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卒癲
卒癲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卒癲,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痛,即差。”《經外奇穴圖譜》列作經外穴,名卒癲。其位置應在陰莖根部上凹陷處。有定在陰莖頭部者,非是。作者:
-
腦卒中繼發性癲癇67例臨牀研究
【關鍵詞】腦卒中癲癇臨牀研究隨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類疾病譜發生很大變化,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患病率、病死率及致殘率有逐年升高趨勢,也是引起繼發性癲癇的常見原因之一。腦卒中後繼發性癲癇對患者危害很大,因此腦卒中與癲癇發作的關係日益引起臨牀醫生的重視,現對67例腦血管病繼發性癲癇的臨牀情況分析報道如下:
-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七·鍼灸中]小腸病第四
恐害於陽氣也。卒發狂言鬼語法∶以甑帶急合縛兩手大指,便灸左右脅,當對屈肘頭兩處火,俱下各七壯,須臾鬼語自道姓名乞去。徐徐語問,乃解其手。狂癇不識人,癲病眩亂,灸百會九壯。狂走螈,灸玉枕上三寸。一法∶頂後一寸百壯。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又,灸口吻十五壯。狂癲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壯,在手腕後六寸。狂走驚癇
-
《肘後備急方》:[卷三]治卒發癲狂病方第十七
治卒癲疾方。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則愈。又方灸陰莖上三壯,囊下縫二七壯。又方灸兩乳頭三壯,又灸足大趾本聚毛中七壯,灸足小趾本節七壯。又方取葶藶一升,搗三千杵,取白犬倒懸之,以杖犬,令血出,承取以和葶藶末,服如麻子大一丸,三服取瘥。又方莨菪子三升。酒五升,漬之出,曝幹,漬盡酒止。搗服一錢匕,日
-
卒中後癲癇188例的回顧分析
【摘要】目的回顧分析卒中後癲癇的危險因素。方法對1945例卒中後癲癇的危險因素、發作部位、類型、時間進行隊列研究。結果癲癇發生率9.7%,年齡、性別及卒中類型對卒中後癲癇發生的危險度無影響。皮層、多葉病變者癲癇的危險度增加。出血性卒中後癲癇多早期發作,而缺血性卒中後癲癇多晚期發作。發作類型以部分性
-
耳上髮際
耳上髮際 經外穴名。別名耳上。《千金要方》:“卒癲,灸耳上髮際各五十壯。”位即耳尖直上入髮際處。主治癭氣,癲癇等病症。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作者:
-
陰莖穴
陰莖穴 經外穴名。別名勢頭。《肘後方》:“治卒癲疾方,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則愈。”《類經圖翼》列作經外穴,名陰莖。在男性尿道口上方宛宛中。主治癲癇,陰縮。艾條灸5-10分鐘。作者:
-
腦卒中後繼發癲癇的臨牀分析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腦卒中與癲癇的關係。方法對2003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腦卒中(初發或復發)患者50例,分析腦卒中後癲癇的發病率及危險因素。結果腦卒中後癲癇的發病率爲6%。腦卒中後癲癇的發病率與患者的年齡、腦卒中部位、類型(出血性或缺血性)無關(χ2分別爲2.286、3.435、0.955,
-
腦卒中後繼發癲癇的臨牀分析
【關鍵詞】卒中後癲癇卒中後癲癇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症候羣,且嚴重影響卒中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將我院3年期間收治的卒中後癲癇患者的臨牀及影像學資料報告如下。1臨牀資料1.1一般資料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期間共收治腦卒中患者834例(腦出血305例,腦梗死529例),其中繼發癲癇81例,佔9.
