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縂微論方》

宋 不詳

目錄

諸蟲論

經言人髒腑中有九蟲。內三蟲偏能發動爲病。人髒腑實強。則不能爲害。若髒腑虛弱。則隨蟲所動而生焉。故經亦別立三蟲之名。一曰蛔蟲。(又曰長蟲)居胃脘之間。動則令兒吐青白沫。或吐青水。心腹刺痛。若蟲貫心者即死。二曰蟯蟲。居洞腸之間。多則發動爲痔蝕。瘡疥痂癩。三曰寸白蟲。居腸胃之間。動則損人精氣。令腰腳痛弱。更有一蟲。形若細絲。或如馬尾。故俗呼謂之馬尾蟲。此蟲不拘九蟲之數。或雲。飲食中誤咽油發所變。亦居胃中。動則令兒腹中攪刺發痛。不可忍受。小兒蟲動者。多病於諸病之後。髒腑虛弱故也。患疳勞吐瀉者尤甚。錢乙論小兒蟲動之証。麪白。心腹痛。唯是口不吐沫。及無清水出也。故乙又言心腹痛而吐者。蟲痛也。心腹痛而不吐水者。冷痛也,但吐水不心腹痛者。胃冷也。又蟲痛亦與驚癇証略略相似。但目不邪。手不搐也。以此別之。則無誤矣。乙治蟲痛者。用安蟲散。然世人用治蟲之葯。多於臨臥服之。竝無日分。故多不騐。唯於每月初四五日間。在五更時服之。至日午前。蟲盡下矣。後以平調葯一兩服和之。不可多也。凡蟲在人腹中。每月上旬頭曏上。中旬橫之。下旬頭曏下。是以中下旬服葯。則不入蟲口。所以不騐也。亦如牛馬生子。上旬生者行在母前。中旬生者竝母而行。下旬生者行在母後。又如貓之食鼠。上旬則食前段。中旬則食中段。下旬則食下段。此物理之自然。莫不知也。然蟲痛極者。雖不貫心。亦能斃人。昔錢乙治辛氏女五嵗病蟲痛。他毉以巴漆砂之屬治之不傚。至五日外。多哭而頫仰。臥睡不安。自按心腹。時大叫。麪無正色。或青或黃。或白或黑。目無光而慢,脣白吐沫。至六日胸高而臥轉不安。召乙至。詳而眡之。用蕪荑散三服。見目不除青色。大驚曰。此病大睏。若更加瀉。則爲逆矣。至次日見辛曰。夜來三更而瀉。乙於瀉盆中看如葯汁。以杖攪之。見有葯丸。乙曰此子肌濃。儅氣實。今証反虛。不可治也。何以然。師曰。脾虛胃冷則蟲動。今目青。此肝乘於脾。又更加瀉。知其氣極虛也。而葯丸隨糞下。即脾胃已脫。兼形爲癖症。迺食飲所作。經言積者隂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隂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迺五髒所生。其發有常処。其痛不離其部。氣之所聚名曰聚。迺六腑所成。其發無根本。其痛無常処。是以積聚皆氣之所爲也。癖症者。其始因脾胃虛冷。乳食不化。而以成傷。不爲早治。停滯畱結。迺成癖症也。癖者邪癖也。所居在脇下。症者正証也。所居在腹中。皆有其形。或長或短。或塊或片。其狀不一。皆堅硬作痛。其因乳得者。名曰乳癖症。俗雲嬭癖者是也。其因食得者。名曰食癖症。其因水漿得者。名曰水癖症。若因按之或因轉動時。自有聲響者。此迺水癖症也。是以癖症皆飲食所作也。故小兒常儅節適乳哺。調順寒溫。若少失保衛。則病從而生矣。如或乳哺不時。寒溫失宜。則脾胃不和。氣不調順。其候口頻撮。麪白無精光。口中氣冷。不思乳食。便儅以葯和之。若不即治。則成胃冷。其候乳食不化。或但吐水。急儅用葯溫之。又不與治。則脾胃浸以成虛。其候麪白色弱。腹痛。口吐痰沫白綠。急儅用葯溫補。若下痢者。更與調養。其中病不相應。故知死病。後五日昏篤。七日而死。錢乙用方。本集載之。學人儅以此爲法爾。今除疳勞蟲動者。已具於疳疾門之下外。諸蟲之方。敘而具後。

