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fructus crataegi,haw[朗道漢英字典]
Chinese hawthor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ructus Crataeg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hawthorn frui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山楂爲中藥名,出自《本草衍義補遺》[1]。山楂爲薔薇科植物山裏紅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 或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的乾燥成熟果實[2]。山楂生藥爲圓形片,皺縮不平,直徑1~2.5cm,厚0. 2~0. 4cm。外皮紅色,具皺紋,有灰白色小斑點。果肉深黃色至淺棕色。中部橫切片具5粒淺黃色果核,但核多脫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見短而細的果梗或花萼殘跡。氣微清香,味酸、微甜。炒山楂表面顏色加深,味酸微甜。焦山楂表面焦褐色,內部黃褐色,味微酸。山楂炭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味澀。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的功能,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山楂長於活血化瘀,常用於血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冠心病。炒山楂酸味減弱,可緩和對胃的刺激性,善於消食化積。用於脾虛食滯,食慾不振,神倦乏力。焦山楂不僅酸味減弱,且增加了苦味,長於消食止瀉。用於食積兼脾虛和痢疾。山楂炭其性收澀,具有止血、止瀉的功效。可用於胃腸出血或脾虛腹瀉兼食滯者。
4 拉丁名
Fructus Crataeg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hawthorn fruit(《中醫藥學名詞(2004)》)
8 山楂來源
山楂爲薔薇科植物山裏紅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 或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的乾燥成熟果實。
9 山楂的產地
山楂原產中國、朝鮮和俄羅斯西伯利亞。遠在2000年前已有關於山楂的記載。山楂適應性很強,豐產性好,一般栽培每公頃產量可達22.5t以上,果實耐貯運,適於山地、沙荒地發展。
山楂屬植物廣泛分佈於北半球,亞、歐、美各洲。在中國,很多省(自治區)都有山楂屬植物分佈,華北、東北各省最多,主要產區有遼寧省的遼陽、開源,山東省的益都、泰安、萊蕪、平邑,河北省的興隆、青龍、遵化、撫寧、淶水,山西省的晉城,河南省的林縣、輝縣,北京市的房山,天津市的薊縣。1986年全國山楂年產量在15萬噸以上。山楂栽培以中國爲最盛。
山楂主產于山東、河北、河南、遼寧、江蘇等地。
10 山楂的原植物形態
山楂樹高6-7m。樹皮暗灰色。葉單生,廣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5-11cm,寬4-7cm,先端漸尖,呈5-9裂的羽狀分裂,葉緣具銳鋸齒,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葉柄長2-6cm。花爲兩性花,花瓣白色,由12-25朵,果實近球形、扁圓形或長圓形;果面紫紅色,果點較多;果肉有粉紅、紫紅、青綠等色。
11 山楂的栽培
山楂苗栽植後2-4年開始結果,10年左右進入盛果期,經濟栽培壽命可達100年以上,一般株產30-50kg,也有株產達500kg以上的大山楂樹。
山楂的芽有花芽、葉芽和隱芽之分。發枝力強,枝條密生,枝有開張性。山楂的生長期約爲180-200天,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140-160天。植物適應性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十分嚴格,在年均溫2-22.6℃,絕對最低溫-1 -41℃,>=10℃積溫2000-5000℃無霜期1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70-1546mm。喜光,在光照條件良好的環境中,可明顯提高坐果率,果實着色好,糖分高。根系分佈在地下40-60cm處,但土層深厚時仍可向下伸長,故栽植山楂應選土層深厚地段。
主要栽培品種有:豫北紅、秋金星、敞口、燕瓤紅、紅瓤綿、軟籽、小金星。
14 山楂的生藥性狀
山楂爲圓形片,皺縮不平,直徑1~2.5cm,厚0. 2~0. 4cm。外皮紅色,具皺紋,有灰白色小斑點。果肉深黃色至淺棕色。中部橫切片具5粒淺黃色果核,但核多脫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見短而細的果梗或花萼殘跡。氣微清香,味酸、微甜。(《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5 山楂果實的貯藏
山楂果實較易貯藏,關鍵是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一般溫度爲0-5℃,如溫度在0℃時,相對溼度應爲85-95;如溫度在0℃以上時,相對溼度應爲80-85%。貯藏方法有窖藏、缸藏、筐藏和埋藏等。埋藏法是在背陰的地方,挖深1m、直徑0.7m的圓坑,坑底鋪一層厚15-20cm的細沙,然後選無傷的果實堆放在沙子上,厚約50cm,上面再蓋上15-20cm厚的細沙,最後覆土填平或堆成土堆,於10月至11月貯藏,可貯至第二年5月,埋後不用管理。
