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lumbar vertebra pai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4 閃挫腰痛
閃挫腰痛是指因閃挫而引起之腰部痛者[3]。出《世醫效效方》卷三。《傷科彙纂》卷九所述:“挫閃者,非跌非打之傷,乃舉重勞力所致也。或挫腰瘀痛,不能轉側;或手足拗閃,骨竅扭出,其傷雖屬尋常,若不及時醫治,失於謂理,非成痼疾,即爲久患也。”治宜鍼灸、推拿;重者配合內服神曲酒,或五積散加大黃、桃仁、蘇木。相當於腰部組織損傷及腰椎間盤突出症。
5 瘀血腰痛
瘀血腰痛又稱瀝血腰痛[4]。多因閃挫跌僕、或腰痛經久,瘀血凝積所致。症見痛有定處,如錐刺狀,日輕夜重,或腰痛而便黑,小便赤黃或黯紅,脈澀。治宜活血化瘀爲主,用補陰丸加桃仁、紅花,或桃仁承氣湯、川芎肉桂湯(李東垣方:羌活、肉桂、川芎、柴胡、當歸梢、蒼朮、炙甘草、神曲、獨活、防己、防風、桃仁)等並可配合鍼灸、拔火罐治之。
6 風溼腰痛
風溼腰痛多因風溼乘襲,留滯經絡所致[5]。症見腰背重痛,轉側不利;或見發熱惡寒,自汗身重;或見浮腫,脈多浮澀。治宜祛風化溼。可用羌活敗毒散、獨活秦艽湯、五加皮湯等方。本證可見於肌纖維組織炎、腰肌勞損、類風溼性脊椎炎等病。
7 關於腰痛
腰痛(lumbago[6][7])爲病證名。又名腰脊痛。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是指以腰部疼痛爲主要臨牀表現的疾病。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側,或兩側俱痛[8]。腰爲腎之府,故腰痛與腎的關係最爲密切[9]。腰痛多由外感、外傷、勞累、腎虛等引起腰部經氣阻滯或經脈失養所致[10]。可見於任何年齡,是很多病證的常見症狀之一。
腰痛一證,外感內傷皆可產生,其病理變化常表現出以腎虛爲本,感受外邪,跌僕閃挫爲標的特點,因此治療時除散寒行溼,清利溼熱,活血祛瘀,舒筋活絡外,多配補腎強腰的藥物,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據臨牀所見,上述各型單發的少,兼見的多,腰痛日久,虛實夾雜,用藥尚需互參。治療本病,除內治外,尚可配合鍼灸、按摩、理療、拔火罐、膏貼、藥物薰洗等方法,取綜合治療,療效較好。鍼灸治療本病證有較好療效。
現代醫學中的各種脊椎炎、腰椎間盤脫出、脊椎腫瘤、增生性脊柱炎纖維織炎、腰部軟組織損傷、腰肌勞損、腰椎退行性病變、肌肉風溼病及類風溼病及腎下垂、腎盂腎炎、腎周圍組織炎、腎囊積水、腎結核、腎結石和盆腔疾病等,凡出現腰痛者,均屬本症範疇[11]。
詳見腰痛條。
8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46.
- ^ [2]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21.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7.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8.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6.
-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7]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8]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21-223.
- ^ [9]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45-248.
- ^ [10]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14.
- ^ [1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