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一章 生物藥劑學
物藥劑學的內容及其發展。生物藥劑(Biopharmacy或Biopamaceutics)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分支,它是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和人體生物因素與藥效的關係的一門科學。它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正確評價藥劑質量,設計合理的劑型及製劑工工藝以及爲
-
第六節 吸收
第六節 吸收 消化管內的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後的產物,通過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消化過程是吸收的重要前提。由於吸收爲多細胞機體提供了營養,因而具有很大的生理意義。 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有吸收速度是不同的,這主要取決於各部分消化管的組織結構,以及食物在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和停留的時
-
第三節 腎小管與集合管的轉運功能
第三節 腎小管與集合管的轉運功能 人兩腎每天生成的腎小球濾過液達180L,而終尿僅爲1.5L。這表明濾過液中約99%的水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只有約1%被排出體外。不僅如此,濾過液中的葡萄糖已全部被腎小管重吸收回血;鈉、尿素告示不同程度地重吸收;肌酐、尿酸和K+等還被腎小管分泌入管腔中。 一、
-
正畸炎性牙根吸收研究進展
【關鍵詞】牙根吸收;正畸治療;牙齒移動1牙根吸收的分類Andreasen將根吸收分爲3類:①表面根吸收:此種根吸收侷限在小範圍的牙根表面,有自限性,可自行修復;②炎性根吸收:主要見於根尖部,此時根尖部的牙本質己有感染,牙髓組織已發生炎症或壞死;③替代性根吸收:骨組織替代了被吸收的牙骨質,導致牙根粘連
-
大腸是如何吸收電解質的?
(1)鈉的吸收:結腸最重要的吸收功能是吸收鈉,鈉吸收可交換鉀排出腸腔。人體的鈉來源於食物,當鈉伴隨食物進入胃腸道,被吸收後由血液轉運。血中的鈉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正常濃度爲135~145mEq/L。大腸對鈉離子的吸收主要在升結腸和橫結腸內進行,是主動性吸收。大腸對鈉離子的吸收,鈉離子在低濃度下仍
-
26.6小腸
26.6小腸 26.6.1小腸的生理功能 小腸是完成食物消化與吸收最重要的管道。小腸起自幽門、止於迴腸末端,分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遠端至回盲部與大腸相接,小腸壁分粘膜、粘膜下層、肌層和肌漿層。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功能主要由小腸來完成。我們每天所喫的食物大都是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質、脂肪與多糖以
-
骨質疏鬆症骨吸收活性的動態測定
隨着人類壽命的延長,骨質疏鬆症(OP)已成爲廣泛日益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並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負擔。破骨細胞(OC)數量增多及其骨吸收活性增強是骨質疏鬆症骨量丟失的一個重要方面,本實驗在體外破骨細胞連續培養的基礎上採用骨片吸收陷窩光鏡計數及面積測定法綜合定量破骨細胞骨吸收功能,可以在細胞水平早期診斷
-
17營養性貧血--17.1缺鐵性貧血
情況下<2歲小兒丟失鐵約0.04mg·kg-1·d-1,2~8歲0.03mg·kg-1·d-1.如有額外需要如生長髮育、妊娠、失血等,則必須從食物中吸收更多的鐵以滿足需要。各年齡組爲維持體內鐵的平衡每日所必需吸收的鐵量見表17-1。 (1)體內貯鐵不足嬰兒時期的鐵缺乏症與新生兒儲鐵有關,影響新生成
-
三大策略解困窄吸收窗藥物緩釋製劑開發
吸收窗是指機體從胃腸道吸收藥物的區域。在全胃腸道各個部位均能被吸收的藥物屬於寬吸收窗藥物,而僅能在部分部位吸收的藥物則屬於窄吸收窗藥物。目前,口服給藥仍然是臨牀給藥的主要方法,但是有限的吸收部位對藥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影響極大,同時這些藥物的緩釋製劑的開發也比較困難。要解決目前的問題,一方面依賴於製劑
-
第三十九章 藥物中毒與解救
急性中毒與慢性中毒不僅有量的不同,而且也有質的別。在臨牀上還有不少患者,其排泄物(主要是尿)中毒物(如汞、鉛)已超過正常含量,但並無中毒表現,此稱爲吸收狀態。(一)毒物吸收毒物對機體作用的速度,強度及特點、與毒物吸收的快慢和侵入人體的途徑有關。毒的的吸收的途徑有呼吸道、皮膚粘膜及消化道等。1.呼吸道
-