16 山楂的炮製
明代除沿用上述方法外,還提出了“核有功力不可去”(《本草通玄》)。
清代增加了炒炭(《外科證治全生集》)、薑汁拌炒黑(《本草述鉤元》)、薑汁炒(《溫熱暑疫全書》)、童便浸(《本經逢原》)等炮製方法。同時還對炮製的作用有較多論述。如生食損齒(《握靈本草》);炒黑,能治血積(《本草述鉤元》);去核不發熱(《本經逢原》);“去核用,核能化食磨積,治疝,催生,研碎化瘀,勿研消食,童便浸、薑汁炒炭,去積血甚效”(《得配本草》)。
16.1 山楂的炮製方法
16.1.1 山楂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脫落的核及果柄,篩去碎屑。
16.1.2 炒山楂
取淨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顏色加深,取出晾涼,篩去碎屑。
16.1.3 焦山楂
取淨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
16.1.4 山楂炭
取淨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
16.2 成品性狀
山楂爲圓片狀,皺縮不平。外皮紅色。斷面黃白色,中間有淺黃色果核,多脫落。氣微清香,味酸微甜。
炒山楂表面顏色加深,味酸微甜。
16.3 炮製作用
山楂長於活血化瘀,常用於血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冠心病。如治療婦女氣滯血瘀的通瘀煎(《景嶽全書》);治痛經、閉經的散結定痛丸(《傅青主女科》);治高脂血症的降脂通脈飲(《中醫雜誌》)。
炒山楂酸味減弱,可緩和對胃的刺激性,善於消食化積。用於脾虛食滯,食慾不振,神倦乏力。
焦山楂不僅酸味減弱,且增加了苦味,長於消食止瀉。用於食積兼脾虛和痢疾,如治療飲食積滯的保和丸(《中國藥典》)。
山楂炭其性收澀,具有止血、止瀉的功效。可用於胃腸出血或脾虛腹瀉兼食滯者。如用酸棗並山楂肉核燒灰,米飲調下,治腸風下血(《是齋百一選方》)。
16.4 炮製研究
山楂主要含黃酮類(注:活血化瘀成分)、有機酸類(消食抑菌成分)、糖分、鞣質、維生素C、微量元素及磷脂等成分。
1.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1)總黃酮和總有機酸含量:山楂中的總黃酮和總有機酸都集中在果肉中,山楂核中含量甚微,而山楂核又佔整個藥材重量的40%左右,故去核的方法是合理的(核可另作藥用)。山楂不同炮製品中,總黃酮和有機酸類成分含量差異很大,這與受熱程度有關。炒山楂對黃酮類成分無明顯影響,有機酸稍有減量。焦山楂黃酮類成分、有機酸則大大降低。用電烘箱加熱的烘烤品則與烘烤溫度關係密切,超過175℃,黃酮類成分下降40%,總有機酸下降55%。總之,加熱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兩類成分被破壞越多。
(2)枸櫞酸含量:山楂加熱後,枸櫞酸含量變化較大,炒山楂比生山楂下降了17.47%,焦山楂下降了57.22%;炒山楂與焦山楂相比,也有顯著差異。
(3)熊果酸含量:用薄層掃描法測得生山楂(北山楂)和焦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無顯著的差異。
(4)總磷脂含量:採用鉬藍比色法和薄層掃描法測定山楂及其6種炮製品中總磷脂含量及磷脂組成分佈,結果表明,隨着炮製溫度升高和加熱時間的延長,總磷脂含量明顯下降。
2.對藥理作用的影響 以小白鼠胃腸推進功能、胃中游離酸、胃蛋白酶及山楂中亞硝酸鹽含量爲指標,對山楂生品、炒品、炒焦品和炒炭品進行比較。結果表明,生品或炒品對小白鼠的消化能力影響較大,可以增強。亞硝酸含量較低。初步認爲,山楂入消食藥以生品或炒品爲好。
另通過抑菌實驗表明,焦山楂和生山楂對福氏痢疾桿菌、宋內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等均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兩者無明顯差別。其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較水煎劑有所增強。
16.5 山楂飲片的貯存方法
18 山楂的功效及主治
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的功能,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的功能。山楂長於活血化瘀,常用於血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冠心病。如治療婦女氣滯血瘀的通瘀煎(《景嶽全書》);治痛經、閉經的散結定痛丸(《傅青主女科》);治高脂血症的降脂通脈飲(《中醫雜誌》)。
1.治肉積食滯,腹痛泄瀉,細菌性痢疾,痰飲痞滿吞酸,黃疸,疝氣偏墜脹痛。
炒山楂酸味減弱,可緩和對胃的刺激性,善於消食化積。用於脾虛食滯,食慾不振,神倦乏力。
焦山楂不僅酸味減弱,且增加了苦味,長於消食止瀉。用於食積兼脾虛和痢疾,如治療飲食積滯的保和丸(《中國藥典》)。
焦山楂消食導滯作用增強,用於肉食積滯,瀉痢不爽(《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山楂炭其性收澀,具有止血、止瀉的功效。可用於胃腸出血或脾虛腹瀉兼食滯者。如用酸棗並山楂肉核燒灰,米飲調下,治腸風下血(《是齋百一選方》)。
19 山楂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炒黃或炒焦用。
21 山楂的藥理作用
山楂果實有增加胃液消化酶,幫助消化的作用,及降血脂作用;乙醇提取物給兔靜脈注射,可使血壓緩慢、持久地下降;所含黃酮、皁苷能增加小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兔心冠脈流量。山楂可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煎劑在體外對痢疾桿菌、大腸肝菌及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