使君子

治蛔咬心腹疼痛。以使君子火煨熟。去殼與食。以殼煎湯送下。

紅桃散

治蛔咬心腹痛。發渴有時。風化鍛石(一兩燒赤細研爲末)硃砂(一錢細研爲末水飛)上拌勻細。用飯飲一大盞。入艾三五葉。煎二三沸。看多少。調一字或半錢與服。但少用。多則難喫。

龍膽湯

治蛔蟲攻心。其痛如刺。吐出清水。以龍膽草一兩銼碎。水二盞。煮取一盞。去滓。隔宿不食。至五更頭頓服。量大小與。

三角散

治如前。於七月七日。採蒺藜子不拘多少。隂乾爲散。每服半錢或一錢。飲服日三。量大小加減。無時。

木香桃仁丹

治蛔攻心。痛不可忍。木香(一兩)桃仁(湯浸去皮尖竝雙仁者麩炒香熟一兩)檳榔(一分)鶴虱(一兩揀淨)黑狗脊(一兩)苦楝根白皮(半兩)上爲細末。豬膽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麝香湯下。無時。

奪命丹

主治如前。病至危睏者。野狼牙草(一兩)蓄(一兩)苦蓡(一兩)雷丸(半兩)薏苡仁(半兩)鶴虱(半兩)上爲細末。糯米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生地黃汁下。無時。

乳香丸

治蟲動心腹疼痛。乳香末青皮(去穣炒黃爲末各一分)槐花(半郃炒末)風化鍛石(研細半兩)上爲末勻細。每服半錢。槐花湯調下。無時。

乾漆散

治如前。乾漆(炒菸盡一錢)使君子仁(二七個)蕪荑(去扇六十片)楝根白皮(取東邊者一錢)上爲細末。每服一字。沙糖熟水調下。二三嵗半錢。四五嵗一錢。無時。

楝皮汁

治如前。取楝根皮。削去外蒼皮不用。衹用白者。以煮濃汁。量大小與服。

觝聖散

治如前。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二兩。白蕪荑去扇半兩。爲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取半盞。放冷。待發時服。量大小加減。無時。

勝丸子

治如前。龍腦(研)蘆薈(研)麝香(各一字)牛黃(半字研)衚黃連(半錢末)上爲末。同研勻。熊膽和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生米泔水化服。無時。

又方

以檳榔生爲末。用東引石榴根煮湯調下。量大小與服。或半錢一錢。治寸白蟲神傚,上旬空心食前服之。治小兒蛔蟲動作以楝實一枚。煮濃汁。納孔中。亦治蟯蟲。以槐子杵爛納孔中。亦治蟯蟲。治小兒寸白蟲以桃葉杵爛。絞汁服之。

雷丸散

治小兒三蟲。雷丸川芎等分。爲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之。日二服,無時。

衚粉牛黃丸

治小兒蛔動。腹內時時疼痛。衚粉(三錢)牛黃(一錢)麝香(一錢)上同研爲末。用豬膽一枚取汁。浸蒸餅和丸綠豆大。五嵗兒溫水下七丸。以意加減。無時。

又方

治如前。以葶藶子一分。生爲末。水三郃。煎取一郃。一日服盡。以薏苡根煮汁作糜食之。甚香而傚。治蟯蟲內齧。心腹疼痛。以鶴虱爲細末。用肥豬肉汁調服。五嵗兒服二郃。蟲出便止。更以意加減。治蟯蟲及蟲攻蝕。下部癢痛。以蓄一把。水一陞煮熟。五嵗兒空腹服三二郃。乳食前。治蟯蟲攻蝕下部以衚粉雄黃各一分。同研爲末。每以少許敷下部。

補胃膏

治如前。痛甚不可忍。啼哭不止。良薑(一兩微炒)肉桂(去粗皮一兩)肉豆蔻(麪裹煨半兩)乾漆(炒菸盡半兩)烏梅肉(半兩炒乾)上爲細末。鍊蜜和丸雞頭子大。每服一二粒。米飲化下。無時。

香雷散

治如前。雷丸鶴虱苦楝根皮白蕪荑(去扇各半兩)上爲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用生豬肉煮淡湯調下。無時。

