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胛骨頸部骨折解剖鋼板的設計製作與臨牀應用
【摘要】[目的]通過對肩胛骨形態結構和肩胛骨骨折類型的研究,設計用於固定肩胛骨頸部骨折的解剖鋼板。[方法]通過對肩胛骨形態結構和肩胛骨骨折類型的研究,先大概構想出一種用於固定肩胛骨頸部骨折的解剖鋼板形狀,得出需要測量的相關肩胛骨數據,然後對已知性別的成套成人男女各40副肩胛骨幹燥標本進行測量和形態學
-
肩胛骨骨折三種手術入路的應用解剖比較
需手術治療。隨着臨牀研究的深入,發現手術病例肩關節功能恢復要優於非手術病例。因此,手術機率逐漸升高。目前臨牀上大多數肩胛骨骨折採用Judet入路和肩胛骨外側緣入路,部分骨折採用肩前方三角肌-胸大肌入路[1-3]。本文通過對三種手術入路的局部解剖分析,探討三種手術入路的優缺點及其各自的臨牀應用。
-
後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14例療效觀察
肩胛骨骨折的適應證及療效。[方法]自2000年5月-2007年11月經後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34.6歲(18~62歲)。車禍傷8例,高處墜落傷3例,直接暴力傷2例,刀砍傷1例。閉合性骨折11例,開放性骨折3例。根據Hardegger的分型方法,體部骨折8處,肩胛
-
複雜性粉碎性肩胛骨骨折的手術治療
【摘要】[目的]本文着重討論複雜性不穩定性肩胛骨粉碎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在本科用不同內固定手術治療的12例複雜性不穩定肩胛骨粉碎骨折的臨牀資料,其中骨折同時涉及肩峯,肩鎖關節,喙鎖韌帶,肩袖,肩胛盂、頸,崗上、崗下肩胛體者8例,骨折涉及肩胛頸、盂、體部
-
螺旋CT三維重建成像在先天性高肩胛症手術方式選擇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先天性高肩胛症分度和手術方式選擇中的作用。[方法]22例先天性高肩胛症術前應用螺旋CT對病變部位進行掃描並三維重建,測量以肩胛骨肩胛岡內側緣爲參照點,兩側肩胛骨高度差。根據測量結果依據Cavendish分度將其分類,並根據三維重建成像選擇不同的矯形手術術式。
-
肩胛頸及體部骨折的不同手術顯露方法及療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肩胛頸及體部骨折的不同手術顯露方法並分析其療效。[方法]回顧分析自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2例肩胛頸及體部骨折病例,男21例,女11例。年齡18~56歲,平均29歲。針對不同骨折類型,分別採用肩胛骨外緣直切口、肩關節後側入路、Judet入路進行切開復位鋼板或拉力螺
-
重建鋼板內固定治療肩胛骨骨折
lresult.Keywords:reconstructionplate;scapula;fracture;internalfixation;CT肩胛骨位置較深且肌肉附着較多,其發生骨折臨牀上並不多見,文獻報道僅爲0.4%~1%[1],大多數肩胛骨骨折並不需要手術治療。但隨着現代骨折高能量損傷的增
-
兒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手術治療
【關鍵詞】兒童先天性高肩胛症手術治療先天性高肩胛症是小兒矯形外科的一種少見的先天性畸形,由Eulenburg在1863年首次描述,Sprengel在1891年報道了4例。從此該畸形被稱之爲Sprengel畸形。 1病因 胚胎期第3個月末,兩側肩胛帶應從頸部下降到胸廓的上部。先天性高肩胛症是肩胛帶
-
第三節 項背部淺層、肩胛區和三角肌區
第三節 項背部淺層、肩胛區和三角肌區 項部上方以上項線與頭部分界;前方以斜方肌前緣與頸部分界;腰背部外側緣爲腋後線的延線;第12肋爲腰部與背部的分界。 本區重要的體表標誌有枕外隆突,第6頸椎以下各椎骨的棘突,以及其它常用作定位的標誌;在直立兩上肢垂於體側時,兩側肩胛岡內側端連線,通過第三胸椎棘突
-
Woodward手術治療先天性高肩胛症27例體會
【摘要】[目的]觀察Woodward術式治療先天性高肩胛症的臨牀效果。[方法]從2001年2月~2008年3月治療先天性高肩胛症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齡3~9歲,平均4.1歲。左側11例,右側16例,均採用Woodward術式治療。[結果]所有病例均獲1~4年隨訪(平均1年2個月),1例出現
-
改良手術入路治療肩胛骨盂、頸部骨折
【摘要】目的探討肩胛骨盂、頸部不穩定骨折的手術方法和療效。方法對我院1998年3月~2007年10月手術治療的18例肩胛骨盂、頸部有明顯移位的不穩定骨折患者進行總結分析。結果所有患者獲得隨訪,平均隨訪18.8個月,根據Hardegger功能評定標準:優7例,良10例,可1例,優良率90%,無手術併發
-
