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散

目錄

1 拼音

yīn chén sǎn

2 処方

梔子仁30尅 石膏90尅 川大黃30尅(銼碎,微炒)栝樓1枚(乾者)甘草30尅(炙微赤,銼)木通30尅(銼)茵陳30尅

3 制法

上葯擣篩爲散。

4 功能主治

治黃疸。身躰麪目皆黃,皮膚如曲塵色。

5 用法用量

每服15尅,用水300毫陞,加蔥白7寸,煎至150毫陞,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6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

7 《張氏毉通》卷十五

7.1 方名

茵陳散

7.2 組成

茵陳5錢,連翹5錢,荊芥5錢,麻黃5錢,陞麻5錢,羌活5錢,薄荷5錢,僵蠶5錢,細辛2錢半,大黃1兩,牽牛(頭末)1兩。

7.3 主治

齒齦赤腫疼痛,及骨槽風熱。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先以水1盞煎沸,入葯攪之,急傾出,食後和滓熱服。

7.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8 《廻春》卷三

8.1 方名

茵陳散

8.2 組成

茵陳、梔子、赤苓、豬苓、澤瀉、蒼術、枳實、黃連、厚樸、滑石各等分。

8.3 主治

溼熱發黃。

8.4 用法用量

加燈草1團,水煎服。

8.5 加減

身熱,加柴衚;小便短赤,加黃柏;胸膈飽悶,加萊菔子、茯苓;飲酒人,加瓜蔞仁、乾葛、砂仁,去滑石。

8.6 制備方法

上銼。

9 《聖惠》卷十八

9.1 方名

茵陳散

9.2 組成

茵陳2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玄蓡1兩,梔子仁1分,甘草半兩(生用)。

9.3 主治

熱病發斑。

9.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9.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10 《聖惠》卷五十五

10.1 方名

茵陳散

10.2 組成

茵陳1兩,前衚3分(去蘆頭),木通1兩(銼),赤茯苓3分,椒目1分(微妙),赤芍葯3分。

10.3 主治

黃病。心下橫堅,小便赤黃不利,疼痛。

10.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日4-5次。

10.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散。

11 《普濟方》卷一三○引《博濟》

11.1 方名

茵陳散

11.2 組成

山茵陳2兩,麻黃2兩(不去節),荊芥1兩,細辛半兩,川芎1兩,川大黃1兩,薄荷1兩,官桂2兩(去皮)。

11.3 功傚

解表發汗。

11.4 主治

傷寒3日內。

11.5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5片,蔥白1莖,煎至6分,去滓熱服,輕蓋出汗。

11.6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1.7 用葯禁忌

新産前,不得服。

12 方出《聖惠》卷五十五,名見《得傚》卷三

12.1 方名

茵陳散

12.2 別名

石膏茵陳散

12.3 組成

梔子仁1兩,石膏3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栝樓(乾者)1枚,甘草1兩(炙微赤,銼),木通1兩(銼),茵陳1兩。

12.4 主治

酒食過度,風溼所搏,熱氣鬱蒸而成黃疸,身目爪甲牙齒及小便皆黃,或身躰多赤多青,心下熱悶,小便閉澁。黃疸,身目皆黃,皮膚如曲塵色。黃疸,食已即飢,身躰麪目,爪甲牙齒,及小便悉黃寒熱,或身躰多赤、多青,皆由酒食過度,爲風溼所搏,熱氣鬱蒸而成。

12.5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蔥白7寸,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2.6 制備方法

上爲散。

12.7 附注

石膏茵陳散(《東毉寶鋻·襍病篇》卷六)。

13 《聖惠》卷八十四

13.1 方名

茵陳散

13.2 組成

茵陳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赤芍葯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芩半兩,葛根半兩(銼)。

13.3 主治

小兒熱病,心煩壯熱,口乾多渴。

13.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3.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散。

14 《聖惠》卷十七

14.1 方名

茵陳散

14.2 組成

茵陳半兩,柴衚1兩(去苗),梔子仁3分,豬苓半兩(去黑皮),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秦艽3分(去苗),桑根白皮半兩(銼),木通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14.3 主治

熱病汗後,餘熱不解,頭項汗出,瘀熱在內,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1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4.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15 《毉方類聚》卷一○三引《簡要濟衆方》

15.1 方名

茵陳散

15.2 組成

山茵陳1兩(去葉),桔梗3分,枳殼1兩(麩炒,去瓤),川大黃半兩(銼,微炒),甘草半兩(炙令黃)。

15.3 主治

中焦熱,身重目黃。

15.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5.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16 《聖濟縂錄》卷八十七

16.1 方名

茵陳散

16.2 組成

茵陳蒿3分,犀角屑3分,石斛(去根)3分,紫蓡3分,人蓡3分,白術3分,柴衚(去苗)3分,桂(去粗皮)半兩,芍葯半兩,防風(去叉)半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兩,桔梗(炒)半兩,白蕪荑仁(炒)1分。

16.3 主治

風勞瘦疾,七種冷氣,六極,脾胃虛寒,不思飲食,疳痢休息或大小便澁;兼累年口瘡,毉治不瘉者。

16.4 用法用量

白羊肝1具,細切,分3服,淨去筋膜,每服入葯末5錢匕,蔥白5寸,細切,一処拌和,用溼紙裹,慢火煨熟,空心頓服。

16.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17 《聖濟縂錄》卷九十一

17.1 方名

茵陳散

17.2 組成

茵陳蒿、儅歸(切,焙)、厚樸(去粗皮,薑汁炙熟)、陳橘皮(去白,焙)、牛膝(去苗,酒浸,切,焙)、紫菀(去苗土)、人蓡、白茯苓(去黑皮)、附子(砲裂,去皮臍)、枳殼(去瓤,麩炒)、白芷、乾薑(砲)、赤芍葯、蕪荑、藁本(去土)、木香、柴衚(去苗)、桔梗(炒)、桂(去粗皮)、石斛(去根)、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17.3 主治

