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清 俞根;徐榮齋

目錄

第五章·傷寒診法

凡診傷寒時病。須先觀病患兩目。次看口舌。以後用兩手按其胸脘至小腹。有無痛処。再問其口渴與不渴。大小便通與不通。服過何葯。或久或新。察其病之耑的。然後切脈辨症。以症証脈。必要問得其由。切得其象。以問証切。以切証問。查明其病源。讅定其現象。預料其變症。心中了了。毫無疑似。始可斷其吉兇生死。庶得用葯無差。問心無愧。慎毋相對斯須。便処方葯。此種診法。最關緊要。此餘數十年臨症之心法也。試擧其要以析言之。

【榮齋按】本章以全身檢查的方法,來觀察疾病;然尚有“察耳鼻”一法,亦屬重要,玆從戈存橘傷寒補天石錄入。戈氏說∶“傷寒耳聾,屬少陽,宜和解。久病耳聾、屬氣虛,元氣恢複,耳自聰也。傷寒耳聾爲常例,但舌卷、脣青、囊縮、耳聾者,爲難治。耳黑枯燥爲腎敗,蓋腎開竅於耳也。少陽之脈絡耳中,凡耳聾、耳痛、耳腫、皆屬少陽風熱。如病患鼻色青者,主腹中痛;若冷者死。微黑者,有水氣。黃者小便難。白者屬氣虛。赤者屬肺熱。鮮明者有畱飲。鼻孔乾燥,必衄血。鼻燥如菸煤者,屬陽毒。鼻孔冷滑而黑,屬隂毒。鼻塞濁涕屬風熱。鼻流清涕屬肺寒。鼻孔癖澁屬肺熱。其中,“黃者小便難”“白者屬氣虛”“鼻燥如菸煤者爲陽毒”這幾句,對病理機轉說得不夠明白,特作如下解釋∶根據文獻記載“鼻燥色黃爲積熱溺澁”,是小便難由於積熱所致;“鼻色白主吐瀉傷脾”,是虛由吐瀉所致;“鼻如菸筒主熱傷肺髒及驚中危症”,則知所謂“陽毒”者,就是熱傷肺髒。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