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國家基本藥物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4 概述
蘇合香丸同名方劑約有九首,其中《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者爲常用方,其組成爲蘇合香30g、冰片30g、麝香60g、安息香60g、青木香60g、香附60g、白檀香60g、丁香60g、沉香60g、蓽茇60g、乳香30g、白朮60g、訶子60g、硃砂60g、水牛角60g,具有芳香開竅,行氣溫中之功效。主治寒閉證。蘇合香丸是溫開劑的代表方,既是治療寒閉的常用方,又是適用於心腹疼痛屬於氣滯寒凝的有效方劑。現代常用於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屬於寒閉與寒凝氣滯證。
5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對心血管、血液流變學、神經內分泌系統有着明顯的積極作用,對乙腦昏迷、肝昏迷以及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應該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同時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保肝利膽健胃作用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所以可試用於某些感染性疾病所致腦功能障礙以及感染所致心功能障礙。[1]
5.1 組成
白朮、青木香、烏犀屑(用代用品)、香附子(炒去毛)、硃砂(研,水飛)、訶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別爲末,用無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蓽茇各二兩,龍腦(研)、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各一兩,薰陸香(別研)一兩[2]。
蘇合香30g、冰片30g、麝香60g、安息香60g、青木香60g、香附60g、白檀香60g、丁香60g、沉香60g、蓽茇60g、乳香30g、白朮60g、訶子60g、硃砂60g、水牛角60g[3]
5.2 功效與主治
具有芳香開竅,行氣溫中之功效。主治寒閉證。症見突然昏倒,牙關緊閉,不省人事,苔白,脈遲;心腹卒痛,甚則昏厥。亦治中風、中氣及感受時行瘴癘之氣,屬於寒閉證者。
5.3 用法用量
上爲細末,入研藥勻,用安息香膏並煉白蜜和劑,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華水,溫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兒可服一丸。溫酒化服亦得,並空心服之。用蠟紙裹一丸如彈子大,緋絹袋盛,當心帶之,一切邪神不敢近
上爲細末,入研藥勻,用安息香膏並煉白蜜和劑,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取井華水化服4丸(3g),老人、小兒可服1丸,溫酒化服也得,並空心服之。
5.4 方解
蘇合香丸主治病證較廣,多因寒邪或穢濁、氣鬱閉阻,矇蔽清竅,擾亂神明所致的寒閉證。閉者宜開,故治以芳香開竅爲主,對於寒邪、氣鬱及穢濁所致者,須配伍溫裏散寒、行氣活血及闢穢化濁之品,以爲輔助。方中蘇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等均爲芳香開竅之品,用爲君藥。配合木香、白檀香、沉香、乳香、丁香、香附爲臣,以行氣解鬱,散寒止痛,闢穢化濁,活血化瘀。佐以辛熱之蓽茇,溫中散寒,與上述10種辛香之品配合,增強散寒、止痛、開鬱的作用。白朮補氣健脾,燥溼化濁;訶子肉收澀斂氣,兩味與諸香藥配伍,可以補氣收斂,防止辛香太過,耗散五氣。並配水牛角濃縮粉以清心解毒,硃砂重鎮安神,以上俱爲佐藥。總之,本方配伍特點是以芳香開竅藥爲主,重點配伍行氣解鬱、闢穢化濁、溫中止痛之品,並少佐補氣及收澀藥,如此組方,既可加強芳香開竅與行氣止痛之效,又可防止香散耗氣傷正之弊,配伍極爲精當。
5.5 臨牀運用
蘇合香丸是溫開劑的代表方,既是治療寒閉的常用方,又是適用於心腹疼痛屬於氣滯寒凝的有效方劑。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苔白,脈遲爲證治要點。
5.6 使用禁忌
對於脫證,不宜應用。
5.7 現代適應證
蘇合香丸適用於流行性乙型腦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屬於寒閉與寒凝氣滯證者,均可應用之。
5.7.1 流行性乙型腦炎
乙腦是由乙腦病毒通過蚊蟲叮咬而傳播給人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乙腦病毒經皮膚進入血循環,再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然後在神經細胞內複製繁殖,從而引起神經元的病變、壞死,噬神經細胞現象,特異性地動員被激活的炎性細胞,從而造成大腦皮質及深層灰質等廣泛性損害,同時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損傷可造成腦組織的嚴重損傷,炎症劇烈時可引起小血管壞死、栓塞、出血、腦水腫及小竈性壞死性軟化竈。臨牀主要表現爲持續發熱、驚厥、意識障礙。
5.7.2 肝昏迷
肝昏迷實際上就是肝性腦病,是由重型肝炎發展或併發的,主要是由於肝細胞大量壞死,肝臟解毒能力降低導致血氨及其他有毒物質蓄積,使中樞神經系統中毒所致。重型肝炎芳香氨基酸顯著升高,同時支鏈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調,可導致肝性腦病。也有假神經遞質學說,認爲某些胺類(如羥苯乙醇胺)由於肝功能衰竭不能清除之,通過血腦屏障,取代正常的神經遞質,從而導致肝昏迷。重型肝炎大量肝細胞壞死使多種凝血因子合成減少,肝硬化及脾功能亢進可使血小板減少,重型肝炎DIC導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過度消耗出現皮膚紫癜;重型肝炎由於內毒素血癥、腎血管收縮、腎缺血、前列腺素E2減少、有效血容量下降等可導致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漿流量降低,從而出現腎功能衰竭,發生尿毒症。
5.7.3 冠心病及心絞痛
