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external hemorrhoi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xternal hemorrhoids[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external piles[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3 概述
外痔(external hemorrhoid[1])爲病名[2]。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是指生於肛管齒線以下,以肛門異物感或腫痛爲主要表現的痔[3]。包括結締組織性外痔(雞冠痔、珊瑚痔)、靜脈曲張性外痔(氣痔)和血栓性外痔(葡萄痔)等。其臨牀特點是肛門墜脹、疼痛、異物感。
6 外痔的分類
外痔分爲血栓性外痔、贅皮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及炎性外痔四種。
6.1 靜脈曲張性外痔(氣痔)
靜脈曲張性外痔是指痔外靜脈叢發生瘀血擴大麴張、成團狀而形成的圓形或橢圓形的腫物。
靜脈曲張性外痔齒線下肛管靜脈曲張,觸之柔軟,色紫暗,腫物呈橢圓形,當腹壓增大時,腫物可稍增大變硬,局部按摩時腫物可變小柔軟。
6.1.1 靜脈曲張性外痔的病因病機
靜脈曲張性外痔多因Ⅱ、Ⅲ期內痔反覆脫出,或經產、負重遠行,以致筋脈橫解、氣血瘀滯而成。
6.1.2 靜脈曲張性外痔的診斷
發生於齒線以下的肛管,局部有橢圓形或長形腫物,觸之柔軟,在排便或負重遠行時腫物增大,並呈紫暗色,按之較硬,平時有異物感,染毒時可腫大疼痛。
6.1.3 需要與靜脈曲張性外痔相鑑別的疾病
6.1.3.1 血栓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大多生於肛門的左右兩側,突然腫起,疼痛劇烈,形如葡萄,顏色青紫,按之較硬(2—3天后)。
6.1.3.2 結締組織性外痔
結締組織性外痔皮贅逐漸增大,按之柔軟,排便或負重遠行時皮辦無明顯變化。
6.2 血栓性外痔(葡萄痔)
血栓性外痔是由痔外靜脈破裂,血溢脈外,瘀於皮下,凝結成塊所致。其特點是肛門邊緣突然劇烈疼痛,並有暗紫色腫塊。血栓性外痔多發生於肛門左右兩側,先有靜脈曲張性外痔,突然腫起,形如葡萄,初起暗紅,漸變青紫,按之較硬,光滑,疼痛劇烈。
6.2.1 血栓性外痔的病因病機
內有血熱,或本有靜脈外痔,加之便時努掙,或負重遠行,以致肛門痔外靜脈破裂,血溢脈外,瘀於皮下,凝結成塊。
6.2.2 血栓性外痔的診斷
好發於夏季,多發生在肛緣截石位3、9點處,起病時肛門部突然劇烈疼痛,肛緣皮下可見紫暗圓形腫塊,觸痛明顯,分界清楚,待3—5天后疼痛緩解,有時小血塊可自行吸收。
6.2.3 需要與血栓性外痔相鑑別的疾病
內痔嵌頓,齒線上內痔脫出嵌頓,腫塊較大,甚至繞肛周3—5顆,疼痛逐漸加重,久則糜爛壞死,滲流滋水,坐臥不寧。
6.3 結締組織性外痔(雞冠痔、珊瑚痔)
8 外痔的治療
8.1 內治法
外痔一般不需內治,當外痔染毒腫痛時,可用清熱利溼之法,方用止痛如神湯或五神湯加減。
8.1.1 氣滯血瘀
外痔·氣滯血瘀證(external hemorrhoid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氣滯血瘀,以肛緣腫物突起,排便時可增大,有脹痛或墜痛,可有異物感,局部可觸及硬性結節,舌質紫暗,舌苔淡黃,脈弦澀爲常見症的外痔證候。
8.1.2 溼熱下注
外痔·溼熱下注證(external hemorrhoid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diffusing downward)是指溼熱下注,以肛緣腫物隆起,灼熱疼痛或有滋水,便幹或溏,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爲常見症的外痔證候。
8.1.3 脾虛氣陷
外痔·脾虛氣陷證(external hemorrhoid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qi sinking),脾虛氣陷,以肛緣腫物隆起,肛門墜脹,似有便意,神疲乏力,納少便溏,舌質淡胖,舌苔薄白,脈細無力爲常見症的外痔證候。
8.2 外治法
外痔的以外治爲主,可選用薰洗、鍼灸、結紮、挑痔、手術等。如紅腫疼痛,尚可配合內服清熱解毒、化瘀止痛之藥。
8.3 其他療法
外痔較大、經常腫痛時可手術切除。具體方法是局麻下作放射狀梭形切口切除外痔,注意儘量保護肛管皮膚。
8.4 靜脈曲張性外痔(氣痔)的治療
8.4.1 辨證治療
8.4.1.1 溼熱下注
外痔·溼熱下注證(external hemorrhoid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diffusing downward)是指溼熱下注,以肛緣腫物隆起,灼熱疼痛或有滋水,便幹或溏,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爲常見症的外痔證候。
8.4.1.1.1 症狀
肛緣腫物隆起,腫脹疼痛,甚則滲流滋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8.4.1.1.2 辨證分析
負重遠行,大便努掙,經脈橫解,氣血瘀滯,則腫物隆起;感染溼熱毒邪,氣血瘀滯加重,則腫脹疼痛;溼熱爲患則滲流滋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爲顯熱內侵之象。
8.4.1.1.3 治法
8.4.1.1.4 方藥治療
8.4.2 外治法
8.4.3 其他療法
8.4.3.1 適應證
8.4.3.2 操作方法
取截石位或側臥位,19Lo新潔爾滅肛門消毒,局麻或腰俞麻醉,用組織鉗提起外痔頂部,以剪刀環繞外痔四周作一放射狀梭形切口,再分離皮下曲張的靜脈叢,將皮膚連同皮下組織一併切除。術後用凡士林紗條或消痔膏或黃連膏油紗條壓迫創面。每天用芒硝溶液坐浴,創面外敷消痔膏,直至痊癒。
8.5 血栓性外痔(葡萄痔)的治療
8.5.1 辨證治療
8.5.1.1 血熱瘀阻
外痔·氣滯血瘀證(external hemorrhoid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氣滯血瘀,以肛緣腫物突起,排便時可增大,有脹痛或墜痛,可有異物感,局部可觸及硬性結節,舌質紫暗,舌苔淡黃,脈弦澀爲常見症的外痔證候。
8.5.1.1.1 症狀
肛緣腫物突起,疼痛劇烈,肛緣圓形紫暗腫塊,質地較硬,觸痛明顯;口乾欲飲,大便祕結;舌紅,苔黃,脈弦。
8.5.1.1.2 辨證分析
血分有熱,加之便時努掙或負重遠行,氣血瘀滯,血熱妄行,脈絡破裂,血溢脈外,瘀於皮下則見肛緣腫物,顏色紫暗;血分有熱,則口乾欲飲;血熱內燥,則大便祕結;舌紅、苔黃主熱,脈弦主痛。
8.5.1.1.3 治法
清熱涼血,消腫止痛。
8.5.1.1.4 方藥治療
涼血地黃湯加減。
8.5.2 外治法
8.5.3 其他療法
8.5.3.1 適應證
8.5.3.2 操作方法
患者取側臥位,肛門常規消毒,局麻後,在腫塊中央作一放射狀切口,用止血鉗分離出血塊,修剪多餘皮辦,再用黃連膏油紗條壓迫傷口,每天換藥一次,直至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