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痠

中醫學 問診 問頭身 中醫症狀名 中醫診斷學

1 拼音

yāo suān

2 英文參考

soreness of waist[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soreness of loin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腰痠症狀[1]。指自覺腰部酸楚不適的表現[2]腰痠多因腎虛所致。《張氏醫通·諸痛門》:“腰痠悉屬房勞腎虛,惟有峻補。”方用金匱腎氣丸補腎丸青娥丸六味丸八味丸加減。腰痠腰痛相似之處,且常可痠痛並見,也有虛實寒熱之別,須辨析兼證以定其治法

參見腰痛:

腰痛症狀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指腰部疼痛。腰爲腎之外候,諸脈多貫於腎而絡於腰背。故凡年高、病久,勞倦過度,情志所傷,房室不節而使髒氣虛衰;或因感邪、外傷而使腰部經脈不利氣血不暢等,皆可導致腰痛。《濟生方·腰痛》:“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審如是說,則知腎系於腰,因嗜慾過度,勞傷腎經腎臟既虛,喜怒憂思,風寒溼毒,得以傷之,遂致腰痛。又有墜下閃肭氣凝血滯,亦致腰痛。”大抵外邪外傷所致者,以急性腰痛居多,治以祛邪疏通爲主;內傷虛損以慢性腰痛多見,治以補腎強筋爲主。《景嶽全書·雜證謨》:“腰痛證凡悠悠慼慼,屢發不已者,腎之虛也;遇陰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溼也;遇諸寒而痛,或喜暖而惡寒者,寒也;遇諸熱而痛及喜寒而惡熱者,熱也;鬱怒而痛者,氣之滯也;憂愁思慮而痛者,氣之虛也;勞動即痛者,肝腎之衰也。當辨其所因而治之。”根據腰痛程度、部位、病因症狀的不同,有腰脊痛腰背痛、腰胯痛、腰腳痛卒腰痛久腰痛外感腰痛內傷腰痛等。本證可見於各種脊椎炎、腰椎間盤脫出、脊椎腫瘤纖維織炎、腰肌勞損腎下垂腎盂腎炎腎結核腎結石盆腔疾病等。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4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