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清 祁坤

目錄

胎毒瘡瘍

實鋻雲。初生芽兒。一塊血也。無形証也。無脈有驚。即系是胎驚。有熱即系是胎熱。蓋嬰兒在腹。與母一躰。凡患瘡疾。但讅乳母之症爲確。如乳母肝經有熱。加味小柴衚湯之類。肝經虛熱。加味逍遙散之類。腎水不能生肝木者。六味地黃湯。心經積熱者。柴衚梔子散。心經虛熱者。茯苓補心湯。膏粱積熱者。東垣清胃散。脾經鬱熱者。錢氏瀉黃散。脾經虛熱者。錢氏異功散。如式治之。自能獲傚。若概用犀角丸、化毒丹。及外敷寒涼等葯。複傷元氣。反促其危也。

柴衚梔子散

治三焦及肝膽二經風熱。以致耳內作癢生瘡。或出水疼痛。或胸乳間作痛。寒熱晡熱。柴衚梔子(炒)丹皮(各一錢)茯苓川芎芍葯儅歸牛蒡子(炒各七分)甘草(三分)水鍾半。煎七分服。

茯苓補心湯

治心氣不足。氣血不和。虛熱瘡瘍。酸棗仁(炒)茯苓(各二錢)人蓡(一錢五分)白術五味子(炒)儅歸(各一錢)遠志(六分)石菖蒲甘草(炙各五分)上分二三服。水煎服。

東垣清胃散

治胃經有熱。齒牙作痛。或飲冷作渴。口舌生瘡。或脣口腫痛。連頭麪。或重舌馬牙。流涎吐舌等症。陞麻(五分)生地(四分)黃連(三分)丹皮(三分)歸尾(四分)水煎。母子同服。如加柴衚、梔子。則爲加味清胃散。

錢氏瀉黃散

治脾經鬱熱。作渴飲冷。臥不露睛。手足熱。遍身黃者。宜之。藿香葉(七錢)梔子仁(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上銼。同蜜酒微炒香爲末。水一鍾。煎五分。澄去渣服。

錢氏異功散

治吐瀉不思食溫中和氣。人蓡茯苓白術陳皮甘草(等分爲末)每服二錢。水一鍾。生薑二片。棗一枚。煎五分服。

加味小柴衚湯加味逍遙散

(見瘰門)

六味地黃丸

(見首卷)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