採用鎖定鈦板治療肩胛骨骨折的療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鎖定鈦板內固定治療肩胛骨骨折的療效。[方法]對11例肩胛骨骨折患者按骨折部位分爲:體部爆裂骨折7例(合併肩胛崗骨折2例);頸部骨折4例。所有患者均採用全身麻醉,健側臥位。沿肩胛骨外緣做直切口,逐層切開,顯露出肩胛骨的體部及頸部骨折處,清理骨折端,將骨折復位,於頸部或肩胛骨外緣
-
Woodward術式治療兒童先天性高肩胛症
【摘要】[目的]觀察Woodward術式治療兒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臨牀效果。[方法]從2002年12月~2007年6月治療先天性高肩胛症2l例,男14例,女7例;手術年齡平均6歲,最小2歲,最大15歲,肩胛骨平均高於對側3cm。10例併發其他系統畸形,以脊柱、肋骨畸形爲多。均採用Woodward術式治
-
肩胛骨骨折的內固定治療
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齡14~59歲,平均35歲。左側13例,右側10例,雙側3例。其中肩峯骨折8例,喙突骨折3例,肩胛頸骨折5例,肩胛盂骨折4例,肩胛體骨折6例。合併損傷:鎖骨骨折6例,肋骨骨折5例,肱骨上段骨折1例,血氣胸3例,硬膜外血腫2例,胸椎損傷2例,臂叢損
-
天宗穴考證及臨牀應用
神經解剖分佈及臨牀應用方面做了進一步探究,使讀者對天宗穴有一個全面地認識。【關鍵詞】天宗穴;腧穴研究天宗穴,爲手太陽小腸經在背部的一個重要經穴,位於肩胛骨岡下窩中,約在肩胛岡下緣與肩胛下角之間的上1/3折點處取穴。歷代文獻記載:主治肩肘臂疼痛、頜下腫、氣喘、乳癰等症。《素問·氣府論篇》
-
肩胛骨骨折手術治療的臨牀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肩胛骨骨折手術治療的指徵及功能療效。方法對18例肩胛骨骨折病人均採用肩胛骨後方手術入路,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結果所有患者均獲隨診,隨診時間6個月~3年,(平均9.2個月),骨折癒合時間8~12周,根據Hardegger功能評分,優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優良率83.3%。結論肩
-
肱骨近端骨肉瘤的保肢治療
內切除;重建方法包括定製型肱骨近端假體置換31例、人工假體異體骨複合物4例、骨水泥臨時假體1例,2例自體骨移植。分析關節內切除病例的影像資料,以判斷肩胛盂及三角肌是否可能受到侵犯。[結果]5例(13.2%)患者發生局部復發。關節外切除的複發率爲20%(1/5),關節內切除爲12.1%(4/33)。在
-
肩胛區
肩胛區 局部核心結構:三組血管神經。 肩胛區scapularregion:是肩胛骨佔據的範圍,有大量肌肉附着。 在肩關節周圍,肩帶肌腱板形成肌腱袖,加強和穩固肩關節。 進入肩胛區的血管神經有三組:肩胛上血管神經經肩胛上孔進入;旋肩胛血管和肩胛下神經經三邊孔進入;頸橫血管及副神經經肩胛骨上角進
-
深圳:首次運用3D打印技術爲患者換“肩”
肩胛部位的骨頭被腫瘤“喫掉”一塊,是切掉整個肩關節?還是置換壞死的肩胛骨?近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利用3D打印技術製備出與患者肩胛骨完全匹配的鈦合金假體,置換掉原來腫瘤壞死的肩胛骨,打造了一個新的“鐵肩”。據介紹,這是深圳乃至華南地區首例“肩胛骨3D打印鈦合金假體植入術”。患者李女士是揭陽人,去年,
-
肩胛盂移位及成角在肩胛頸骨折治療中的意義
2006年06月19日中華創傷骨科雜誌2005Vol.7No.9P.812-81618(上海)爲了探討肩胛盂移位及成角在肩胛頸骨折治療中的意義。研究者回顧分析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9例伴有肩胛盂移位及成角的肩胛頸骨折治療的臨牀資料。採用前後位X線片檢查,輔以CT檢查測量肩胛盂移位及成
-
第5、6頸椎橫突綜合徵的解剖學研究
。頸交感幹寬徑爲1.5±0.4(1.0~2.4)mm,厚徑爲0.8±0.1(0.5~1.0)mm。椎動脈直徑爲3.1±0.7(2.0~4.4)mm。肩胛背神經寬徑1.6±0.5(1.3~2.5)mm,厚徑0.8±0.1(0.6~1.1)mm。肩胛上神經寬徑1.9±0.4(1.4~2.9)mm,厚徑1
-
第二節 上肢骨及其連接
第二節 上肢骨及其連接 一、上肢骨 上肢骨包括上肢帶骨和自由上肢骨兩大部分。前者有鎖骨和肩胛骨,後者包括臂部的肱骨、前臂部並列的尺骨、橈骨及手的8塊腕骨、5塊掌骨和14塊指骨。 1.上肢帶骨(肩帶骨) (一)鎖骨(圖3-16)圖3-16鎖骨 鎖骨clavicle位於胸廓上方前面的皮下,呈“
-
一個家庭內Sprengel畸形2例報告
【關鍵詞】Sprengel畸形;遺傳 Sprengel畸形又稱先天性高肩胛症(congenitalelevationofscapula),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畸形,主要特徵爲一側或雙側肩胛骨增高,常合併頸椎畸形、側彎,頸肩功能受限。1863年由Eulenberg首先描述,1891年Sprengel報
-
引起肩胛部彈響症的原因有哪些?
