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是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者,將其安置在一定場所,使之不與易感人羣接觸的一種措施。隔離是控制傳染源的重要措施之一。隔離的方式,應因時因地並根據疾病的傳播途徑而定。某些傳染病可在家隔離,如麻疹、流感等,有些則應在臨時隔離室或住院隔離。對經消化道途徑傳播傳染病患者的衣物、用具、食具要洗淨煮沸消毒;大便及嘔吐物經消毒後再倒入糞坑;隔離室和大小便器要有防蠅設施;照顧病人後要洗手等。呼吸道隔離用於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包括病人的衣物、用品、口鼻分泌物和痰液要消毒;照顧病人時應戴口罩,接觸病人後洗淨雙手等。隔離的期限由傳染病的傳染期或化驗結果而定。隔離(isolation)是指通過封閉、切斷等措施,完全阻止有毒有害物質和能源(水、電、氣)進入工作場所。隔離(quarantine)是指將不合格、待檢、質檢、報廢等血液與合格血液區分,並儲存於特定區域,置以清晰的提示標識(計算機信息和實物),杜絕實物與實物之間 ...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