-
《本草圖經》:[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莨菪子
。謹按《本經》雲∶莨菪性寒,後人多雲大熱,而《史記》淳于意傳雲∶淄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意飲以浪蕩藥一撮,以酒飲之,旋乳。且不乳豈熱藥所治。又古方主卒癲狂,亦多單用莨菪,不知果性寒邪?《小品》載治癲狂方雲∶取莨菪三升,作末,酒一升,漬數日出,搗之,以向汁和絞,去滓,湯上煎,令可丸,服如小豆三丸,日三
-
卒中繼發癲癇216例臨牀分析
【摘要】目的瞭解卒中繼發癲癇的臨牀特點。方法本文收集住院病人卒中繼發癲癇216例,就其腦電圖表現、卒中後癲癇發生的時間及卒中的類型、卒中部位與癲癇的關係進行分析。結果卒中繼發癲癇腦電圖異常以複合波多見,早期發作形式以單純部分性發作爲主,遲發性癲癇強直性大發作多見,常於梗塞2周及6個月後發生,與腦梗
-
癲癇病人血中抗癲癇藥物濃度的HPLC監測
摘 要 目的 測定癲癇病人血中抗癲癇藥物的濃度,以便探討藥物濃度與年齡、性別的關係。 方法 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192例癲癇病人的抗癲癇藥物濃度,年齡17.15±10.58歲,其中男性133名,女性59名。 結果 癲癇病人穩態血藥濃度達有效治療濃度範圍的人數爲35.40%,與年齡、性別無關
-
腦卒中後繼發癲癇臨牀分析
腦卒中後繼發癲癇是腦血管病的常見併發症,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期間共收治腦卒中患者834例,其中繼發癲癇81例,佔9.7%。以下對其臨牀特點進行分析。 1臨牀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共81例,男51例,女30例;年齡43~85歲;其中腦梗死48例,佔59.3%,腦出血28例,佔3
-
腦卒中後癲癇的臨牀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腦卒中與卒中後癲癇的相關危險因素。方法通過對80例腦卒中患者2年追蹤觀察,分析癲癇與腦卒中的年齡、性別、卒中的部位、病變的大小、腦卒中的類型的關係。結果腦卒中病變累及大腦皮層,大面積卒中更容易發生卒中後癲癇。結論卒中後癲癇發生易患因素依次爲卒中的部位、卒中病竈的大小。 【關鍵詞】
-
《鍼灸集成》:[卷四]陰部
治疝偏大灸泉陰百壯三報之(千金翼)陰囊下橫紋治風氣眼反口噤腹中切痛灸陰囊下第一橫理十四壯(千金翼)又胸痛口噤陰囊下十字文期門大陵神門各灸三壯陰莖治卒癲病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即瘥當尿孔上是穴○又灸陰莖頭三壯羊矢在會陰旁三寸股內橫紋中按皮肉間有核如羊矢可針三分灸七壯闌門二穴在玉莖旁二寸治疝氣衝心欲
-
《類證治裁》:[卷之四癲狂論治]癲狂脈候
凡脈急甚,皆癲狂厥疾。癲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癲脈虛則可治,實則死。狂脈實大者生,沉小則死。恍惚癲狂,實大爲順,沉細爲逆。《類證治裁》清林佩琴公元1644-1911年
-
《靈素節注類編》:[卷八癲疾]嬰孩癲疾
《素問·奇病論》帝曰∶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爲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爲癲疾也。此言初生時即有癲疾,近時所名癲癇者也。忽然暴僕,昏不知人,手足抽掣,少頃痰涌而吐,吐出痰涎,則漸蘇。此在胎時,母受大驚而動肝風,兒稟其氣,與精氣並
-
《嚴氏濟生方》:[癲癇門癲癇論治]乳朱丹
治癲癇。乳香(別研)硃砂(細研,水飛)上用乳香熔化,拌和硃砂,爲劑,丸和龍眼大,每服一丸,側柏葉浸酒磨化,蕩溫服,不《嚴氏濟生方》宋·寶元嚴用和公元1253年
-
《嚴氏濟生方》:[癲癇門]癲癇論治
而生涎,閉塞諸經,故有是證。或在母腹中受驚或因飢飽失宜,逆於髒氣而得之者,可隨所感,施以治法。又論∶夫癇病者,十歲以下爲癇。大抵其發之原,皆因三種∶風癇、驚癇、食癇是也。因此三種變作諸癇。若不早治,久成痼疾。其發之狀,卒然仆地,口眼相引,或目睛上搖,或手勿《嚴氏濟生方》宋·寶元嚴用和公元1253年
-
《靈素節注類編》:[卷八癲疾]癲疾
陽邪亢極而名陽厥,宜與此合觀之。《靈樞·癲狂篇》曰∶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而止。癲病在手經,邪結血脈,其始發也,鬱熱上冒,故先不樂而頭重痛,目皆赤,發作極而心煩也。顏者,闕庭,心肺之部位,故當候之於顏,觀其色澤之浮沉明晦,以辨邪之輕
