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獲得性肺炎臨牀路徑(2017年縣醫院適用版)
ánlínchuánglùjìng(2017niánxiànyīyuànshìyòngbǎn)英文:基本信息:《醫院獲得性肺炎臨牀路徑(2017年縣醫院適用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委託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制(修)定,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發佈。發佈通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有關病種臨牀路徑的通
-
縣級醫院骨幹醫師培訓項目管理辦法(試行)
拼音:xiànjíyīyuàngǔgànyīshīpéixùnxiàngmùguǎnlǐbànfǎ(shìxíng)英文:《縣級醫院骨幹醫師培訓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由衛生部於2012年6月6日衛辦醫管發〔2012〕76號印發,自2012年6月6日起實施。縣級醫院骨幹醫師培訓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第一
-
綜合醫院中醫臨牀科室基本標準
ōngyīlínchuángkēshìjīběnbiāozhǔn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總後勤部衛生部《關於切實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的意見》有關精神,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綜合醫院中醫臨牀科室基本標準》。本標準自2009年3月16日起施行。綜合醫院中醫臨牀科
-
關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5年10月27日國衛體改發〔2015〕89號發佈。《關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發佈通知:關於印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衛體改發〔2015〕8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計生委(衛生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務)廳
-
中醫醫院神志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拼音:zhōngyīyīyuànshénzhìbìng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神志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神志病科建設與管
-
中醫醫院腎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拼音:zhōngyīyīyuànshènbìng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腎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腎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
-
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拼音:zhōngyīyīyuànpíwèibìng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建設與管理指
-
中醫醫院內分泌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內分泌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內分泌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一、總則:第一條爲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內分泌病科規範
-
中醫醫院血液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拼音:zhōngyīyīyuànxuèyèbìng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血液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血液病科建設與管理指
-
中醫醫院心血管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拼音:zhōngyīyīyuànxīnxuèguǎnbìng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心血管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心血管病
-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拼音:zhōngyīyīyuànlǎoniánbìng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建設與管
-
中醫醫院肺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拼音:zhōngyīyīyuànfèibìng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肺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肺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
中醫醫院風溼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拼音:zhōngyīyīyuànfēngshībìng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風溼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風溼病科建設與管
-
中醫醫院腦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拼音:zhōngyīyīyuànnǎobìngkējiànshèyǔguǎnlǐzhǐnán(shìxíng)英文:《中醫醫院腦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1年9月14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1〕44號印發,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中醫醫院腦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
-
WS435-2013醫院醫用氣體系統運行管理
ofmedicalgaspipelinesystemforhospitalsICS11.020c0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435-2013《醫院醫用氣體系統運行管理》(Operationalmanagementofmedicalgaspipelinesystemforhospitals)由中
-
WS/T508—2016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範
ltextilesinhealthcarefacilities基本信息:ICS11.020C0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508—2016《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範》(Regulationforwashinganddisinfectiontechniqueofmedicaltextile
-
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年版)
sānjízōnghéyīyuànyīliáozhìliàngguǎnlǐyǔkòngzhìzhǐbiāo(2011niánbǎn)英文:《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年版)》由衛生部於2011年1月14日衛辦醫政函〔2011〕54號印發。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
-
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率
拼音:yīyuàngǎnrǎnbìnglìlòubàolǜ英文:定義: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率是指應當報告而未報告的醫院感染病例數佔同期應報告醫院感染病例總數的比例。計算公式:意義: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率指標可以反映醫療機構對醫院感染病例報告情況及醫院感染監測、管理情況。
-
太醫院提點
拼音:tàiyīyuàntídiǎn英文:太醫院提點爲金代醫官名。此職始設於金代。爲太醫院的最高官員,主管該院各種行政事務及宮廷醫藥大事。官階正五品。元代太醫院提點爲正二品。元代太醫院最高醫官名稱變化較大。
-
太醫院判官
拼音:tàiyīyuànpànguān英文:太醫院判官爲金代醫官名。系太醫院中級官員,協助太醫院提點、院使、副使等共同掌管醫藥方面的事宜及太醫院行政事務。官階從八品。位在提點院使、副使之下。
-
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行動計劃(2012-2015年)
拼音:yùfángyǔkòngzhìyīyuàngǎnrǎnxíngdòngjìhuá(2012-2015nián)英文:《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行動計劃(2012-2015年)》由衛生部於2012年9月25日衛醫政發〔2012〕63號印發。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行動計劃(2012—2015年)爲切實維護
-
醫院藥學
拼音:yīyuànyàoxué英文:Hospitalpharmacy醫院藥學主要是藥品使用過程中的科學,是以醫療爲中心,提高醫療質量爲目的的一門學科。醫院藥學工作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應與醫院臨牀分科情況、病牀數及門診量相適應,其工作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臨牀藥房、製劑、藥檢、中藥及藥品採購供應和藥
-
太醫院副使
拼音:tàiyīyuànfùshǐ英文:太醫院副使爲金代醫官名。其職位僅次於太醫院提點和太醫院使的官職。官階爲從六品。協助提點和院使掌管醫藥行政事務。
-
醫院感染髮病(例次)率
拼音:yīyuàngǎnrǎnfābìng(lìcì)lǜ英文:定義:醫院感染新發病例是指觀察期間發生的醫院感染病例,即觀察開始時沒有發生醫院感染,觀察開始後直至結束時發生的醫院感染病例,包括觀察開始時已發生醫院感染,在觀察期間又發生新的醫院感染的病例。醫院感染髮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發生醫院
-
太醫院令史
拼音:tàiyīyuànlìngshǐ英文:太醫院令史爲元代醫官名。爲太醫院內低級官員。共設八人,始設於1322年(至治二年)。其選任及待遇,政府規定要在各部令史並相應職官內選取。若系省部發去,考滿同諸監令史,擬正八品,自用者降等任用。太醫院令史一職始設於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
-
太醫院通事
拼音:tàiyīyuàntōngshì英文:太醫院通事爲元代醫官名。始設於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爲低級官員,共2人。官階爲正八品以下,主要職責是辦理太醫院中的一般事務,屬於太醫院中之低級官員。
-
太醫院院使
拼音:tàiyīyuànyuànshǐ英文:太醫院院使爲元、明、清代醫官名。爲太醫院的高級官職。元代置太醫院院使2人,始設於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官階正二品,以後各代略有增減,其官階亦有變化。金代始設太醫院,太醫院的最高長官爲提點,下設院使,從五品。元代在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設置院
-
醫院感染
fection;NosocomialInfection;NI;HospitalInfection;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醫院感染定義:醫院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
-
太醫院
imperialhospital太醫院爲古代醫療機構名稱。系專門爲上層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保健機構。始設於金代,元、明、清各代均設太醫院。其管理官員和醫師等的職稱常有變動,名目不一。如金設太醫院提點、使、副使、判官等官職,總管全院的各類事務,並選拔技術優良的人員充任管勾、正奉上太醫、副奉上太醫等職。
-
醫院
拼音:yīyuàn英文:hospital;ahospital;aninfirmary醫院是病傷者得到醫療照顧的機構或場所醫院指太醫院:醫院指太醫院。掌醫藥的官署。隋置太醫署,宋改太醫局,元改太醫院,明清因之。《再生緣》第二一回:“又召那,醫院諸人跪奉觴。”醫院指醫療機構:醫院指以治療病人爲主要任務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