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紫囊孔菌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囊孔菌屬 可藥用木腐菌

中文學名

褐紫囊孔菌

拉丁學名

Hirchioporus fusco-violaceus (Schrad. : Fr.) Donk

中文別名

褐紫耙齒菌

同物異名

Trichaptum fusco-violaveum (Fr.) Ryvarden

分類地位

形態特征

子實體小,往往左右相互連接,革質稍膠質。溼時柔軟,干時硬,菌蓋半圓形,變瓦狀疊生和形成蓋,寬1-4cm,厚1-3mm,上面白色至灰白色,被粗毛和有環紋,邊緣薄,近鋸齒狀。菌肉薄,厚約1mm,子實層面淡紅紫色至淡紫青色,後逐漸褪色。子實層形成薄的齒狀突起,近放射狀排列,長約1-2mm。囊體長棱形,稍突越子實層表面。頂端有結晶,無色,壁稍厚,孢子長橢圓形,無色,平滑,5-7μm×1.5-2μm。

圖例

圖 1029 褐紫囊孔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3. 囊體

生態習性

春至秋季在高山松、馬尾松以及其他樹木、枕木上大量生長。

分佈地區

西藏河北黑龍江陝西浙江雲南四川甘肅等。

經濟用途

此菌分佈廣,對數種樹木及枕木造成危害,形成白色腐朽。往往生長在木耳、毛木耳及香菇、銀耳段木上,對產量受影響。另外試驗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爲8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