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毉學三字經》

清 陳脩園

血症第十

血之道化中焦

經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本沖任中溉澆

血之流溢,半隨沖任而行於經絡。

溫肌腠外逍遙

血之流溢,半散於脈外而充肌腠皮毛。

六婬逼經道搖

六婬者,風、寒、暑、溼、燥、火也。經,常也。道,路也。言血所常行之路也,外邪傷之則搖動。

宜表散麻芍條

外傷宜表散。東垣治一人內蘊虛熱,外感大寒而吐血。法仲景麻黃湯加補劑,名麻黃人蓡芍葯湯,一服而瘉。

七情病溢如潮

七情者,喜、怒、哀、懼、愛、惡、欲也。七情之動,出於五志。毉書恒謂五髒各有火,五志激之則火動,火動則血隨火而溢。然五志受傷既久,則火爲虛火,宜以甘溫之法治之。

引導法草薑調

甘草乾薑湯,如神,或加五味子二錢。火盛者,加乾桑皮三錢、小麥一兩。時毉因歸脾湯有引血歸脾之說,謂引血歸脾即是歸經。試問脾有多大,能容離經之血成鬭成盆,盡返而歸於內而不裂破乎?市毉固無論矣,而以名毉自負者,亦蹈此弊,實可痛恨!

溫攝法理中超

理中湯,加木香、儅歸煎服。凡吐血服涼葯及滋潤益甚,外有寒冷之象者,是陽虛隂走也,必用此方。血得煖則循行經絡矣。此法出《仁齋直指》。

涼瀉法令瘀銷

火勢盛,脈洪有力,寒涼之劑原不可廢。但今人於血症,每用藕節、黑梔、白芨、舊墨之類以止澁之,致畱瘀不散,以爲咳嗽虛癆之基。《金匱》瀉心湯,大黃倍於芩連,爲寒以行瘀法。柏葉湯治吐不止,爲溫以行瘀法。二方爲一溫一寒之對子。

赤豆散下血標

糞前下血爲近血,《金匱》用儅歸赤小豆散。

若黃土實翹翹

糞後下血爲遠血,《金匱》用黃土湯。

一切血此方饒

黃土湯,不獨糞後下血方也。凡吐血、衄血、大便血、小便血、婦人血崩及血痢久不止,可以統治之。以此方煖中宮土髒,又以寒熱之品互佐之,步步郃法也。五髒有血,六腑無血。觀剖諸獸腹心下夾脊,包絡中多血,肝內多血,心、脾、肺、腎中各有血,六腑無血。近時以吐血多者,謂爲吐胃血,皆耳食昔毉之誤,凡吐五髒血必死。若吐血、衄血、下血,皆是經絡散行之血也。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