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汽油、煤油、柴油是石油加工時常壓蒸餾的產物,也可以由常壓蒸餾得到的重柴油和減壓蒸餾的餾分經加氫裂化而得到。
汽油主要是車用汽油,也用作橡膠、油漆等生產用的溶劑。不同規格的車用汽油,根據它的辛烷值,用不同的標號來表示,如66號、70號、74號等。汽油的餾程範圍約從75℃到200℃。其中10%的餾出溫度是75~80℃,50%的餾出溫度是120~140℃,40%的餾出溫度是180~195℃。汽油的飽和蒸汽壓不大於67kPa,膠質含量每100mL應小於10mg。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在汽油機中燃燒時抗震性能的指標,該值的大小跟汽油組分的性質有關。一般芳香烴的抗震性最強,環烷烴和異構烷烴次之,烯烴又次之,正構烷烴最弱。
把汽油樣品跟異辛烷和正庚烷配成的混合液,在測試部門指定的汽油機裏燃燒後比較,混合液中異辛烷的抗震性好(辛烷值規定爲100)、正庚烷的抗震性差(辛烷值規定爲0)。樣品的抗震性跟混合液的抗震性相等時,該混合液中所含異辛烷的百分數就是該汽油的辛烷值。例如,某種汽油樣品的抗震性跟74%異辛烷和26%正庚烷的混合液相等,該汽油的辛烷值是74,也就是通常指的74號汽油。
汽油的辛烷值愈大,它的抗震性能愈好,該汽油的質量愈高。在汽油中加入少量的抗震劑(如四乙基鉛,也叫四乙鉛),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同時卻帶來鉛對環境的污染。
10 分子量
72-170
19 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輕度中毒症狀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步態不穩、共濟失調。高濃度吸入出現中毒性腦病。極高濃度吸入引起意識突然喪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圍神經病及化學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現中毒性精神病。液體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濺入眼內可致角膜潰瘍、穿孔,甚至失明。皮膚接觸致急性接觸性皮炎,甚至灼傷。吞嚥引起急性胃腸炎,重者出現類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狀,並可引起肝、腎損害。
20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爲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LD5067000mg/kg(小鼠經口);LC50103000mg/m3,2小時(小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g/m3,12-24小時/天,78天(120號溶劑汽油),未見中毒症狀。大鼠吸入2500mg/m3,130號催化裂解汽油,4小時/天,6天/周,8周,體力活動能力降低,神經系統發生機能性改變。
危險特性:極易燃燒。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着回燃。
21 汽油中毒
汽油爲性質不一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爲C4~C12肪烴和環烴類,含少量芳香烴和硫化物。是廣泛使用的燃料和溶劑,爲無色或淡黃色液體,具有特殊氣味、易燃、易揮發。常在生產、運輸、貯存、使用過程吸入汽油蒸氣而中毒,也有誤服中毒者。汽油毒性取決於其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含不飽和烴、芳香烴及硫化物多,其毒性較大;揮發性大,危害性也大。吸入汽油濃度爲1.851~2.165mg/m3,或口服汽油20~30ml或7.5g/kg可致死。[1]
21.1 毒理作用
汽油主要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經皮膚吸收較少。汽油中含有的芳香族烴、不飽和烴類、硫化物均有毒性,此外汽油中添加的防震劑四乙基鉛則具有強烈毒性。四乙基鉛是一種帶水果香味、具有劇毒的物質,可以通過皮膚進入人體而中毒。少量的四乙基鉛進入人體即能引起急性中毒,發生腹部絞痛,並伴有噁心、嘔吐、拒食和極度衰弱無力;中毒較深時,可發生神經系統損害。汽油被機體吸收後因其溶解脂質的特性,引起神經細胞內類脂質失調,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麻醉作用,並導致腦水腫。汽油也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主要是由於溶劑的去脂作用。高濃度時可致呼吸肌麻痹。此外汽油中的芳香烴對造血系統有抑制作用,其程度視其芳香烴含量而定。
21.2 臨牀表現
