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经走气
:1.针刺术语;小儿推拿方法。刺法术语·飞经走气:飞经走气为刺法术语,指催行经气的一些针刺手法,即针感沿经传导。出《金针赋》。其法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金·窦汉卿《金针赋》:“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青龙
调气法
拼音:tiáoqìfǎ英文:qi-regulatingtechnique;概述:调气法指调理经气的各种方法。《金针赋》:“及夫调气之法……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至气至。”包括捻转、提插、呼吸配合、手指循按,以
复式针刺手法
上的单式针刺手法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作用的针刺手法。宋代以后,不少针灸家还提出了丰富多采的复式针刺手法。明代徐凤在《金针赋》中提出“飞经走气”四法、“治病八法”,在当时极为盛行,对后世影响亦为深远。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更是对复式手法有所
金针赋
拼音:jīnzhēnfù英文:《金针赋》为针灸歌赋名。首载于徐凤《针灸大全》。全名《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主要以歌赋形式论述取穴方法、针刺手法等。序言谓此赋出自“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之法”,经撮要写成此篇。“首论头病取足,左病取右
地才
拼音:dìcái英文:地才即地部。约占穴位整个深度的下1/3部位。《金针赋》:“刺之筋骨之间,名曰地才。”
飞法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飞法的作用:飞法与其他手法配合,有促使得气的作用。可作为催气、行气之法。将针向前推进:《金针赋》:“补者一退三飞”,“泻者一飞三退”,是以捻针时食指向后称为退,向前称为“飞”。《神应经》:“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
引气法
加强针感和促使它扩散传导的作用。呼吸行气·行气法:呼吸行气为行气法之一。指针刺时配合患者呼吸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金针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是指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使气上行;病位在所取穴位的
行气法
导的方法。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使气上行;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下方,宜在病人呼气时插针,使气下行。《金针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行气法·捻转行气:捻转行气为行气法之一。指用捻转的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
五门八法
拼音:wǔménbāfǎ英文:概述:八法五门:1.指“灵龟八法”;2.指《金针赋》中的八种刺法。灵龟八法·八法五门:八法五门指“灵龟八法”,即“奇经纳卦法”或“奇经纳甲法”。出《标幽赋》。是用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相通的八穴(内关、公孙、申脉
八法五门
ǎwǔmén英文:eightmagicturtletechniques;概述:八法五门:1.指“灵龟八法”;2.指《金针赋》中的八种刺法。灵龟八法·八法五门:八法五门指“灵龟八法”,即“奇经纳卦法”或“奇经纳甲法”。出《标幽赋》。是用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