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

金 李杲

目錄

忽肥忽瘦論

《黃帝針經》雲∶寒熱少氣,血上下行。夫氣虛不能寒,血虛不能熱,血氣俱虛,不能寒熱。而胃虛不能上行,則肺氣無所養,故少氣;衛氣既虛,不能寒也。下行乘腎肝助火爲毒,則隂分氣衰血虧,故寒熱少氣。血上下行者,足陽明胃之脈衰,則沖脈竝陽明之脈,上行於陽分,逆行七十二度,脈之火大旺,逆陽明脈中,血上行,其血沖滿於上;若火時退伏於下,則血下行,故言血上下行,俗謂之忽肥忽瘦者是也。經曰∶熱傷氣。又曰∶壯火食氣。故脾胃虛而火勝,則必少氣,不能衛護皮毛,通貫上焦之氣而短少也。隂分血虧,陽分氣削,隂陽之分,周身血氣俱少,不能寒熱,故言寒熱也。《霛樞經》雲∶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此則胃氣平而上行也。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