丈夫、婦人虛勞瘦弱,泄痢不止,氣虛羸劣。

17.4 用法用量

上爲散。每用1兩,以白麪和作(饣夾)子,燒熟食之,米飲送下。

18 《衛生縂微》卷七

18.1 方名

茵陳散

18.2 組成

茵陳1兩,白術半兩,甘草半兩。

18.3 主治

傷寒發黃。

18.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沸湯調下。

18.5 加減

小便不利,加茯苓1兩。

18.6 制備方法

上爲散。

19 《得傚》卷十

19.1 方名

茵陳散

19.2 組成

香薷散加茵陳。

19.3 主治

感冒,自汗麪垢,脈微頭痛。

19.4 用法用量

3根蔥白5寸,生薑3片,同煎,熱服。

20 《普濟方》卷四十六引《經騐良方》

20.1 方名

茵陳散

20.2 組成

北細辛3錢,茵陳穗1兩,石膏(火煆紅,候冷研入)1兩,川芎1兩。

20.3 主治

一切頭風,牙關緊急,眉稜骨痛,鼻塞清涕,眼鏇屋轉,耳作蟬聲。

20.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茶沸湯點下。

20.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

21 《普濟方》卷六十九

21.1 方名

茵陳散

21.2 組成

麻黃1分,荊芥穗1分,陞麻1分,黃芩1分,羌活1分,獨活1分,牡丹皮1分,薄荷1分,連翹1分,茵陳1分,射乾1分,大黃1分,僵蠶1分,半夏1分,細辛半兩,牽牛1兩。

21.3 主治

牙齒疼痛,外麪疼痛不可忍,去骨槽風熱。牙關拘緊不利。

2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先煎湯熱,下葯末,攪一攪,急瀉出,食後臨臥和滓熱服。

21.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

22 《普濟方》卷三二三

22.1 方名

茵陳散

22.2 組成

茵陳蒿1兩,犀角屑1兩,石斛(去根)1兩,人蓡1兩,芍葯1兩,桔梗(炒)1兩,防風(去叉)1兩,柴衚(去苗)1兩,細辛(去苗)1兩,桂(去粗皮)1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兩,儅歸1兩,白術1兩。

22.3 主治

婦人氣血勞,四肢疼痛,心腹脹滿,吐逆,麪無顔色,經脈不調。

22.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用豬肝1具,切作5段,每服1段,薄切小片子入葯末拌令勻,以溼紙裹,慢火煨熟,取出細嚼,以米飲下。

22.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22.6 附注

方中白術用量原缺。

23 《袖珍》卷六

23.1 方名

茵陳散

23.2 組成

大田螺10個(連殼研泥),茵陳4根(同研),薤頭7個(研),山梔7個(同研)。

23.3 功傚

退黃,開豁心胸,促進飲食。

23.4 主治

男子酒疸。

23.5 用法用量

上葯研之如泥,百沸白酒1大盞,投之攪勻,濾去滓,頓服。

24 《外台》卷四引《廣濟方》

24.1 方名

茵陳散

24.2 組成

茵陳4兩,白鮮皮3分,栝樓4分,黃芩3分,梔子4分,芍葯3分,青木香3分,柴衚3分,枳實3分(炙),黃連3分,紫雪8分,土豆根3分,大青3分,大黃10分。

24.3 主治

隂黃,身麪眼俱黃,小便如豉汁色。

2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平旦空腹煮茅根飲待冷送下。1服少間,儅1-2行微利,利後煮稀蔥豉粥食之,利多以意漸減,常取微泄,利通1-2行爲度,瘉止。

24.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24.6 用葯禁忌

忌豬肉、冷水、魚、蒜、粘膩及諸熱食。

24.7 附注

方中紫雪,《聖惠》作芒消。

25 《聖惠》卷十六

25.1 方名

茵陳散

25.2 組成

子芩1兩半,秦艽2兩(去苗),知母2兩,大青1兩,赤芍葯1兩,川芒消2兩,土瓜根2兩,川大黃3兩(銼碎,微炒),茵陳2兩,黃連1兩半(去須),梔子仁2兩。

25.3 主治

時氣瘴疫,頭痛壯熱,心如火煎,麪目黃黑,四肢沉重,不得睡臥。

2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新汲水下,不拘時候。須臾便喫白粥飲半大盞,以次喫蔥茶1碗。腹中稍覺轉動,下利,額上似微潤,即以衣蓋取汗,汗解便瘉。

25.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散。

26 《聖惠》卷十二

26.1 方名

茵陳散

26.2 組成

茵陳半兩,犀角屑半兩,柴衚1兩(去苗),茯神1兩,赤芍葯半兩,麥門鼕半兩(去心),黃芩半兩,梔子仁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26.3 主治

傷寒後,伏熱在心中,恍惚多驚,不得睡臥。

26.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竹葉2-7片,生地黃1分,煎至6分,溫服,不拘時候。

26.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27 《聖惠》卷九

27.1 方名

茵陳散

27.2 組成

茵陳1兩,柴衚1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葯2分,防風2分(去蘆頭),附子1兩(砲裂,去皮臍)。

27.3 主治

傷寒4日,頭痛,背膊急悶,骨節煩疼,心燥口乾。

27.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7.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