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經緯》

清 王士雄

自序

《內經》雲∶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溼風。夫此五氣,原以化生萬物,而人或感之爲病者,非天氣有偶偏,即人氣有未和也。《難經》雲∶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此五氣感人,古人皆謂之傷寒。故仲聖著論,亦以傷寒統之,而條分中風、傷寒、溫病、溼、五者之証治,與《內經》《難經》淵源一轍,法雖未盡,名已備焉。《隂符經》雲∶天有五賊,見之者昌。後賢不見,遂至議論瘉多,至理瘉晦,或以傷寒爲溫熱,或以溫熱爲傷寒,或竝疫於風溫,或竝風溫於疫,或不知有伏氣爲病,或不知有外感之溫,甚至竝暑二字而不識,良可慨已!我曾王父隨筆中,首爲剖論。玆雄不揣愚昧,以軒岐仲景之文爲經,葉薛諸家之辯爲緯,纂爲《溫熱經緯》五卷。其中注釋,擇昔賢之善者而從之,間附琯窺,必加“雄按”二字以別之。俾讀者先將溫、暑、溼、熱諸病名了然於胸中,然後博覽群書,庶不爲其所眩惑,而知所取捨矣。非敢妄逞意見,欲蓋前賢,用質通方,毋嗤荒陋。

鹹豐二年壬子春二月海甯王士雄書於潛齋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