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醫症狀名 中醫外科學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皮損 原發性皮損 丘疹 中醫皮膚科學
bān kuài
plaqu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斑塊(plaque)爲症狀名,是指丘疹相互融合,皮膚損害成片狀扁平隆起的表現[1]。
丘疹(papule)爲症狀名[2]。是指高出皮面的實性丘形小粒,皮膚損害直徑小於0.5cm的表現。是皮膚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常見的一種表現。斑疹、丘疹同時並見稱斑丘疹。
丘疹高出於皮面、界限清楚、爲侷限性的小疹塊。一般在1cm內。疹色可與皮膚顏色相同,亦可發紅[3]。丘疹可發生於表皮內(如扁平疣),亦可發生在真皮上部;有炎性的,亦可爲非炎性的;形狀、大小、硬度、顏色均呈多樣。
丘疹急性者色紅,多屬風熱或血熱;慢性者呈正常皮色或深暗色,爲氣滯或血瘀。
詳見丘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