辛伐他汀對甲狀旁腺素相關肽(PTHrP)誘導小鼠頭蓋骨骨吸收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辛伐他汀對體內破骨細胞功能及對局部骨吸收的影響。[方法]採用甲狀旁腺素相關肽(parathyroidhormonerelatedpeptide,PTHrP)誘導的小鼠頭蓋骨骨吸收的動物模型體系,分別採用皮下注射辛伐他汀(0、5、10、20mg·kg-1·d-1)的方法,檢測頭蓋骨X
-
近年來中藥在腸內的吸收代謝研究方法與思路概述
目前中藥在腸內的吸收代謝研究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它的研究有利於促進中藥新藥的開發和劑型的改進,推動中草藥現代化的發展。但中藥具有特殊性,其成分複雜,使得中藥在腸內的吸收代謝研究還有些滯後。因此我們應大膽借鑑在藥物動力學中有關腸吸收代謝的研究思路、方法、手段和基本理論來研究中藥在腸內的吸收代謝。也可
-
正畸治療中後牙根吸收的研究
正畸治療中後牙根吸收的研究(pdf)牙根吸收是伴隨正畸治療的常見醫源性併發症之一。正畸治療或多或少會引起根吸收,明顯的根吸收使牙根縮短影響牙齒的穩定和功能。隨着正畸矯治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根吸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都試圖揭示影響根吸收的諸多因素,並對這一現象進行預測。然而對於正畸
-
CAAM-2001多功能原子吸收光譜儀
[摘要]藥品檢驗中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前應注意光度計的校正和檢定、容量儀器及分析天平的檢定,分析過程中應注意吸收池配對、溶劑是否符合要求、覈對供試品吸收峯波長以及吸收池的使用方法、洗滌方法等環節。[關鍵詞]紫外分光光度法;注意事項紫外分光光度(UV)法是通過被測物質在紫外光區的特定波長或一定波長
-
藥物分析中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應注意的環節
分析中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應注意的環節[摘要]藥品檢驗中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前應注意光度計的校正和檢定、容量儀器及分析天平的檢定,分析過程中應注意吸收池配對、溶劑是否符合要求、覈對供試品吸收峯波長以及吸收池的使用方法、洗滌方法等環節。[關鍵詞]紫外分光光度法;注意事項紫外分光光度(UV)法是通過被
-
第四節 骨質疏鬆症
性爲90.47%。 一、發病機理 隨着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骨丟失中骨重建(BoneRemodeling)處於負平衡,其機制一方面是由於破骨細胞的吸收增加;另一方面是由於成骨細胞功能的衰減導致骨量減少,這就是骨質疏鬆的細胞學基礎,引起中老年人骨質丟失的因素是十分複雜的,近年來研究認爲與下列因素密切
-
3.3脂類的生化代謝
3.3脂類的生化代謝 3.3.1脂類的消化和吸收 唾液中無消化脂肪的酶,胃液中雖含有少量的脂肪酶,但成人胃液酸度很強,不適於脂肪酶的作用,故脂肪在成人口腔和胃中不能消化。嬰兒胃液的PH在5左右,奶中脂肪已經乳化,故脂肪在嬰兒胃中可消化一部分。脂肪的消化主要在小腸內進行。食糜通過胃腸粘膜產生的胃腸
-
髁突特異性吸收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顳下頜關節髁突特異性吸收髁突特異性吸收是一種發生在髁突的、罕見的骨吸收性疾病,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臨牀表現主要爲下頜支高度減低、下頜位置後移所引起的前牙開牙合、後牙早接觸、Ⅱ類錯牙合等。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該疾病的認識又有了新的進展,現對此研究進行綜述如下。1疾病的含義髁突特異性
-
γ干擾素對骨吸收及實體瘤骨轉移的體外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體外實驗中γ干擾素(IFNγ)對其他細胞因子引起的骨吸收及實體瘤骨轉移病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培養上清(PBMCs)促進的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新生鼠頭頂骨進行體外骨吸收實驗,分別驗證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IL1)、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TNF)、IFNγ、
-
紫外吸收法測蛋白質含量
