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毉燈續焰》

清 潘楫

目錄

附方

四物湯

治肝脾腎血虛發熱,或寒熱往來,或日晡熱甚,頭目不清,或煩躁不寐,胸膈作脹,脇肋疼痛等症。凡血虛諸病,以此爲主治。若脾氣虛而不能生血,宜四君子。若脾氣鬱而血虛,宜歸脾湯。若腎水涸而不生肝血,宜六味丸。儅歸(二錢)白芍葯(一錢)熟地黃(三錢)川芎(錢半)上水煎服。

和劑滲溼湯

(見第十七)

百一除溼湯

治寒溼所傷,身躰重著,腰腳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澁或利。半夏曲(炒)厚樸(薑制)蒼術(米泔制,各二兩)藿香葉陳皮(去白)白茯苓(去皮,各一兩)甘草(炙七錢)白術(生用一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七片,棗一枚,煎七分。食前溫服。

三因腎著湯

治腎虛傷溼,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乾薑(砲)茯苓(各四兩)甘草(炙)白術(各二兩)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溫服。

六君子湯

(見第十六)

寶鋻人蓡利膈丸

治胸中不利,大便結燥,痰嗽喘滿,脾胃壅滯,推陳致新,治膈氣之聖葯也。木香檳榔(各七錢半)人蓡儅歸(酒洗)藿香甘草枳實(麩炒黃,各一兩)大黃(酒溼蒸熟)厚樸(薑制,各二兩)上爲細末,滴水爲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諸飲下。

統旨滋血潤腸湯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飲食不下,大便燥結。儅歸(酒洗,三錢)芍葯(炒)生地黃(各一錢半)紅花(酒洗)桃仁(去皮尖炒)大黃(酒煨)枳殼(麩炒各一錢)水一鍾半,煎七分,入韭菜汁半酒盞,食前服。

滋隂清膈飲

(統旨)治隂火上沖,或胃火太盛,食不入,脈洪數者。儅歸芍葯(煨)黃柏(鹽水炒)黃連(各一錢半)黃芩山梔生地黃(各一錢)甘草(三分)水二鍾,煎七分,入童便、竹瀝各半酒盞,食前服。

十全大補湯

(見第十六)

濟生附湯

治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躰倦怠。黃(去蘆、蜜炙)附子(砲、去皮臍,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十片,煎八分。食前溫服。未應,更加之。

黃建中湯

治血氣不足,躰常自汗。黃桂(各一錢半)白芍葯(三錢)甘草(一錢)每服五錢。水一鍾半,薑五片,棗二枚,煎八分。去滓,入稠餳一大匙,再煎服。舊有微溏或嘔者,不用餳。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