吸入較高濃度的汽油蒸氣後,可引起結膜充血、流淚、流涕、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狀,並出現頭暈、頭痛、心悸、噁心、嘔吐、四肢無力、嗜睡、視力模糊、複視、易激動、醉酒步態、眼瞼、舌、手指細微震顫、共濟失調等。嚴重者有譫妄、昏迷、強直性抽搐等。部分患者可有驚恐不安、欣快、多語、幻覺、哭笑無常等精神症狀,或出現呼吸淺表、不規則,血壓下降,視乳頭水腫,病理反射等急性顱內壓增高表現,也可出現中樞性高熱。少數患者可發生化學性肺炎。個別病例可留有多發性周圍神經炎病變。吸入極高濃度可迅速引起意識喪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2.急性經口中毒
出現口腔、咽及胸骨後燒灼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嘔吐物或大便帶血。肝臟腫大、壓痛、排尿疼痛,嚴重者可出現昏迷、發紺、呼吸淺表、脈搏細數等,並可繼發支氣管炎,肺炎及肝腎損害。
3.吸入性肺炎
吸入後立即發生劇烈咳嗽,繼而胸悶、咳血痰、呼吸急促、發紺、胸痛、發熱及肺部噦音等肺炎表現,並出現上述吸人中毒症狀。因吸入量不同,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及滲出性胸膜炎。肺炎以右下葉多見。
4.皮膚接觸
可產生皮炎,出現局部紅斑、水皰等,浸入汽油時間較長可致灼傷。
5.慢性中毒
主要表現爲功能性神經紊亂及多發性周圍神經炎。部分患者有癔症樣症狀,稱爲“汽油性癔症”。個別可引起內分泌改變、性慾減退、婦女月經紊亂及促進妊娠中毒症發生。皮膚接觸可致局部乾燥皸裂、角化,個別可引起急性皮炎、毛囊炎及溼疹。
21.3 實驗室檢查
21.4 診斷
汽油中毒的診斷要點爲 :
1.急性中毒
(2)臨牀表現:誤服或吸入後出現中樞神經或周圍神經受損,或消化系統以及皮膚黏膜的典型症狀。
2.慢性中毒
長期吸入汽油蒸氣以及皮膚接觸汽油的職業史,結合現場衛生學調查和空氣中汽油濃度的測定,並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類似疾病後,方可診斷。
(1)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診斷爲輕度中毒:
1)四肢遠端麻木,出現手套、襪套樣分佈的痛、觸覺減退,伴有跟腱反射減弱。
(2)除上述表現外,具有以下條件之一者:
(3)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診斷爲重度中毒:
1)中毒性腦病,常見表現爲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記憶力、計算力喪失等。
21.5 治療
1.急性吸人中毒:迅速脫離中毒現場,呼吸新鮮空氣或吸氧。10%葡萄糖溶液加入大量維生素c靜脈滴注,有助於毒物排泄。必要時可行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清除肺內汽油。
2.誤服者可飲用牛奶或植物油洗胃,並灌服液體石蠟200ml,50%硫酸鈉50ml導瀉,但不可催吐。
3.結膜刺激者可用2%碳酸氫鈉溶液洗眼,局部使用硼酸眼膏等。皮膚污染時可用肥皂水和清水沖洗,如發生皮炎和灼傷,可按接觸性皮炎和化學灼傷治療原則處理。
4.給予對症治療:呼吸心搏驟停者,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忌用腎上腺素,以免誘發心室纖顫。適量應用抗生素以預防肺部感染。適當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5~10mg,3/d。出現精神症狀者給予鎮靜藥,如安定5~10mg肌肉注射或苯巴比妥0.1~0.2肌肉注射。昏迷者儘快應用高壓氧治療,有利於神經細胞的保護,防止呼吸麻痹和中毒性腦病,也有利於毒物的排出。方法:一般用253.3~304kPa(2.5~3atm)面罩間歇吸氧。吸氧20min、吸空氣20min,交替4~6次,1~2/d。10d爲1療程,也可根據病情決定治療方法。
5.量子血治療:量子血治療可直接改善組織缺氧,提高血氧分壓和氧化血紅蛋白飽和度。量子血還可提高白細胞的吞噬活動,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並可使血小板和血紅細胞的聚集性降低,有利於改善微循環。方法:取患者自身靜脈血2~5ml/kg,用紫外線照射10個生物劑量,同時充氧,10~15min血液呈鮮紅色後,立即從靜脈輸入體內。亦可用供血者的新鮮血。
6.可用乙烯乙胺四乙酸二鈉鈣,增加尿鉛排出,劑量每次靜脈注射2g,隔日1次,共注射5次;或每日靜脈注射1g,共注射10次。靜脈注射的具體方法是:緩慢地直接注射,或稀釋至250ml後作靜脈滴注。普魯卡因腎囊封閉對治療腹絞痛也有較好的效果。
21.6 預防
2.嚴守操作規程,做好防護。
3.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嚴禁司機用口吹、吸汽油。
24 環境標準
25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就地焚燒。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26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菸。避免長期反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