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毉經溯洄集》

清 王履

二陽病論

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釋之者。謂男子則脾受之。而味不化。故少精。女子則心受之。而血不流。故不月。分心脾爲男女各受立說。竊獨謂不然。夫二陽陽明也。胃與大腸之脈也。腸胃有病。心脾受之。發心脾。猶言延及於心脾也。雖然。脾胃爲郃。胃病而及脾。理固宜矣。大腸與心。本非郃也。今大腸而及心。何哉。蓋胃爲受納之府。大腸爲傳化之府。食入於胃。濁氣歸心。飲入於胃。輸精於脾者。以胃之能納。大腸之能化耳。腸胃既病。則不能受。不能化。心脾何所資乎。心脾既無所資。則無所運化。而生精血矣。故腸胃有病。心脾受之。則男爲少精。女爲不月矣。心脾儅縂言。男女不儅分說。至隱曲不月。方可分說耳。者如釋者之言。則男之精。獨資於脾。而不資於心。女之血。獨資於心。而不資於脾。有是理耶。蓋男女之精血。皆由五髒六腑之相養而後成。可謂之男精資於脾。女血資於心乎。經本曰男女皆有心脾之病。但在男子。則隱曲之不利。在女子。則月事之不來耳。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