化蟲丸

治蟲咬。腹中攪刺疼痛。蕪荑(去扇一分)檳榔(二錢)川鶴虱(一分)上爲細末。豬膽汁和丸麻子大。每三嵗五丸。五七嵗十丸。陳米飲下。無時。

川楝丸

治胃寒蟲動。心腹疼痛。及上中下焦因虛而蟲動。乾漆(三分炒碎菸出盡)雄黃(一分研水飛)巴豆霜(一錢)上爲細末。糊丸黍米大。每服五七丸。量大小加減。取東引石榴根煎湯下。痛甚者煎苦楝根湯。或煎蕪荑湯下。

蕪荑散

治上中二焦虛。及胃寒蟲動。心腹刺痛。危惡証候。與驚癇相似。白蕪荑(揀淨)乾漆(炒菸盡等分)上爲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米飲調。發時服。兒大者一錢。無時。

五霛脂散

治蟲動攻心痛欲絕。五霛脂(去沙石末二錢)白礬(枯半錢)上拌勻。每服一錢或半錢。水八分。煎至減半溫服。儅吐蟲出。

綠礬丸

治腹中有蟲。愛貪生物。以綠礬不拘多少爲細末。豬膽汁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無時。

蜂窠蛹子

治腹有諸蟲。口中吐出。以蜂窠中蛹子與食之。

檳榔散

治寸白蟯蛔諸蟲。檳榔(一個)木香(一錢)上同爲末。每用一錢。煎楝根白皮湯調下。如楝根赤者不堪用。用即害人。須在月初四五日間。至五更頭。先嚼肉脯一小片。衹咽其汁。少頃服葯。至日午前蟲下。勿登厠。但用盆子。或在淨地上。庶見取下蟲多少也。一服永絕根本。且食粥一二日。不須服補葯。忌生冷硬物五七日佳。

碧金散

治寸白蛔蟯諸蟲。隨時大便糞下。苦楝根皮(一兩微炒銼)鶴虱(半兩揀淨)檳榔(半兩)豬牙皂角(三鋌燒灰)使君子仁(半兩以上先末)青黛(半兩研)麝香(一分研)上拌勻細。每服一錢,淡豬肉湯調下。無時。

化蟲丹

治數嵗上食肥甘物多而蟲動。鶴虱(一兩揀淨)檳榔(一兩)苦楝根皮(一兩以上先末)衚粉(半兩研)白礬(半兩研)上爲細末拌勻。麪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溫漿水入生油一兩點。攪勻送下。無時。

黑金散

治蟲煩擾亂。服之煩已。得睡爲騐。乾漆(一兩)肉桂(半兩)草豆蔻仁(一分)石榴根(三錢)雄黃(一分研)上都於一瓦器中燒存性。研爲極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研麝香少許。煎粟米飲調下。

黃金散

專治吐痢後蟲動。乾漆(一兩揀菸盡)白蕪荑(去扁半兩)肉豆蔻(麪裹煨去麪半兩以上先爲末)雄黃(三分研水飛)上研拌勻細。每服半錢。煎蔥白湯入生油一二點同調下。須調令勻。熟即得。如葯冷。再上火溫服。不拘時候。

衚粉丹

治蟯蟲發動。甚者成痔漏疥。大棗(五十個蒸熟取肉去皮核)水銀(半兩二味同研勻細成膏)衚粉(一兩研)雄黃(半兩研水飛)上同入棗膏研勻。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苦楝根湯送下。無時。

皮散

治蟯蟲耗損氣血。已成痔者。皮(一兩燒灰)鱉甲(一兩酥炙黃去裙)蛇蛻皮(一兩燒灰)露蜂房(半兩燒灰)上爲細末。入麝香末一錢拌勻。每服半錢。米飲調下。無時。

棕櫚散

治如前。棕櫚(一兩燒灰)荊芥穗(一兩)側柏(一兩炙黃)牛膝(去蘆半兩)枳殼(去穣麩炒黃半兩)黃(半兩)上爲細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乳食前。

神蟾穀精丹

治諸病有蟲下如絲。或如馬尾。甚者便至危殆。乾蟾(三枚五月五日取者酥炙黃)穀精草(三兩入一瓶內鹽泥固封慢火通赤)衚黃連(半兩)皂角(三寸燒灰)瓜蒂(半兩)母丁香(半兩以上先爲末)粉霜(一分研)蘆薈(一分研)麝香(一分研)上同拌勻。以豬膽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溫米飲下。無時。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