肩胛彈響的原因很多,可分爲肌源性、骨源性和滑膜源性三類。骨源性的原因有肩胛骨內側角彎度增大、肩胛骨內側角前方有骨性或纖維軟骨性結節、肩胛骨肋面的外生骨疣、肩胛骨骨折後畸形癒合及局部腫瘤等;肌源性的原因有肩胛下肌萎縮、後鋸肌外傷後瘢痕形成和類似狹窄性腱鞘炎的肌纖維病變等;滑膜源性原因主要有肩胛下肌和前
-
跨越人體中線肩胛皮瓣的微血管造影研究
中華整形外科雜誌2004Vol.20No.4P.262-264爲了觀察跨人體中線肩胛皮瓣內的血管情況,採用甲醛銀硃溶液對一側的旋肩胛動脈皮支進行選擇性動脈造影研究。發現以一側旋肩胛動脈皮支爲蒂,灌注液可超越中線達對側肩胛區皮膚,對側血管主要集中在肩胛崗崗上區,吻合形式多樣。該結果提示在臨牀應用過程中
-
跨越人體中線肩胛皮瓣的微血管造影研究
2005年02月18日中華整形外科雜誌2004Vol.20No.4P.262-264爲了觀察跨人體中線肩胛皮瓣內的血管情況,採用甲醛銀硃溶液對一側的旋肩胛動脈皮支進行選擇性動脈造影研究。發現以一側旋肩胛動脈皮支爲蒂,灌注液可超越中線達對側肩胛區皮膚,對側血管主要集中在肩胛崗崗上區,吻合形式多樣。該結
-
手部嚴重組織缺損急診顯微外科修復與一期功能重建
手掌尺側、手掌尺腕側骨骼與肌肉缺損或合併前臂大面積皮膚缺損採用巨大胸臍皮瓣或攜帶腹直肌的胸臍皮瓣修復與重建372例;全手脫套傷皮膚缺損的修復採用吻合肩胛下血管的肩胛側胸聯合皮瓣,用側胸皮瓣覆蓋手背創面,肩胛部皮瓣覆蓋手部掌側創面,縫成袋狀完全能包裹手部或手部合併前臂創面18例。[結果]本組吻合血管的
-
肩胛
肩胛 解剖結構名。 ①背部兩肩胛骨處。《素問·氣交變大論》:“歲火不及……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痛。” ②指肩胛骨。《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附於脊背,成片如翅者,名肩胛,亦名肩髆,俗名杴板子骨。作者:
-
郭劍華治筋傷驗案中醫綜合治療項痹病
患者“頸項不適伴右肩胛部疼痛及右上臂酸脹1周;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緊;頸椎CR檢查示:頸椎生理曲度略變直,順列關係規則,C3-7椎均有不同程度增生脣樣變。西醫診斷: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辨病爲“項痹病,證屬風寒痹阻型;法當祛風散寒,溫經活血,通絡止痛,通過採用頸椎病中醫綜合治
-
合肥市學齡前兒童皮褶厚度分佈研究
褶厚度與WHO推薦的身高標準體重法共同評價合肥市學齡前兒童生長髮育與營養狀況。結果用三頭肌皮褶厚度評價,<P5的佔5.5%,≥P95的佔6.2%;用肩胛下皮褶厚度評價,<P5的佔3.9%,≥P95的佔4.4%;用臍旁皮褶厚度評價,<P5的佔4.3%,≥P95的佔5.4%;用三頭肌及肩胛下皮褶厚度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