蛋白質分子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殘基的苯環含有共軛雙鍵,使蛋白質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質。吸收高峯在280nm處,其吸光度(即光密度值)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此外,蛋白質溶液在238nm的光吸收值與肽鍵含量成正比。利用一定波長下,蛋白質溶液的光吸收值與蛋白質濃度的正比關係,可以進行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的干擾及消除
雖然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擾比較少,並且容易克服,但在許多情況下是不容忽視的。爲了得到正確的分析結果,瞭解干擾的來源和消除是非常重要的。1物理干擾及其消除方法物理干擾是指試樣左轉移,蒸發和原子化過程中,由於試樣任何物理性質的變化而引起的原子吸收信號強度變化的效應。物理干擾屬非選擇性干擾。1.1物理干擾產
-
吸收不良綜合徵
概述吸收不良綜合徵是指各種原因的小腸營養物質吸收不良所引起的綜合徵。營養物質的吸收必須經過充分的消化作用。因此,廣義的吸收不良綜合徵包括消化不良與吸收不良,故又稱爲“消化吸收不良綜合徵”。許多疾病可引起本綜合徵,但其臨牀表現及實驗檢查結果往往相似。吸收不良包括各種營養物質,其中脂肪吸收障礙最具特徵。
-
維生素A測定法
標題維生素A測定法附錄序號附錄Ⅶ內容全文 J.維生素A測定法 本法是用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A在特定波長處的吸收度來計算其含量,以單位表示,每單位相當於全反式維生素A醋酸酯0.344μg或全反式維生素A醇0.300μg。 由於維生素A製劑中含有稀釋用油和維生素A原料藥中混有其他雜質,所測得的吸收
-
胰島素非注射給藥研究百花齊放
00,難透過胃腸道上皮細胞;肝臟首過效應。目前常用的技術手段往往是針對這三個障礙。人們通過各種方法,如,包腸溶衣,加蛋白酶抑制劑(如膽酸鈉)和黏膜促吸收劑(如10%的水楊酸鹽),來促進口服吸收,以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結腸。國內的研究證明,給糖尿病大鼠一次口服120IU/千克體重的氰基丙烯酸酯毫微囊乳
-
第十二章 鈣磷代謝及微量元素--第一節 鈣磷代謝
鈣和磷以骨鹽形式沉積於骨組織;若([Ca]×[P])<35則妨礙骨的鈣化,甚至可使骨鹽溶解,影響成骨作用。 血鈣和血磷含量的相對穩定依賴於鈣、磷的吸收與排泄、鈣化及脫鈣間的相對平衡、而這些平衡又主要受維生素D3、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等激素的調節。 二、鈣、磷的吸收與排泄 (一)鈣、磷的吸收 體
-
第五節 腎尿生成的調節
第五節 腎尿生成的調節 尿的生成有賴於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因此,機體對尿的生成的調節也就是通過對濾過作用和重吸收、分泌作用的調節來實現的。腎小球濾過作用的調節在前文已述,本節主要論述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調節。腎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調節包括腎內自身調節和神經、體
-
口服抗癲癇藥物是怎樣吸收的,影響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吸收是指藥物從用藥部位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因製劑類型的不同,給藥的途徑不同,吸收的部位就不同。就本病而言,臨牀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口服的方法給藥,在胃腸道中吸收。只有少數情況下,如治療癲癇持續狀態或癲癇頻繁發作時纔是通過靜脈或肌肉給藥。 常用抗癲癇藥物口服後必須先崩解並溶於胃腸液中,方能吸收,
-
除水、電解質外,還有哪些物質在大腸吸收?
(1)氨的吸收:當食糜進入大腸後,未經完全吸收的蛋白質和其他含氮物質經大腸內的細菌分解產生氨。因大腸內細菌很多,小腸內幾乎無細菌,所以大腸是產氨最多的部位。大腸內的氨以分子形式的NH3通過彌散作用進入腸粘膜而被吸收。腸內呈鹼性時,有利於氨的吸收,腸內呈酸性時,不利於氨的吸收,正常人每日從腸道吸收4克
-
第二十七章 利尿藥及脫水藥--第一節 利尿藥
謝性酸血癥,故現少用。 目前尚無高效的作用於近曲小管的利尿藥,原因是藥物抑制了近曲小管Na+的再吸收後,使近曲小管腔內原尿增多,小管有所擴張,原尿吸收面積增大,尿流速度減慢而停留時間延長,從而近曲小管本身出現代償性再吸收,同時近曲小管以下各段腎小管也出現代償性再吸收增多現象。 2.髓袢升枝粗段的
-
第三十七章 藥物不良反應與相互作用
重反應。 4)藥物的劑量:用藥量過大,可發生中毒反應,甚至死亡。 5)劑型的影響:同一藥物劑型不同。由於製造工藝和用藥方法的不同,往往影響藥物的吸收與血中藥的濃度,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即會引起不良反應。 6)藥物的質量問題:同一組成的藥物,可因廠家不同,製劑技術差別、雜質的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