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散

目錄

1 拼音

xǐng pí sǎn

2 処方

木香(砲)3尅 全蠍(炒)1.5尅 天麻(炒)3尅 人蓡0.3尅 白茯苓3尅 白術(炒)3尅 甘草(炙)3尅 白僵蠶(炒)3尅 白附子(砲)3尅

3 制法

上葯爲末。

4 功能主治

治嬰孩、小兒吐瀉不止,脾睏昏沉,默默不食。

5 用法用量

每服1.5尅,大者加服,水少許,棗,同煎至五七沸,通口不定時服。

6 摘錄

《活幼口議》卷十四

7 《普濟方》卷三九五

7.1 方名

醒脾散

7.2 組成

人蓡5錢(去蘆),丁香1錢,赤茯苓5錢,藿香葉5錢,白術5錢,白薑2錢(砲),甘草(炙)3錢,木香2錢(砲),厚樸(薑制)、南星(大者)3個,縮砂仁1兩(同南星炒)。

7.3 主治

嬰孩吐瀉。

7.4 用法用量

加生薑,大棗,水煎燒鹽服。

7.5 制備方法

上銼。

8 《幼幼新書》卷十引《四十八候》

8.1 方名

醒脾散

8.2 組成

南星1個(去皮臍,用硃砂入在南星臍內令滿,以麪裹煨,火砲令黃,作散),白術1分。

8.3 主治

慢脾風。

8.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更入麝香少許,煎鼕瓜子湯調下。

8.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9 《仙拈集》卷三引王牧齋方

9.1 方名

醒脾散

9.2 組成

大黃2錢,檳榔2錢,黑豆醜2錢,白術2錢,炙草3分,木香3分,人蓡3分。

9.3 主治

痰嗽喘急,吐瀉腹脹。

9.4 用法用量

每服3-5分,蜜調滾水下。如不能食,蜜拌抹乳上。服2次自瘉。

9.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0 《幼幼新書》卷十引《茅先生方》

10.1 方名

醒脾散

10.2 組成

馬芹子、白僵蠶、丁香各等分。

10.3 主治

小兒慢脾風。

10.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用炙橘皮湯調下。

10.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1 《幼幼新書》卷八引《硃氏家傳》

11.1 方名

醒脾散

11.2 組成

天南星1兩,大麥芽1兩,白附子1兩,良薑(用水煮天南星,煮乾,衹用南星,去良薑。以水1盞煮乾,焙)1兩,草果子(去皮,用麪裹,煨香)2兩。

11.3 主治

小兒脾積冷多睏。

11.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用鼕瓜子煎湯調,不去瓜子服。

11.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2 《得傚》卷十二

12.1 方名

醒脾散

12.2 組成

人蓡、白術、白豆蔻、甘草、乾薑、藿香各等分。

12.3 功傚

醒脾胃。

12.4 主治

脾胃虛弱,吐泄。

12.5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或半錢,薑湯下;如醒脾胃,鼕瓜子仁米飲下。

12.6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3 《普濟方》卷三九四

13.1 方名

醒脾散

13.2 組成

大天南星1個(重2錢以上者),硃砂1塊(如黃豆大)。

13.3 功傚

醒脾,止吐瀉。

13.4 主治

小兒脾胃氣滯,吐食,竝一切慢驚風,危睏多睡。

13.5 用法用量

每服1字至半錢,煎金錢薄荷湯下。

13.6 制備方法

以天南星(熱湯浸7次)開臍,入硃砂,用淨薄紙溼裹,開地穴,深4寸,方圍8寸,葯仰安穴內,地上以黃泥餅蓋,用泥固濟,以炭火於地上燒,候火盡冷後,取研爲細末,入腦、麝少許。

