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隂証略例》

元 王好古

目錄

論元陽中脫有內外

或有人飲冷內傷,一身之陽便從內消,身表涼,四肢冷,脈沉細,是謂隂証,則易知之。若從外走,身表熱,四肢溫,頭重不欲擧,脈浮弦,按之全無力。毉者不察,便與表葯雙解等,複使汗出,三焦之氣絕,以此殺人者多矣!或自服蜜茶及沐浴蓋覆,強令汗出,以致變証不救,如此自殺者亦多矣!身冷脈沉,服調中葯,陽自內之外,身躰溫和而瘉。脈浮弦細者,服調中葯,陽從內生,喚入外熱,複得脈平溫和而瘉。此証不可不察也。故仲景雲∶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上此一條,雙解、蜜茶、沐浴,隂証皆不可用。又經雲∶脈濡而緊,濡則胃氣微,緊則榮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榮緊衛氣冷,微嘔心內煩。毉爲有大熱,解肌又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裡俱虛渴,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上此仲景濡緊二脈,即外熱內寒証也。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