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刺

中醫學 鍼灸學 刺法灸法學 針刺方法 刺法 十二刺

1 拼音

yīn cì

2 英文參考

bi-medial needl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multaneous needling of both side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陰刺爲古刺法[1][2]十二刺之一。《黃帝內經靈樞·官針》:“陰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後少陰也。”這是左右配穴的針刺法,如取足內踝足少陰經的原穴太溪(左右均取),以治寒厥。因其刺陰經之穴而治陰寒之病,故名陰刺

陰刺示意圖

4 陰刺的臨牀應用

近代臨牀上,陰刺法的應用較爲普遍。例如下肢寒厥的病證,可同時針刺左右兩側的足少陰經。

用於治療寒厥,如下肢寒厥,可針刺兩側足內踝少陰經穴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9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