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絲膜菌

傘菌目絲膜菌科絲膜菌屬 可食用

中文學名

棕絲膜菌

拉丁學名

Cortinarius cotoneus Fr.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

形態特征

子實體較小或中等大。菌蓋扁半球形至平展,中部凸起,直徑4-8cm,黃褐色,具鱗片,邊緣殘存黃色菌膜。菌肉稍厚,白色,不傷變,味微苦,無明顯氣味。菌褶紫肉色,稀,彎生,不等長,邊緣波狀。菌柄圓柱狀,長6-8cm,粗0.8-1cm,纖維質,白色或帶污黃色,被絨毛,基部膨大,內部實心。菌環膜質,生柄之上部,易脫落。孢子印鏽褐色。孢子近卵圓形,黃褐色,具小瘤,6.5-10μm×5-6.3μm。褶緣囊體棒狀,帶黃色,50-58μm×6-8μm。

圖例

圖 486 棕絲膜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生態習性

夏秋季生於林中地上,近叢生。

分佈地區

雲南西藏廣東等。

經濟用途

可食用。爲樹木的外生菌根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