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國家基本藥物
序號 | 基本藥物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導價格 | 類別 | 備註 |
994 | 86 | 烏雞白鳳丸 | 水蜜丸 | 6g | 袋 | 1.9元 | 中成藥部分 | * |
995 | 86 | 烏雞白鳳丸 | 水蜜丸 | 5g | 袋 | 1.6元 | 中成藥部分 | |
996 | 86 | 烏雞白鳳丸 | 水蜜丸 | 9g | 袋 | 2.7元 | 中成藥部分 | |
997 | 86 | 烏雞白鳳丸 | 水蜜丸 | 36g | 瓶 | 9.7元 | 中成藥部分 | |
998 | 86 | 烏雞白鳳丸 | 水蜜丸 | 60g | 瓶 | 15.6元 | 中成藥部分 | |
999 | 86 | 烏雞白鳳丸 | 水蜜丸 | 72g | 瓶 | 18.5元 | 中成藥部分 | |
1000 | 86 | 烏雞白鳳丸 | 水蜜丸 | 84g | 瓶 | 21.3元 | 中成藥部分 | |
1001 | 86 | 烏雞白鳳丸 | 蜜丸 | 9g | 丸 | 1.5元 | 中成藥部分 | |
1002 | 86 | 烏雞白鳳丸 | 蜜丸 | 54g | 瓶 | 9.3元 | 中成藥部分 | |
1003 | 86 | 烏雞白鳳丸 | 蜜丸 | 60g | 瓶 | 10.3元 | 中成藥部分 | |
1004 | 86 | 烏雞白鳳丸 | 水丸 | 4.5g | 袋 | 2.0元 | 中成藥部分 | |
1005 | 86 | 烏雞白鳳丸 | 水丸 | 6g | 袋 | 2.7元 | 中成藥部分 |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4 概述
烏雞白鳳丸爲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主要成分爲烏雞(去毛、爪、腸)、鹿角膠、鱉甲(制)、牡蠣(煅)、桑螵蛸、人蔘、黃芪、當歸、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地黃、熟地黃、川芎、銀柴胡、丹蔘、山藥、芡實(炒)、鹿角霜[1]。具有補氣養血,調經止帶的功效。用於氣血兩虛,身體瘦弱,腰膝痠軟,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5 《中藥製劑手冊》方之烏雞白鳳丸
5.1 別名
5.2 組成
淨烏雞2kg,生、熟地黃各768g,當歸432g,人蔘、鹿角膠、白芍藥、香附(醋炙)、山藥、丹蔘各384g,鱉甲(醋炙)、天門冬、川芎、芡實(麩炒)各192g,桑螵蛸、煅牡蠣、鹿角霜各144g,黃芪、甘草各96g,銀柴胡78g。
5.3 製法
上藥爲末,煉蜜爲丸,每丸重9g。
5.4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溫開水送下,日二次。
5.5 功能主治
6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烏雞白鳳丸
6.1 方名
6.2 組成
人蔘(去蘆)8斤,鹿角膠8斤,生白芍8斤,當歸9斤,生牡蠣3斤,甘草2斤,生黃耆2斤,鱉甲(醋制)4斤,丹蔘8斤,香附(醋制)8斤,天冬4斤,桑螵蛸3斤,烏雞32只(去淨毛、腸子、爪尖,淨重不得低於42斤)。
6.3 功效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烏雞白鳳丸具有補氣養血之功效。
6.4 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烏雞白鳳丸主治婦女血虛,月經不調,經期腹痛,白帶淋漓,腰腿疼痛,肢體浮腫,產後身體衰弱,出虛汗發燒。
6.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白開水送下。
6.6 製備方法
上藥用紹興酒84斤裝罐內(或不生鏽的桶亦可),將罐口封固,隔水蒸煮,至酒盡爲度;再將以下鹿角霜3斤,熟地16斤,生地16斤,川芎4斤,銀柴胡1斤10兩,芡實(麩炒)4斤,生山藥8斤,軋成粗末,再和所蒸的藥料共和一起,攪勻曬乾,共爲細末,煉蜜爲丸,3錢5分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7 《上海市藥品標準》之烏雞白鳳丸
7.1 方名
7.2 組成
烏骨雞1只(約2斤),熟地180g,益母草180g,黨蔘180g,黃耆120g,當歸120g,丹蔘90g,茯苓90g,川斷90g,阿膠90g,龜版膠90g,鹿角膠90g,鹿茸90g,白芍90g,川芎90g,白朮90g,枸杞子90g,砂仁60g,蘆子60g,人蔘45g,延胡索45g,香附45g,黃芩45g,白薇45g,甘草30g。
7.3 功效
7.4 主治
《上海市藥品標準》之烏雞白鳳丸主治婦女體虛,月經不調,經行腹痛。
7.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化服,1日1-2次。
7.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每丸重9克。
8 烏雞白鳳丸藥典標準
8.1 品名
Wuji Baifeng Wan
8.2 處方
烏雞(去毛爪腸)640g、鹿角膠128g、醋鱉甲64g、煅牡蠣48g、桑螵蛸48g、人蔘128g、黃芪32g、當歸144g、白芍128g、醋香附128g、天冬64g、甘草32g、地黃256g、熟地黃256g、川芎64g、銀柴胡26g、丹蔘128g、山藥128g、芡實(炒)64g、鹿角霜48g[4]
8.3 製法
以上二十味,熟地黃、地黃、川芎、鹿角霜、銀柴胡、芡實、山藥、丹蔘八味粉碎成粗粉,其餘烏雞等十二味,分別酌予碎斷,置罐中,另加黃酒1500g,加蓋封閉,隔水燉至酒盡,取出,與上述粗粉混勻,低溫乾燥,再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30~40g和適量的水制丸,乾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90~12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8.4 性狀
8.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μm,棱角銳尖(人蔘)。草酸鈣簇晶直徑18~32μm,存在於薄壁細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個細胞中含有數個簇晶(白芍)。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黏液細胞中,長80~240μm,針晶直徑2~5μm(山藥)。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當歸)。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熟地黃)。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品纖維(甘草)。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黃芪)。纖維束深紅棕色或黃棕色,細長,壁甚厚。石細胞長方形或長條形,直徑50~110μm,紋孔極細密(天冬)。木栓細胞黃棕色,壁薄,微波狀彎曲,多層重疊(川芎)。不規則碎塊淡灰黃色,表面有裂隙或細紋理(鱉甲)。不規則塊片半透明,邊緣折光較強,表面有纖細短紋理和小孔以及細裂隙(鹿角霜)。長條形肌纖維成束,表面有細密的微波狀彎曲紋理(烏雞)。