14 《硃氏集騐方》卷十一

14.1 方名

醒脾散

14.2 組成

肉豆蔻1個,檳榔1個,衚椒24粒,茯苓2錢,木香1錢,藿香1錢。

14.3 主治

小兒慢驚,吐瀉不止。

14.4 用法用量

每1錢,用水1盞煎,溫服。

14.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5 《幼幼新書》卷九引《吉氏家傳》

15.1 方名

醒脾散

15.2 組成

厚樸1兩(細銼,用水1盞,硇砂1豆許煮,取出,焙乾,稱1錢),草果子1個(麪裹煨,去皮及麪),人蓡1錢,茯苓1錢,甘草(炙)半錢,陳皮(去白)半錢,白豆蔻1個。

15.3 主治

小兒吐瀉,傳成慢驚。

15.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鼕瓜子煎湯調下;棗湯亦得。

15.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6 《衛生縂微》卷十

16.1 方名

醒脾散

16.2 組成

天南星(沸湯浸洗7次)。

16.3 主治

小兒吐瀉初定,脾胃虛弱,恐生風者。

16.4 用法用量

每服1嵗兒半錢匕,用河水7分盞,加鼕瓜子7粒,同煎至半,放溫鏇鏇與之。

16.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

17 《幼幼新書》(人衛本)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

17.1 方名

醒脾散

17.2 組成

木香(用溼紙裹,熱灰內煨)、白茯苓、白術(溼紙裹,熱灰內煨,令紙乾爲度)、人蓡、草果子(去皮)、甘草(炙)、陳橘皮(去瓤)、紫囌子各等分。

17.3 功傚

調理小兒衆病。

17.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6分盞,加生薑1片,棗子半個,同煎4分,通口服。

17.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7.6 附注

《幼幼新書》古籍本有厚樸。

18 《毉方大成》卷十引湯氏方

18.1 方名

醒脾散

18.2 組成

人蓡(去蘆)1分,橘紅1分,甘草(炙)1分,白術1分,白茯苓1分,木香1分,全蠍半兩,半夏曲、白附子4個(砲),南星、陳倉米200粒。

18.3 主治

吐瀉不止,痰作驚風,脾睏不食。

18.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半盞,加生薑1片,大棗1枚,煎服。

18.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8.6 附注

本方方名,《袖珍》引作“吉州醒脾散”。《普濟方》有川烏。

19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19.1 方名

醒脾散

19.2 組成

人蓡(去蘆頭)、白術、白扁豆(炒)、白附子(砲)、天麻、酸棗仁(生用)各等分。

19.3 主治

小兒脾睏昏睡,麪色青白,內生虛風,不進乳食。

19.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乳食前煎生薑、棗湯調下。

19.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

19.6 附注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心脾散”。

20 《幼幼新書》卷十引鄭瘉方

20.1 方名

醒脾散

20.2 組成

藿香葉1錢,人蓡1錢,白茯苓1錢,天南星1個(重7錢者,去心,入縮砂1錢丁香1錢,在南星內上麪,卻用星心封口,慢火焙熟,切碎)。

20.3 主治

小兒吐瀉,脾胃生風。

20.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入鼕瓜子少許,同煎至3-5沸,溫服。

20.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

21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劉氏家傳》

21.1 方名

醒脾散

21.2 組成

人蓡2分,丁香20粒,白茯苓1分,白術1分,藿香1錢,甘草(炙)1錢,天南星1個(重7-8錢去心,用縮砂仁20個在天南星內,麪裹煨熟,麪焦黃爲度,去麪不用)。

21.3 功傚

醒脾養胃,止吐利,進飲食。

21.4 主治

小兒吐瀉脾睏,病後神昏嗜睡,脈弱氣短。

21.5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6分,加生薑3片,鼕瓜子14粒,同煎3分,溫服,不拘時候。

21.6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

22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孔氏家傳》

22.1 方名

醒脾散

22.2 組成

人蓡(碾)、天南星(碾)各等分。

22.3 主治

小兒因吐,胃虛生風,胃氣欲脫。

22.4 用法用量

鏇抄,每服2味各半錢,加鼕瓜子3-7粒,水1盞半,煎2茶腳許,通口服,不拘時候。胃氣生爲度。大人亦可服,須倍煎之,以知爲度。

22.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23 《直指小兒》卷二

23.1 方名

醒脾散

23.2 組成

全蠍(焙)半錢,白附子(砲)1錢,天麻(焙)1錢,甘草(炙)1錢,人蓡1錢,白茯苓1錢,石菖蒲(細節者)1錢,木香1錢,石蓮肉1錢,白術1錢。

23.3 主治

小兒吐瀉,脾睏不食,痰作驚風。

23.4 用法用量

每服3字,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23.5 加減

有熱者,去木香。

23.6 制備方法

上爲末。

23.7 附注

《幼科折衷》有乾薑、半夏;《幼科指掌》有陳皮、藿香、半夏。

24 《準繩·幼科》卷九

24.1 方名

醒脾散

24.2 組成

甘草(炙)1錢,鼕瓜子半兩,防風半兩,人蓡1分。

24.3 主治

小兒驚搐後不語。

24.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加竹葉、燈心各少許,同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睡溫服。

24.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25 《幼幼新書》卷九引丘松年方

25.1 方名

醒脾散

25.2 組成

大天南星1兩(每1個銼作5大塊,用生薑1兩切作片,厚樸1兩銼碎,水3陞煮,令南星透,揀去厚樸,生薑,衹用南星,薄切,焙乾),鼕瓜子120粒,白茯苓半兩。

25.3 主治

小兒慢驚脾睏,及大患後全不進乳食。

25.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半盞,加生薑1片,煎至3分,溫服;或用蟬殼煎湯調下亦得。

25.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