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three yin meridians of f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4 腎·陰中之太陰
陰中之太陰指腎[1][2]。腎在下而屬水,故稱。出《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陰中之太陰,腎也。”
腎(kidney[3])爲五臟之一,位於腰部,脊柱兩旁,左右各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主水和主納氣,並與骨、髓、耳密切相關。又稱之爲後天之本。
4.1 功能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髒象論》:“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其功能是主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主水,和肺、脾兩髒同司體內水液代謝和調節;又主納氣[4]。其在志爲恐,在液爲唾,在體爲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在竅爲耳及二陰。
腎脈上連肺,主納氣。《難經·四難》:“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
又主骨,生髓,通於腦,開竅於耳及二陰,外應於腰。《黃帝內經素問·痿論》:“腎主身之骨髓。”《黃帝內經靈樞·脈度》:“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能聞五音矣。”《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
因開竅二陰而司大小便。又寄藏命門之火,爲元陰、元陽之髒,故有“水火之髒”、“陰陽之宅”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