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Dipsacus japonicus Miq.[朗道漢英字典]
radices dipsaci[朗道漢英字典]
dipsaci 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imalayan teasel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imalayan teasel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Dipsac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himalayan teasel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拉丁名
Radix Dipsac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himalayan teasel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8 產地
續斷主產湖北、四川、湖南、貴州等地。
10 功效與主治
續斷治崩漏,妊娠胎動漏血,血痢,便血,吐衄,痔漏,創傷出血。
續斷治刀傷、癰瘍、折跌,能續筋骨,亦治婦女崩中漏血,破癥結瘀血:
續斷治妊娠胎動:用川續斷(酒浸)、杜仲(薑汁炒,去絲)各二兩,等分爲末,加煮爛了的棗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11 續斷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
14 續斷的藥典標準
14.1 品名
Xuduan
DIPSACI RADIX
14.2 來源
本品爲川續斷科植物川續斷Dipszcus asper Wall.ex的乾燥根。秋季採挖,除去根頭和鬚根[3],用微火烘至半乾,堆置“發汗”至內部變綠色時,再烘乾。
14.3 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略扁,有的微彎曲,長5~15cm,直徑0.5~2cm。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有稍扭曲或明顯扭曲的縱皺及溝紋,可見橫列的皮孔樣斑痕和少數鬚根痕。質軟,久置後變硬,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墨綠色或棕色,外緣褐色或淡褐色,木部黃褐色,導管束呈放射狀排列。氣微香,味苦、微甜而後澀。
14.4 鑑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栓內層較窄。韌皮部篩管羣稀疏散在。形成層環明顯或不甚明顯。木質部射線寬廣,導管近形成層處分佈較密,向內漸稀少,常單個散在或2~4個相聚。髓部小,細根多無髓。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粉末黃棕色。草酸鈣簇晶甚多,直徑15~50μm,散在或存在於皺縮的薄壁細胞中,有時數個排列成緊密的條狀。紡錘形薄壁細胞壁稍厚,有斜向交錯的細紋理。具緣紋孔導管和網紋導管直徑約至72(90)μm。木栓細胞淡棕色,表面觀類長方形、類方形、多角形或長多角形,壁薄。
(2)取本品粉末3g,加濃氨試液4ml,拌勻,放置1小時,加三氯甲烷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用鹽酸溶液(4—100)30m1分次振搖提取,提取液用濃氨試液調節pH值至10,再用三氯甲烷20ml分次振搖提取,合併三氯甲烷液,濃縮至0.5ml,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續斷對照藥材3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檢驗標準操作程序》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醚丙酮(1: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改良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1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川續斷皁苷Ⅵ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檢驗標準操作程序》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一醋酸水(4:1:5)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4.5 檢查
14.5.1 水分
不得過10.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H第一法)。
14.5.2 總灰分
不得過12.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K)。
14.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3.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K)。
14.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不得少於45.0%。
14.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VI D)測定。
14.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水(30:7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12nm。理論板數按川續斷皁苷Ⅵ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14.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川續斷皁苷Ⅵ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1含1.5mg的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14.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細粉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100W,頻率4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14.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川續斷皁苷Ⅵ(C47H76O18)不得少於2.0%。
14.8 飲片
14.8.1 炮製
14.8.1.1 續斷片
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類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外表皮灰褐色至黃褐色,有縱皺。切麪皮部墨綠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黃色或黃褐色,可見放射狀排列的導管束紋,形成層部位多有深色環。氣微,味苦、微甜而澀。
14.8.1.1.1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川續斷皁苷Ⅵ(C47H76O18)不得少於1.5%。
同藥材。
14.8.2 酒續斷
取續斷片,照酒炙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D)炒至微帶黑色。
本品形如續斷片,表面淺黑色或灰褐色,略有酒香氣。
14.8.2.1.1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川續斷皁苷Ⅵ(C47H76O18)不得少於1.5%。
同藥材。
14.8.2.2 鹽續斷
取續斷片,照鹽炙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D)炒幹。
14.8.2.2.1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川續斷皁苷Ⅵ(C47H76O18)不得少於1.5%。
同藥材。
14.9 性味與歸經
苦、辛,微溫。歸肝、腎經。
14.10 功能與主治
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用於肝腎不足,腰膝痠軟,風溼痹痛,跌撲損傷,筋傷骨折,崩漏,胎漏。酒續斷多用於風溼痹痛,跌撲損傷,筋傷骨折。鹽續斷多用於腰膝痠軟。
14.11 用法與用量
9~15g。
14.12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
14.13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