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mother-of-pearl[朗道漢英字典]
mother of pearl[朗道漢英字典]
concha margaritifera ust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oncha pteria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other of pear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inctada martensii[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oncha Margaritifera(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nacr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珍珠母爲中藥名,見《飲片新參》。爲珍珠貝科動物馬氏珍珠貝Pteria martensii (Dunker)、蚌科動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 或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 的貝殼[1]。
4 拉丁名
Concha Margaritifera(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nacre(《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真珠母。
7 來源
珍珠母爲蚌科動物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或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珍珠貝科合浦珠母貝Pteriamattensii (Dunker)等貝殼的珍珠層[2]。
8 產地
珍珠母主產於江蘇、浙江、湖北、安徽等地。
10 功效與主治
珍珠母治肝陽上亢,眩暈耳鳴,驚癇,心悸失眠,衄血,崩漏,肝熱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目生翳障,肝虛目暗眼花,夜盲,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煎服,9~30g,打碎先煎;珍珠層粉每次1~2g,每日2~3次,沖服;或入丸、散。
(1)用於肝熱目赤,或肝虛目昏等。用於肝熱目赤,怕熱羞明,常與夏枯草、鉤藤等配伍;用於肝虛目昏,視物昏花,常與白芍、熟地黃等配伍。
11 珍珠母的化學成分
未經煅、煮或水飛的珍珠層粉含有多種氨基酸,含量約佔珍珠粉的1/3。還含大量的碳酸鈣和氧化鈣以及微量的錳、鎳、硅、鎂、鎵、鋁、鈉、鍶、銅、鐵、磷等元素。珠母貝的珠母層還含卟啉、甲殼質等。
13 珍珠母的藥典標準
13.1 品名
Zhenzhumu
MARGARITIFERA CONCHA
13.2 來源
本品爲蚌科動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或珍珠貝科動物馬氏珍珠貝 Pteria martensii(Dunker)的貝殼。去肉,洗淨,乾燥。
13.3 性狀
13.3.1 三角帆蚌
略呈不等邊四角形。殼面生長輪呈同心環狀排列。後背緣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狀後翼。殼內面外套痕明顯;前閉殼肌痕呈卵圓形,後閉殼肌痕略呈三角形。左右殼均具兩枚擬主齒,左殼具兩枚長條形側齒,右殼具一枚長條形側齒;具光澤。質堅硬。氣微腥,味淡。
13.3.2 褶紋冠蚌
呈不等邊三角形。後背緣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殼內面外套痕略明顯;前閉殼肌痕大呈楔形,後閉殼肌痕呈不規則卵圓形,在後側齒下方有與殼面相應的縱肋和凹溝。左、右殼均具一枚短而略粗後側齒和一枚細弱的前側齒,均無擬主齒。
13.3.3 馬氏珍珠貝
呈斜四方形,後耳大,前耳小,背緣平直,腹緣圓,生長線極細密,成片狀。閉殼肌痕大,長圓形。具一凸起的長形主齒。
13.4 鑑別
(1)本品粉末類白色。不規則碎塊,表面多不平整,呈明顯的顆粒性,有的呈層狀結構,邊緣多數爲不規則鋸齒狀。棱柱形碎塊少見,斷面觀呈棱柱狀,斷面大多平截,有明顯的橫向條紋,少數條紋不明顯。
(2)取本品粉末,加稀鹽酸,即產生大量氣泡,濾過,濾液顯鈣鹽(附錄Ⅳ)的鑑別反應。
13.5 珍珠母飲片
13.5.1 炮製
13.5.1.1 珍珠母
除去雜質,打碎。
13.5.1.2 煅珍珠母
13.5.2 性味與歸經
鹹,寒。歸肝、心經。
13.5.3 功能與主治
平肝潛陽,安神定驚,明目退翳。用於頭痛眩暈,驚悸失眠,目赤翳障,視物昏花。
13.5.4 用法與用量
10~25g,先煎。
13.5.5 貯藏
置乾燥處,防塵。
13.6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