22 山楂的營養價值
果實營養豐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有機酸、鈣、鐵、磷及多種維生素,比柑橘、蘋果等多種果實主要營養成分含量較高,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較高,僅次於棗、獼猴桃,是蘋果的1.7倍和柑橘的2-3倍;鈣含量達到850ppm;還含有大量的紅色素、果膠質和多種藥用成分,所含維生素C和黃酮類藥物有抗癌作用。
1. 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臟活力、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及利尿和鎮靜作用;
3. 它能開胃消食,特別對消肉食積滯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藥中都採用了山楂;
4. 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於解除局部淤血狀態,對跌打損傷有輔助療效;
5. 山楂對子宮有收縮作用,在孕婦臨產時有催生之效,並能促進產後子宮復原;
25 山楂的食用禁忌
1. 山楂助消化只是促進消化液分泌,並不是通過健脾胃的功能來消化食物的,所以平素脾胃虛弱者不宜食用;
2. 兒童正處於牙齒更替時期,長時間貪食山楂或山楂片、山楂糕,對於牙齒生長不利。所有人食用山楂都不可貪多,而且食用後還要注意及時漱口,以防對牙齒有害;
27 山楂食用建議
每次3~4個
1. 山楂味酸,加熱後會變得更酸;
2. 市場上的山楂小食品含糖很多,應少喫,儘量食用鮮果;
29 山楂的藥典標準
29.1 品名
Shanzha
CRATAEGI FRUCTUS
29.2 來源
本品爲薔薇科植物山裏紅Crataegus pin,natiida 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 fida Bge.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切片,乾燥。
29.3 性狀
本品爲圓形片,皺縮不平,直徑1~2.5cm,厚0. 2~0. 4cm。外皮紅色,具皺紋,有灰白色小斑點。果肉深黃色至淺棕色。中部橫切片具5粒淺黃色果核,但核多脫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見短而細的果梗或花萼殘跡。氣微清香,味酸、微甜。
29.4 鑑別
取本品粉末lg,加乙酸乙酯4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20:4:0.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硫酸乙醇溶液(3→10),在8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
29.5 檢查
29.5.1 水分
不得過12.0%(附錄ⅨH第一法)。
29.5.2 總灰分
不得過3.0%(附錄ⅨK)。
29.5.3 重金屬及有害元素
照鉛、鎘、砷、汞、銅測定法(附錄Ⅸ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鉛不得過百萬分之五;鎘不得過千萬分之三;砷不得過百萬分之二;汞不得過千萬分之二;銅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29.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21.0%。
29.7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細粉約l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水l00ml,室溫下浸泡4小時,時時振搖,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加水50ml,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漓定,即得。每1ml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相當於6.404mg的枸櫞酸(C6H807)。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有機酸以枸櫞酸(C6H807)計,不得少於5.0%。
29.8 山楂飲片
29.8.1 炮製
29.8.1.1 淨山楂
除去雜質及脫落的核。
29.8.1.2 炒山楂
本品形如山楂片,果肉黃褐色,偶見焦斑。氣清香,味酸、微甜。
29.8.1.2.1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有機酸以枸櫞酸(C6H807)計,不得少於4.0%。
29.8.1.2.2 鑑別
同藥材。
29.8.1.3 焦山楂
29.8.1.3.1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有機酸以枸櫞酸(C6H807)計,不得少於4.0%。
29.8.1.3.2 鑑別
同藥材。
29.8.2 性味與歸經
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
29.8.3 功能與主治
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導滯作用增強。用於肉食積滯,瀉痢不爽。
29.8.4 用法與用量
9~12g。
29.8.5 貯藏
29.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