-
《醫學衷中參西錄》:[五、醫案(十三)癇痙癲狂門]6.癲狂失心
都××,年三旬,得癲狂失心證。病因心鬱生熱,因熱生痰,遂至癲狂失心。證候言語錯亂,精神昏瞀,時或忿怒,時或狂歌,其心中猶似煩躁,夜不能寐,恆以手自撓其胸,蓋自覺發悶也。問之亦不能答,觀其身形似頗強壯,六脈滑實,兩寸尤甚,一息五至。診斷人之元神在腦,識神在心,心腦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長醒。生理學家
-
《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癲狂門]癲狂
此症多生於脾胃之虛寒,飲食入胃,不變精而變痰,痰迷心竅,遂成癲狂。苟徒治痰而不補氣,未有不速之死者也。方用∶人蔘(五錢)白芥子(五錢)白朮(一兩)半夏(三錢)陳皮(二錢)肉桂(一錢)乾薑(一錢)甘草(五分)菖蒲(五分)水煎服。如女人得此症,去肉桂,加白芍一兩、柴胡二錢、黑梔子一錢,治之最神效。《傅
-
《雜病廣要》:[臟腑類癲狂]癲
邪入陰經風癲者,由血氣虛,邪入於陰經故也。人有血氣少,則心虛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因爲風邪所傷,故入於陰,則爲癲疾,其發則仆地吐涎沫無所覺是也。原其癲病,皆由風邪故也。(《病源論》)病由蓄痰夫風眩之病,起於心氣不定,胸上蓄實,故有高風面熱之所爲也。痰熱相感而動風,風心相亂則悶瞀,故謂之風眩。大人曰癲
-
《類證治裁》:[卷之四癲狂論治]癲狂脈案
某氏因驚致癲,向暗悲泣,坐臥如癡十餘年。神衰肌削,此失心難治痼疾,非大補元氣不爲功。仿安心丸。人蔘、黃精、茯神、當歸、遠志、棗仁、菖蒲、乳香(各研極細)。用豬心切開,入硃砂,以線縛定,再箬裹紮緊,酒煮研爛,入各藥末,加煮棗肉搗丸桐子大,(另用硃砂爲衣)。每服六七十丸,蔘湯下,以無力用參而止,惜夫。
-
《嚴氏濟生方》:[癲癇門癲癇論治]鴟頭丸
治風癇不問長幼,發作漸頻,嘔吐涎沫。飛鴟頭(一枚,燒炭)虢丹(五錢,細研)皁角(五挺,酥炙)上爲細末,用糯米糊爲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嚴氏濟生方》宋·寶元嚴用和公元1253年
-
《嚴氏濟生方》:[癲癇門癲癇論治]蛇黃丸
治五癇困積,風熱風痰攻心所致。蛇黃(小者二十枚,以豬膽汁拌入,火通紅,取出,地上出火毒,研令極細)上用狗膽一枚,取汁和粟米飯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吐涎乃效《嚴氏濟生方》宋·寶元嚴用和公元1253年
-
《景嶽全書》:[卷之三十四天集·雜證謨癲狂癡呆]癲狂論列方
抽薪飲(新寒三)白虎湯(寒二)四君子湯(補一)清心湯(寒三四)清膈煎(新寒九)大補元煎(新補一)排氣飲(新和六)六安煎(新和二)大和中飲(新和七)抱龍丸(小八五)滾痰丸(攻七七)紫河車丸(小百七)二陳湯(和一)三黃丸(攻六八)十全大補湯(補二十)蘇合丸(和三七一)牛黃丸(和三六五)當歸龍薈丸(寒一六
-
《嚴氏濟生方》:[癲癇門癲癇論治]控涎丸
治諸癇久不愈,頑涎聚散無時,變生諸證,悉皆治之。生川烏(去皮)半夏(洗)蠍(去毒,七個)鐵粉(三錢)甘遂上爲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爲丸,如綠豆大,硃砂爲衣,每服十五丸,食後,用薑湯吞下,《嚴氏濟生方》宋·寶元嚴用和公元1253年
-
《靈素節注類編》:[卷八癲疾]癲狂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取手太陰、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狂病始生,而先自悲、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貧乏憂飢,抑鬱久而勃發也。故取肺與大腸經以通鬱氣,又調脾胃經以和陰陽也。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
-
《嚴氏濟生方》:[癲癇門癲癇論治]惺神散
治驚癇潮作,仆地不省,口吐涎沫。雄鴟(一枚,用瓷罐盛,以黃泥固濟,炭火令紅)上爲細末,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溫酒調服,熟水亦得,不拘時候。《嚴氏濟生方》宋·寶元嚴用和公元12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