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陰獨八穴爲經外奇穴名[1][2],即八風穴。出《鍼灸集成》。
八風爲經外奇穴名(bāfēng EX-LE10)[3][4]。又名八衝、陰獨八穴。出《奇效良方》。在足背側,第1~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側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足跗腫痛,腳背紅腫,足趾青紫,足趾麻木,瘧疾,毒蛇咬傷,腳氣,趾痛,頭痛,牙痛,月經不調,癘風(惡瘡,傳染病發熱)等。
7 陰獨八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八風穴在足背側,第1~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側四穴,左右共八穴[5]。
八風穴在足背側,第1~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側四穴,左右共八穴。
八風穴位於足背側各趾間趾蹼緣上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穴[6][7]。
11 陰獨八穴主治病證
八風穴主治足跗腫痛,腳背紅腫,足趾青紫,足趾麻木,瘧疾,毒蛇咬傷,腳氣,趾痛,頭痛,牙痛,月經不調,癘風(惡瘡,傳染病發熱)等。
14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刺瘧》:刺瘧者……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趾間出血。
《備急千金要方》:凡腳氣初得腳弱,使速灸之……其足十趾去趾奇一分,兩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衝,極下氣有效。
《鍼灸集成》:陰獨八穴,主婦人月經不調,須持經定爲度,針三分,灸三壯。
《鍼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八衝,奇穴。……針一至三分,灸三至五壯。主治腳背紅腫(針出血)、腳氣(灸),亦治頭痛、齒神經痛、間歇熱、肺充血。
15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51.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99.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
-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9.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
-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