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醫症狀名 中醫喉科 中醫耳鼻喉科學
yān gàn
dry throa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咽乾(dry throat)爲症狀名[1]。又稱嗌幹(《黃帝內經素問·熱論》)[2]。是指咽喉乾燥的表現[3]。常爲一些咽喉和全身疾患的症狀之一。
《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
此外,咽乾爲少陽病證候之一。《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論》:“少陽之爲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咽乾可分爲虛實二類。
肝腎陰虧,虛火上炎,薰灼咽喉致咽乾。
患者咽喉乾燥而兼潮熱,脣紅顴赤,腰膝痠軟,脈細數等。
治宜滋陰降火。
可選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肺陰虛,則咽喉失於濡養,致咽乾。
患者咽乾脣燥,乾咳無痰等。
治宜滋陰清肺。
可選用生脈散、養陰清肺湯等加生地、熟地、百合、麥冬等。
多系肺胃火熾上炎所致。
患者咽喉乾燥或痛,或渴欲引飲。
可選用清咽利膈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