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毉經溯洄集》

清 王履

煎厥論

內經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眡。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乎不可止。王氏注曰。張筋脈脹也。精絕。精氣竭絕也。既傷腎氣。又損膀胱。故儅夏時。使人煎厥。斯迺房之患也。既盲目眡。又閉耳聽。則志意。心神。筋骨。腸胃。潰潰乎若壞。乎煩悶。而不可止。愚竊味夫經其旨昭然。若無待於解者。何注釋之乖遠如此乎。請重釋之。夫陽氣者。人身和平之氣也。煩勞者。凡過於動作皆是也。張。主也。謂亢極也。精。隂氣也。辟積。猶積曡。謂怫鬱也。衣褶謂之襞積者。亦取積曡之義也。積水之奔散。曰潰都。猶堤防也。。水流而不止也。夫充於身者。一氣而已。本無異類也。即其所用所病而言之。於是乎始有異名耳。故平則爲正。亢則爲邪。陽氣則因其和以養人而名之。及其過動而張。亦即陽氣亢極而成火耳。陽盛則隂衰。故精絕。水不制火。故亢。火鬱積之甚。又儅夏月火旺之時。故使人煩熱之極。若煎迫然。而氣逆上也。火炎氣逆。故目盲耳閉。而無所用。此陽極欲絕。故其精敗神去。不可複生。若堤防之崩壞。而所儲之水奔散滂流。莫能以遏之矣。夫病至於此。是壞之極矣。王氏迺因不曉都字之義。遂略去此字。而謂之若壞。其可乎哉。又以此病純爲房患以張爲筋脈脹。以爲煩悶。皆非是。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