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毒滑鏽傘

傘菌目絲膜菌科滑鏽傘屬 有毒

中文學名

大毒滑鏽傘

拉丁學名

Hebeloma crustuliniforme (Bull. : Fr.) Quél.

中文別名

大毒粘滑菇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

形態特征

子實體中等大,菌蓋光滑,粘。菌蓋初期扁半球形,後期平展中部稍凸起,直徑5-10cm,淺黃色或淡土黃色,中部帶紅褐色,邊緣平滑或似有條棱。菌肉白色,厚。菌褶初期白色,後變土黃至褐色,密,彎生,不等長。菌柄圓柱形,近白色,長5-10cm,粗0.5-2cm,基部稍膨大,無菌環,菌柄上部有白色粉末,內部鬆軟至空心。孢子印淡鏽色。孢子橢圓形,具小麻點或近光滑,內含一油滴,10.7-12.7μm×5.6-7.5μm。無褶側囊狀體。褶緣囊體圓柱形,無色,3.2-50μm×8-9.2μm。

圖例

圖 517 大毒滑鏽傘 : 1. 子實體, 2. 孢子, 3. 囊體

生態習性

秋季在混交林地上成羣生長。

分佈地區

河北吉林新疆四川雲南青海西藏等。

經濟用途

據記載含有毒蠅鹼及胃腸道刺激物等毒素。中毒後主要產生胃腸炎等症狀。食後約半小時發病,處於沉睡,隨後因腹痛,腹瀉而甦醒,一兩天內恢復正常。可與松、杉、樺、櫟、李、楊、柳、榆等形成菌根。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