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明 李中梓

目錄

(一)補氣

味苦、甘,性溫,無毒。入脾、胃二經。防風爲使。忌桃、李、青魚。産於潛者佳。米泔水浸半日,土蒸,切片,蜜水拌勻,炒令褐色。健脾進食,消穀補中。化胃經痰水,理心下急滿。利腰臍血結,祛周身溼痺。君枳實以消痞,佐黃芩以安胎。白術甘溫,得土之沖氣,補脾胃之良葯也。脾胃健於轉輸,新穀善進,宿穀善消。土旺自能勝溼,痰水易化,急滿易解。腰臍間血,周身之痺,皆溼停爲害,溼去則安矣。消痞者,強脾胃之力。安胎者,化溼熱之功。

隂虛燥渴,便閉滯下,肝腎有築築動氣者勿服。又《百草鏡》謂鼕採者爲鼕術,汁

歸本

根,滋潤而不枯燥,卻易油不能止瀉。故処方稱爲鼕術。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