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yiwei decoc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益胃湯爲方名,同名方劑約有5首。其中《溫病條辨》所載爲常用方,組成爲沙蔘三錢,麥冬五錢,冰糖一錢,細生地五錢,玉竹(炒香)一錢五分[1]。具有滋養胃陰之功效。主治陽明溫病,下後汗出,胃陰受傷者。
4 《溫病條辨》卷二方之益胃湯
益胃湯對神經、內分泌功能的調節作用可以有力地促進食慾,對神經性厭食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對其他原因如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機理應再探討。該方劑除對神經、內分泌有調節作用外,其君、臣諸藥還有降血糖作用,但該方劑中還用了冰糖,冰糖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及果糖,其治療機理也應探討。對慢性胃炎可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如果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應配合現代醫學的抗生素十制酸藥十保護胃黏膜藥十質子泵抑制劑進行聯合治療。該方劑抗菌力度不大,只有麥冬對細菌有抑制作用,地黃對真菌有抑制作用,可能與免疫增強作用使機體自身產生抗菌效果有關。[2]
4.1 處方
沙蔘三錢,麥冬五錢,冰糖一錢,細生地五錢,玉竹(炒香)一錢五分。
沙蔘9克 麥冬15克 冰糖3克 細生地15克 玉竹4.5克(炒香)
4.2 功效與主治
益胃湯功能益胃生津[3]。治陽明溫病,下後汗出,胃陰受損,身無熱,口乾咽燥,舌幹苔少,脈不數者
4.3 用法用量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滓再煮一杯服
水煎,分二次服。
上藥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兩次服。所餘藥滓,再煮取200毫升服。
4.4 方解
溫病易從熱化傷津,熱結腑實,應用瀉下劑後,熱結雖解,但胃陰損傷已甚,故不能食,口乾咽燥。胃爲五臟六腑之海,十二經皆稟氣於胃,胃陰復則氣降能食。治宜甘涼生津,養陰益胃爲法。方中重用生地、麥冬,味甘性寒,功能養陰清熱,生津潤燥,爲甘涼益胃之上品,共爲君藥。配伍北沙蔘、玉竹爲臣,養陰生津,以加強生地、麥冬益胃養陰之力。冰糖濡養肺胃,調和諸藥,爲使。全方藥簡力專,共奏養陰益胃之效。[4]
4.5 臨牀運用
益胃湯爲滋養胃陰的代表方劑。以食慾不振,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爲證治要點。
4.5.1 加減法
若汗多,氣短,兼有氣虛者,加黨蔘、五味子(與生脈散合用)以益氣斂汗;食後脘脹者,加陳皮、神曲以理氣消食。
4.6 現代適應證
4.6.1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又分慢性淺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縮性胃炎,其發病原因有3: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主要原因,該菌有鞭毛,對胃黏膜穿過能力強,分泌空泡毒素A,引起強烈炎症反應;該菌細胞壁作爲抗原誘導免疫反應,從而共同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②飲食和環境因素如高鹽飲食及缺乏水果蔬菜等增加了胃炎的易感性。③自身免疫,患者血中存在壁細胞抗體,攻擊壁細胞,導致胃黏膜病變。④其他因素如含膽汁及胰液的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酗酒、某些食物刺激等或單獨或與幽門螺旋桿菌協同導致胃黏膜病變。慢性胃炎主要病理改變是炎症、萎縮和腸化生。臨牀主要表現爲上腹痛、腹脹等消化道症狀。
4.6.2 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瞭,目前公認糖尿病不是單一病因所致的疾病,而是復合病因引起的綜合徵。發病與遺傳、自身免疫及環境因素有關。從胰島β細胞合成和分泌胰島素,經血循環到達體內各組織器官的靶細胞,與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細胞內物質代謝效應,在整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異常均可導致糖尿病。糖尿病的代謝紊亂主要是由於胰島素生物活性或其效應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的,臨牀主要表現爲易飢、多食、口渴、多飲、多尿及體重減輕。
4.6.3 小兒厭食症
小兒厭食症指以長期食慾減退或消失、食量減少爲主要症狀的疾病,引起厭食症的病因很多,常見於全身各種急、慢性疾病,服用抗生素及各種損害消化功能的藥物;餵養方法不當,空氣溫度、溼度過高,微量元素鋅等缺乏。目前最常見的是神經性厭食,引起神經性厭食的原因又見於:①急性精神刺激;②亞急性或慢性精神刺激;③家長的錯誤教育方法;④頑固性的神經厭食是由於下丘腦-垂體-腎上腺或間腦-神經內分泌功能缺陷所致。也有人認爲與卞丘腦調節食慾的整個中樞功能紊亂有關。
4.7 藥理作用
