔子仁(十四枚)上粗擣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

黃連飲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腰痛欲折。兩目欲脫者。爲熱上肝膈。腰

腎冷極故也。

黃連(去須)葳蕤(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上粗擣篩。以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納

棗肉黃連點方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目生赤脈。息肉磣不開。

棗(七枚去核)淡竹葉(切一握)黃連(去須碎一兩緜裹)上先以水二盞。煎竹葉至一盞半

青鹽點方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久風目赤。

青鹽(研一兩)杏仁(去皮尖二兩微炒研爛以少湯同研勻緜裹壓油出用半雞子殼)上用銅盆稠墨點取

雄黃散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目翳點方。

雄黃(研)乾藍(各半兩)上爲散。每用一米大。翳上點之。三五度即瘥。

治金石發熱。及諸熱暴赤目方。

(出聖濟縂錄)鼕葵子(二郃)樸硝(一郃)上以水二陞。同煮至一陞。去滓。分三服。空心早晚食前各一

洗方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目痛如刺者。爲熱氣沖肝上目故也。

數冷食。清朝溫小便洗三日。即瘥。

貼方

(出聖濟縂錄)

治乳石發眼腫痛不開。

用精豬肉薄切。貼眼上。熱即易之。或用子肝井花水浸貼之。

治丹石發沖眼目腫痛

(出本草)取蓄根一握。洗擣。以少水絞取汁服之。若熱腫処。擣根莖敷之。

服丹石人上沖眼暗不見物

(出本草)以兔肝可生食之。一如服羊子肝法。薄切。水浸服之。生吞之。亦妙。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