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cortex eucommiae[朗道漢英字典]
Eucommia ulmoides Oliv.[朗道漢英字典]
bark of encomm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ortex Eucommi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ucommia bark[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拉丁名
Cortex Eucomm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eucommia bark(《中醫藥學名詞(2004)》)
8 原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樹皮、葉、果折斷後有銀白色細絲。樹皮灰色,小枝淡褐色或黃褐色,有皮孔,髓片狀。葉互生,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8cm,寬3~7.5cm,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廣楔形,邊緣有鋸齒,下面脈上有毛。花單性,異株,無花被,先葉開放,單生於新枝基部;雄花雄蕊5~10,花絲極短;雌花子房狹長,單生於新枝基部;雄花雄蕊5~10,花絲極短;雌花子房狹長,頂端有2叉狀花柱。翅果扁薄,狹橢圓形,長約3.5cm。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於山地林中,或栽培。
11 生藥性狀
樹皮板片狀,少數爲卷片,厚1~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或縱裂槽紋,較薄者未去粗皮,可見明顯的皮孔;內表面暗紫色,肖滑。質脆,折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有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氣微,味稍苦。
13 功效與主治
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用於腎虛腰痛、筋骨無力、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等。
14 化學成分
杜仲樹皮含杜仲膠,足反式異戊二烯聚合的橡膠類物質,還有抗高血壓的主要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愈創木酚基甘油、橄欖樹脂素等及其糖苷、去氫梔子苷、杜仲多糖、桃葉珊瑚苷、綠原酸、山柰酚、氨基酸等。以及杜仲醇(Eucommiol)、杜仲樹脂醇-4’-葡萄糖苷(Medioresinol-4’-glucoside)、杜仲臭蟻苷(Ulmoside)等。
16 杜仲的藥典標準
16.1 品名
Duzhong
EUCOMMIAE CORTEX
16.2 來源
本品爲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za ulmoides Oliv.的乾燥樹皮。4~6月剝取,颳去粗皮,堆置“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曬乾。
16.3 性狀
本品呈板片狀或兩邊稍向內卷,大小不一,厚3~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暱顯的皺紋或縱裂槽紋,有的樹皮較薄,未去粗皮,可見明顯的皮孔。內表面暗紫色,光滑。質脆,易折斷,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氣微,味稍苦。
16.4 鑑別
(1)本品粉末棕色。橡膠絲成條或扭曲成團,表面顯顆粒性。石細胞甚多,大多成羣,類長方形、類圓形、長條形或形狀不規則,長約至180μm,直徑20~80μm,壁厚,有的胞腔內含橡膠團塊。木栓細胞表面觀多角形,直徑15~40μm,壁不均勻增厚,木化,有細小紋孔;側面觀長方形,壁三面增厚,一面薄,孔溝明顯。
(2)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10ml,浸漬2小時,濾過。濾液揮幹,加乙醇1ml,產生具彈性的膠膜。
16.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75%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1.0%。
16.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16.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水(25:75)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77nm。理論板數按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峯計算應不低於1000。
16.6.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16.6.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約3g,剪成碎片,揉成絮狀,取約2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三氯甲烷適量,加熱迴流6小時,棄去三氯甲烷液,藥渣揮去三氯甲烷,再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甲醇適量,加熱迴流6小時,提取液回收甲醇至適星,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6.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C32H42016)不得少於0.10%。
16.7 杜仲飲片
16.7.1 炮製
16.7.1.1 杜仲
本品呈小方塊或絲狀。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內表面暗紫色,光滑。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氣微,味稍苦。
16.7.1.1.1 鑑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同藥材。
16.7.1.2 鹽杜仲
取杜仲塊或絲,照鹽炙法(附錄II D)炒至斷絲、表面焦黑色。
本品形如杜仲塊或絲,表面黑褐色,內表面褐色,折斷時膠絲彈性較差。味微鹹。
16.7.1.2.1 檢查
16.7.1.2.2 浸出物
同藥材,不得少於12.0%。
16.7.1.2.3 鑑別、含量測定
同藥材。
16.7.2 性味與歸經
甘,溫。歸肝、腎經。
16.7.3 功能與主治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於肝腎不足,腰膝痠痛,筋骨無力,頭暈目眩,妊娠漏血,胎動不安。
16.7.4 用法與用量
6~10g。
16.7.5 貯藏
16.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