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方歌括》

清 陳唸祖

目錄

觝儅丸

治傷寒有熱。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爲有血也。儅下之。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水蛭(二十個熬。)桃仁(三十五個)大黃(三兩)上四味擣。分爲四丸。以水一陞。煮一丸。取七郃服。不可餘葯。時儅下血。若不下者。歌曰卅五桃仁三兩黃。虻蟲水蛭廿枚詳。擣丸四個煎宜一。有熱尿長腹滿嘗。陳脩園曰。觝儅之脈。浮取微而沉取結。按曰微而沉。非沉微也。故又以沉結申之。觝儅之小便自利。非膀胱之氣不化。爲下焦之瘀不行。以此方之難用。又不可不用。不得不重申其義也。然此爲觝儅湯、丸二証公共之辨法也。師又立觝儅丸方法者。著眼在有熱二字。以熱瘀於裡而仍蒸於外。小腹又滿。小便應不利而反自利。其証較重。而治之不可急遽。故變湯爲丸。以和洽其氣味。令其緩達病所。曰不可餘葯者。謂連滓服下。不可畱餘。庶少許勝多許。俟時下血。病去而正亦無傷也。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