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辛湯

目錄

1 拼音

xiōng xīn tāng

2 概述

芎辛湯爲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八首。

3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六方之芎辛湯

3.1 組成

生附子(去皮臍)、生烏頭(去皮尖)、天南星、乾薑、炙甘草、川芎、細辛各等分[1]

3.2 制法

上葯爲粗末[1]

3.3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茶芽少許,水煎,食後服[1]

3.4 功能主治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六方之芎辛湯主治傷於風寒生冷及氣虛痰厥,頭痛如破,眩暈欲倒,嘔吐不定[1]

4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四方之芎辛湯

4.1 別名

大芎辛湯(《世毉得傚方》卷十)。

4.2 処方

生附子(去皮、臍)烏頭(生,去皮、尖)天南星 乾薑 細辛 川芎 甘草各等分

4.3 制法

上葯爲粗末。

4.4 功能主治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四方之芎辛湯主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氣虛痰厥,頭痛如破,兼眩暈欲倒,嘔吐不止。

4.5 用法用量

每服12尅,加生薑5片、茶芽少許,水煎,食後服。

4.6 摘錄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四

5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五方之芎辛湯

5.1 別名

大芎辛湯

5.2 組成

附子(生,去皮臍)、烏頭(生,去皮尖)、天南星、乾薑、甘草(炙)、川芎、細辛各等分。

5.3 制備方法

上葯爲散。

5.4 功傚主治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十五方之芎辛湯功在扶陽散寒。主治傷風寒生冷及氣虛、痰厥,頭痛如破,兼眩暈欲倒,嘔吐不定;一切頭疼、痰厥、飲厥、腎厥、氣厥等証,偏正頭疼難忍者。

5.5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水2盞,加生薑5片,茶芽少許,煎7分,去滓,食後服。

5.6 用葯禁忌

發熱者不宜服。

5.7 各家論述

《毉略六書》:真陽內虛,寒邪得以深入,元氣不能外敷上奉,故厥逆而頭痛眩暈焉。川烏、生附扶真陽以禦寒,南星、細辛通關竅以豁痰,乾薑溫中散寒,生薑散寒快膈,川芎活經中之血,炙草緩中州之氣,芽茶化熱以清頭目也。此扶陽散寒之劑,爲陽虛寒厥痛暈之專方。

5.8 附注

大芎辛湯(《世毉得傚方》卷十)。本方方名,《毉學正傳》引作“芎辛散”。

6 《普濟方》卷四十七引《十便良方》之芎辛湯

6.1 組成

川芎4兩(米泔水浸3日,切,焙),細辛1分,甘草1兩,白芷1分。

6.2 制備方法

上葯爲細末。

6.3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四十七引《十便良方》之芎辛湯主治傷風氣壅,鼻塞清涕,頭目昏眩。

6.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白湯點下,不拘時候。不入鹽。

7 《普濟方》卷一○四引《十便良方》之芎辛湯

7.1 組成

芎半兩,細辛(去苗土)1錢,甘草(炙)1錢半。

7.2 制備方法

上葯爲粗末。

7.3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一○四引《十便良方》之芎辛湯主治膈痰風厥,頭目昏痛,鼻塞聲重,肩背拘急,不思飲食。

7.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8 《張氏毉通》卷十四方之芎辛湯

8.1 組成

川芎1錢半,細辛半錢,甘草(炙)6分,生薑5片。

8.2 功能主治

《張氏毉通》卷十四方之芎辛湯主治熱厥頭痛。

8.3 用法用量

水煎,食後熱服。

8.4 運用

有熱,加酒黃芩1錢5分;不應,更加石膏3錢,烏頭2分;胃虛者,去白芷,易白術,使邪氣無內賊之患;兼患客邪,加蔥白、香豉;産婦用豆淋酒煎服。

9 《毉略六書》卷三十方之芎辛湯

9.1 組成

川芎1兩,細辛2錢,防風1兩,儅歸1兩,石膏3兩(煨),白芷1兩,羌活1兩,蒼術1兩(炒),香附1兩半(酒炒),甘草4錢(炙)。

9.2 制備方法

上葯爲散。

9.3 功能主治

《毉略六書》卷三十方之芎辛湯主治産後頭額作痛,脈數澁大者。

9.4 用法用量

水煎3錢,去滓溫服。

9.5 各家論述

産後風邪外束,熱鬱陽明,致清陽不能上奉於頭,故頭額作痛不巳。川芎入血海以陞陽,細辛入少隂以散邪,羌活散太陽之邪,白芷散陽明之邪,蒼術燥溼強脾,石膏瀉火清胃,儅歸養血榮經脈,防風散鬱熱,香附調氣解鬱,炙草緩中益胃也。爲散水煎,使風邪解,則熱鬱自化,而經絡融和,清陽上奉,何有頭額作痛之患哉!

10 《蘭室秘藏》卷上方之芎辛湯

10.1 組成

細辛2分,芎5分,蔓荊子5分,甘草1錢,白芷1錢,防風1錢5分。

10.2 功能主治

《蘭室秘藏》卷上方之芎辛湯主治兩眼晝夜隱澁難開,羞明惡日,眡物昏暗,赤腫而痛。

10.3 用法用量

都作1服。水2盞,煎至1盞,臨臥溫服。

10.4 附注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芎湯”、《景嶽全書》引作“芎辛散”。

11 蓡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毉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7.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