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蜜蜂子
2.1 出處
《本草經集註》
2.2 拼音名
Mì Fēnɡ Zǐ
2.3 別名
蜂子(《本經》)
2.4 來源
爲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的幼蟲。
2.5 性味
甘,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微寒,無毒。"
2.6 功能主治
祛風,解毒,殺蟲。治頭風,麻風,丹毒,風疹,蟲積腹痛,婦女帶下。
②《別錄》:"主心腹痛,大人小兒腹中五蟲口吐出者,面目黃。"
③《本草拾遺》:"主丹毒,風疹,腹內留熱,大小便澀,去浮血,婦人帶下,下乳汁。"
④《綱目》:"治大風癘疾。"
2.7 用法用量
內服:炒炙或研末。
2.8 注意
2.9 附方
治大風癘疾,眉毛墮落,皮肉已爛成瘡者:蜜蜂子、胡蜂子、黃蜂子(並炒)各一分,白花蛇、烏蛇(並酒浸去皮、骨,炙幹)、全蠍(去土,炒)、白殭蠶(炒)各一兩,地龍(去土,炒)半兩,蠍虎(全用,炒)、赤足蜈蚣(全者,炒)各十五枚,丹砂一兩,雄黃(醋熬)一分,龍腦半錢。爲末。每服一錢匕,溫蜜湯調下,日三、五服。(《聖濟總錄》)
2.10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