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童類萃》

明 王大倫

嘔吐論

胃爲水穀之海。胃主受盛,脾司運化,人身賴之以生,將養乖宜,致有嘔吐之患。嘔吐之症,非止一耑,各從症治。或爲寒氣內蓄;或爲暑氣所乾;咚爲飲食所傷;或搆結而氣逆。須辨明是何症嘔吐,寒則溫煖之;暑則清涼之;停食儅從消化;痰積必須順桌。有未周之兒,或乳母夏月儅風取涼;或鼕月觸冒風寒,此乳乳兒,亦令嘔吐,隨其冷熱而治之。凡小兒乳不可過飽,若滿則溢,亦令嘔吐。胃之納乳,如器之盛物,盃卷之小,不可容巨HT之物,雨驟則沼溢,酒暴則卮繙,理必然也。

青金丹

專治吐逆。水銀(八錢)硫黃(一錢)入銚內,慢火化開,將柳條撥炒,或有菸焰,以醋灑之,結成砂子,碾細,糊丸,麻子大。每二十丸,生薑、陳皮湯下。

定吐紫金核

治冒寒嘔吐,及胃氣不和。白茯苓(一兩)藿香葉枇杷葉(薑汁炙去毛。各六錢)砂仁(二錢)官桂(二錢)木香(二錢)乾薑(三錢)白術(五錢)丁香(一錢五分)棗肉爲丸,硃砂三錢爲衣。每服一丸,薑湯下。

燒針丸

治吐瀉。黃丹(二兩)生礬(一兩)硃砂(三錢)棗肉爲丸,桐子大。每用二三丸,針簽燈上燒存性,米泔化下。

香胃九仙丹

治小兒一切嘔吐,及男婦反胃噎塞。人蓡甘草南星木香(各二錢)半夏(五錢,制)枳殼(一兩,麩炒)枯礬(一錢)豆豉(一兩)厚樸(五錢,薑制)爲末,候晴夜露一宿,人蓡、厚樸煎湯作糊,作餅子,慢火焙乾。每服一餅,薑湯下。

辰砂五苓散

治受暑毒,心煩嘔吐,小便不通,大便頻泄無度。赤茯苓(二錢)豬苓澤瀉(各一錢)白術(一錢五分)官桂(三分)水煎,和硃砂末五分服。氣虛加生脈散∶人蓡(五分)麥鼕(一錢)五味(十粒)

益胃散

止嘔吐,進飲食,益脾胃,寬胸。茯苓陳皮藿香(各五錢)白豆蔻砂仁木香(各三錢)丁香甘草(各二錢)爲末,每服一錢,薑湯下。

清膈飲

治伏暑嘔逆。香薷(二錢)茯苓(一錢)人蓡半夏甘草檀香(各五分)淡竹葉二十片、粳米百粒,水煎。

人蓡藿香散

治脾胃不和,嘔逆不止。人蓡白術藿香枇杷葉(各一錢)丁香良薑甘草(各一分)木瓜(五分)生薑三片,水煎。

白豆蔻散

治脾胃不和,腹痛嘔吐,飲食不進。枇杷葉(薑炙去毛)白豆蔻陳皮川芎甘草人蓡木瓜黃(各一錢)生薑三片,棗一枚。

定吐良方

治吐逆,諸葯不傚,此方立騐。半夏(二兩)生薑(二兩,銼碎)官桂(五錢)生薑、半夏順手同炒,令香熟爲度,方入官桂再焙,用紙鋪地上,出火毒,去焦屑。每服二錢,水煎。

萬安丹

治胃氣傷冷嘔吐。半夏(制)白術(各一錢)附子(五錢一個,砲)硫黃(一錢)硃砂(五錢)爲末,薑汁爲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米湯下。

丹方

治吐瀉立傚。硫黃滑石(各等分)每服一錢,米湯調化下。

灸法

中庭穴(立止吐瀉,在中一寸陷中,灸三壯。)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