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子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1 拼音

mì fēng zǐ

2 《*辭典》:蜜蜂子

2.1 出處

本草經集註

2.2 拼音名

Mì Fēnɡ Zǐ

2.3 別名

蜂子(《本經》)

2.4 來源

爲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的幼蟲

2.5 性味

甘,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微寒,無毒。"

③《日華子本草》:"涼,有毒。"

2.6 功能主治

祛風解毒殺蟲。治頭風麻風丹毒風疹蟲積腹痛,婦女帶下

①《本經》:"主風頭,補虛羸傷中。"

②《別錄》:"主心腹痛,大人小兒腹中五蟲口吐出者,面目黃。"

③《本草拾遺》:"主丹毒風疹,腹內留熱,大小便澀,去浮血,婦人帶下下乳汁。"

④《綱目》:"治大風癘疾。"

2.7 用法用量

內服:炒炙或研末。

2.8 注意

①《本草經集註》:"畏黃芩芍藥牡蠣。"

②《蜀本草》:"畏白前。"

2.9 附方

大風癘疾,眉毛墮落,皮肉已爛成瘡者:蜜蜂子、胡蜂子、黃蜂子(並炒)各一分,白花蛇烏蛇(並酒浸去皮、骨,炙幹)、全蠍(去土,炒)、白殭蠶(炒)各一兩,地龍(去土,炒)半兩,蠍虎(全用,炒)、赤足蜈蚣(全者,炒)各十五枚,丹砂一兩,雄黃(醋熬)一分,龍腦半錢。爲末。每服一錢匕,溫蜜湯調下,日三、五服。(《聖濟總錄》)

2.10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蜜蜂子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