(2)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各12g,研細;或取大蜜丸18g,剪碎,加硅藻土12g,研勻。加乙醚8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藥渣備用,濾液揮幹,殘渣加乙醇I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當歸對照藥材、川芎對照藥材各0.5g,加乙醚1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爲展開劑,展至約8cm,取出,晾乾,再以石油醚(60~90℃)一乙醚(10:3)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取[鑑別](2)項下的藥渣,揮幹乙醚,加甲醇8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20ml微熱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5ml,合併正丁醇液,用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25ml,合併氨溶液(備用),正丁醇液回收溶劑至幹,殘渣用甲醇2ml使溶解,加入中性氧化鋁2g,在水浴上拌勻,乾燥,加在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8g,105℃活化1小時,內徑15mm)上,以40%甲醇10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乾,殘渣加水5ml使溶解,通過C18固相萃取小柱(500mg,用甲醇10ml預洗、水20ml平衡),依次以水、30%甲醇和甲醇各20ml洗脫,收集30%甲醇洗脫液(備用),甲醇洗脫液,蒸乾,殘渣加乙醇I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人蔘對照藥材lg,加甲醇3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20ml微熱使溶解,自“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起,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人蔘皁苷R9i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一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層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紫外光(365nm)下檢視,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4)取[鑑別](3)項下備用的氨溶液,用稀鹽酸調節pH值至3~4,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5ml,合併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乙醇I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對照藥材0.5g,加甲醇3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20ml微熱使溶解,自“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起,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一甲酸一冰醋酸一水(15:1:1: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5)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各4g,研細;或取大蜜丸6g,剪碎,加硅藻土4g,研勻,加甲醇4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20ml微熱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5ml,合併正丁醇液,用水洗滌2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液,回收溶劑至幹,殘渣加乙醇I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丹酚酸B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Iml含2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1,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甲苯一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2:3:4:2:0.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8.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8.7 含量測定
8.7.1 白芍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8.7.1.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0.1%磷酸溶液(12:88)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30nm。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峯計應不低於2000。
8.7.1.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40ug的溶液,即得。
8.7.1.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研細,或取重量差異項下的大蜜丸,剪碎,取約2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精密加入60%乙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加6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8.7.1.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白芍以芍藥苷(C23H28O11)計,水蜜丸每lg不得少於0.35mg;小蜜丸每lg不得少於0.22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於2.0mg。
8.7.2 總氮量
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研細;或取重量差異項下的大蜜丸,剪碎,取約lg,精密稱定,照氮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L第一法)測定,即得。
本品含總氮(N)水蜜丸每lg不得少於16mg,小蜜丸每lg不得少於1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於90mg。
8.8 功能與主治
補氣養血,調經止帶。用於氣血兩虛,身體瘦弱,腰膝痠軟,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8.9 用法與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8.10 規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8.11 貯藏
密封。
8.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9 烏雞白鳳丸說明書
9.1 藥品類型
9.2 藥品名稱
9.3 藥品漢語拼音
Wuji Baifeng Wan
9.4 成份
烏雞(去毛爪腸)、鹿角膠、醋鱉甲、煅牡蠣、桑螵蛸、人蔘、黃芪、當歸、白芍、醋香附、天冬、甘草、地黃、熟地黃、川芎、銀柴胡、丹蔘、山藥、芡實(炒)、鹿角霜
9.5 性狀
烏雞白鳳丸爲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
9.6 烏雞白鳳丸的功能主治
補氣養血,調經止帶。用於氣血兩虛,身體瘦弱,腰膝痠軟,月經量少、後錯,帶下。
9.7 規格
每10丸重1克
9.8 烏雞白鳳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1次;或將藥丸加適量開水溶後服。
9.9 烏雞白鳳丸的禁忌
孕婦禁用。
9.10 注意事項
1.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4.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現月經過少,或經期錯後,或陰道不規則出血,或帶下伴陰癢,或赤帶者應去醫院就診。
9.11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9.12 備註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