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皺木耳

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屬 可食用

中文學名

黑皺木耳

拉丁學名

Auricularia moellellerii Lloyd

中文別名

繆氏木耳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

形態特征

子實體一般較小, 耳狀、膠質、稍堅韌,直徑1.5-4cm×1cm,紫褐色或紫紅色,干時色變深,子實層生下表面,有顯著皺褶,形成網格。不肓面深慄褐色至略帶紫黑色,密生短細絨毛,與木耳相似,唯較短,毛長20-70μm,粗4μm左右,無色,10-40μm×5-6.5μm,基部膨大,粗8-10μm,擔子棒狀, 無色, 具3橫隔, 4小梗, 30-32μm×2.5-3μm。孢子圓柱形,10-12μm×3.5-5.5μm。

圖例

圖 1091 黑皺木耳 : 1.子實體, 2. 孢子, 3. 擔子

生態習性

在闊葉樹腐木上成羣生長。

分佈地區

廣西海南湖南等。

經濟用途

可食用。其質地脆,別具風味,可人工栽培,是耐溼熱的一種木耳。有時出現在香菇段木上,視爲“雜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