4.7.1 對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生地能減輕糖皮質激素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和形態的影響,拮抗糖皮質激素導致的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無論單味使用或與他藥配伍生地均能對抗地塞米松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抑制作用,從而使血漿皮質酮濃度升高;生地能顯著改善甲狀腺功能亢進等陰虛者交感腎上腺素能神經的興奮狀態,使血漿cAMP含量趨向正常,直接調節細胞膜β受體的最大結合容量;另有報道懷慶熟地黃對甲亢陰虛血漿T3、T4及醛固酮濃度有顯著改善;同時生地水煎劑能降低正常血糖和由腎上腺素、氯化銨引起的高血糖。麥冬能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作用,提高機體的適應性,麥冬及麥冬多糖均能阻止葡萄糖在腸道吸收,拮抗腎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臣藥北沙蔘有解熱、鎮痛作用。臣藥玉竹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並能降血脂、降血糖。由此可見該方劑雖然藥味不多,但大部分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促進作用,這些作用必然導致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生長激素及各種性激素等的分泌,而使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恢復平衡。特別是對頑固性神經厭食症,不僅從神經、內分泌平衡角度予以治療,同時這些激素必然導致脂肪、蛋白質、糖類的代謝與合成加強,因而可大大刺激食慾,臨牀上對頑固性神經性厭食用糖皮質激素及雄激素治療,可能基於此道理。同時這些作用對慢性胃炎也可起到消炎作用。各味藥均有降血糖作用,所以對糖尿病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4.7.2 對心臟、血管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君藥生地有強心作用,特別是對衰竭的心臟作用更明顯,並且有利尿和降血壓作用,其降壓作用可能與地黃升高cAMP,使CGMP/cAMP比值降低有關。麥冬注射液能顯著提高心臟收縮力和心臟泵血功能和心輸出量,增加冠脈血流量,但大劑量則抑制之;麥冬可縮小心肌梗死範圍,減輕心肌缺血性損害,使梗死後的心肌營養性血流增加,逆轉失血性休克心臟功能的抑制,改善循環,使血壓回升,同時麥冬總苷可減少心肌細胞外Na+、Ca2+內流,降低心肌自律性,減慢傳導,消除折返衝動;麥冬有抗休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能使已顯著受損的心肌細胞(梗死後)較快地得到修復。北沙蔘乙醇提取物低濃度對心臟有增強收縮作用,高濃度時則使心臟抑制、心跳驟停。玉竹不僅能降血脂,而且有強心和改善心肌缺血作用,臨牀應用於治療有洋地黃反應的心力衰竭療效滿意,且玉竹煎劑小劑量有升壓作用,大劑量則出現降壓作用。
4.7.3 抗炎、抗氧化及耐缺氧作用
君藥生地黃可增強血中GSH-Px的活性,降低LPO的含量,說明其有抗氧化和延緩衰老的作用。麥冬提取物有抗缺氧及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對活性氧自由基有很強的清除作用,抑制腦內單胺氧化酶的活性,提高血及肝臟中SOD活性,提高血清總抗氧化能力,顯著降低血清MDA含量。玉竹有耐缺氧的作用。
4.7.4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君藥地黃可通過減弱、阻斷環磷酰胺及地塞米松的某些環節對抗其對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而保護機體的免疫功能;同時生地黃對ConA誘導的淋巴細胞的DNA和蛋白質的合成以及IL-2的產生都有明顯的增強作用,生地煎劑能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說明其有免疫增強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爲地黃所含的多糖。麥冬及麥冬多糖可顯著增加脾臟重量,刺激血清溶菌素產生,對抗環磷酰胺和60Co照射引起的WBC下降,增強RBC的凝集率;麥冬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升高外周白細胞,提高免疫功能。臣藥北沙蔘所含多糖對特異性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臨牀多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白塞病等。而玉竹則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玉竹醇提取物可使燒傷小鼠的溶血素量、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淋巴細胞增殖能力恢復至正常水平;同時使血清集落刺激因子水平提高,誘生集落抑制因子;玉竹提取物注射小鼠可抑制淋巴細胞轉化和E玫瑰花形成率。
4.7.5 對胃腸功能的影響
君藥地黃對肝臟有保護作用,並能防止肝糖元的減少,雖然沒有對胃腸功能影響的報道,但地黃含有大量的糖類、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玉竹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黏液質等,這些均對胃腸黏膜有保護作用,而且可起到有力的修復作用。君藥麥冬煎劑對胃腸推進運動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臣藥北沙蔘多糖能顯著抑制胃酸分泌,並能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使胃液中PGE2的含量顯著提高,從而顯示顯著的抗潰瘍活性。20%玉竹煎劑使小鼠腸管先興奮後抑制,呈雙相作用。
4.8 出處
《溫病條辨》卷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