冠心病全稱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常見於中老年人血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增高的高脂血症、高血壓患者,吸菸者及糖尿病患者。在長期高脂血症的條件下,低密度脂蛋白及膽固醇對動脈內膜造成功能性損傷,使血管內皮細胞及白細胞表面特性發生變化,黏附因子表達增加。單核細胞黏附在內皮細胞上的數量增加,並移入內膜下成爲巨噬細胞,通過清道夫受體吞噬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肪蛋白,形成粥樣硬化病變脂質條紋。同時巨噬細胞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過氧化物和超氧化離子,併合成和分泌6種細胞因子,包括血小板源生長因子(PDE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等。PDEF和FGF刺激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和遊移到內膜,也刺激新的結締組織形成。PDGF和PDEF-β不但使平滑肌細胞遊移到富含巨噬細胞的脂肪條中,並轉爲泡沫細胞,且促使脂肪條演變成纖維脂肪病變,發展爲纖維斑塊;除此之外血壓增高等血流動力學變化可使動脈內膜內皮細胞連續性中斷,暴露內膜下組織,此時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在內膜上,形成附壁血栓;血小板釋出包括巨噬細胞釋出的上述各種因子在內的許多細胞因子,這些因子進入動脈壁,促進了動脈硬化;同時發現動脈硬化各階段的病變中有T淋巴細胞,提示病變的發展可能與免疫或自身免疫反應有關。主要病理改變是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或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臨牀上出現一系列症狀,如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猝死,最常見的是心絞痛。心絞痛最常見的症狀爲發作性胸骨後疼痛,爲一過性心肌供血不足所致。
5.7.4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壞死,是在冠心病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或中斷,使相應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臨牀表現爲持久的胸骨後疼痛,可併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8 藥理作用
5.8.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該方劑15味中藥中絕大部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其中君藥蘇合香有抗菌作用,可用於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麝香所含麝香酊可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豬霍亂弧菌。冰片對葡萄球菌、鏈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豬霍亂弧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及部分致病性皮膚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同時能提高血腦屏障通透性,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臣藥木香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鏈球菌、金黃色及白色葡萄球菌以及許蘭黃癬菌等10餘種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檀香也具有抗菌作用。丁香所含丁香油和丁香酚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結核桿菌、肺炎桿菌、枯草桿菌、短小芽孢桿菌、鼠傷寒沙門菌、細球菌、肉毒桿菌、流感桿菌、炭疽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及鼠疫桿菌、幽門螺旋桿菌等生長均有抑制作用;其抗菌活性相當於500μg/ml的新黴素;同時對單純皰疹病毒、人鉅細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白血病病毒也有滅活作用;丁香水煎劑對許蘭黃癬菌、白色念珠菌等數十種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對豬蛔蟲及陰道滴蟲有很高的殺滅率。香附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惡性瘧原蟲有抑制作用。佐藥蓽茇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上述細菌均有抑殺作用。白朮、訶子、硃砂對上述絕大部分細菌也有抑殺作用。水牛角同樣具有抗感染作用,更重要的是水牛角水煎劑有抗內毒素中毒作用,能降低內毒素所致死亡率,縮短內毒素所致DIC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凝血時間,升高血小板。
5.8.2 對心臟、血管、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君藥蘇合香對心肌梗死可減慢心率,顯著降低氯仿誘導的室顫的發生;改善冠脈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同時蘇合香所含桂皮酸能抑制血栓素合成酶,提高血小板內cAMP含量,使TXA2合成減少,使血栓形成長度縮短、重量減輕,明顯延長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顯著提高纖溶活性,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麝香含有能增強兒茶酚胺類β受體作用的物質,能興奮心臟,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周圍血管,並有一定降血壓作用,同時麝香酮能明顯降低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冰片能增加心肌梗死時冠脈血流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臣藥木香揮發油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作用,同時有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木香水溶性成分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已聚集的血小板則有一定解聚作用,而且有利尿作用,可以減輕心臟前負荷。檀香有抗心律失常作用,香附總生物鹼、苷類、黃酮類及酚類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有強心及降低血壓的作用。丁香所含丁香酚水溶液能對抗外源性去甲腎上腎素、組胺和刺激動脈周圍引起的血管收縮,而且呈劑量和時間依賴性;丁香酚能降低血中尿素氮的濃度,抑制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但濃度過大則作用相反;乙酰丁香酚則呈濃度依賴性抑制花生四烯酸、腎上腺素和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並抑制ATP釋放,抑制血小板內TXB2合成;丁香水提物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並能延長凝血酶原時間、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和Ⅶ因子凝血時間。佐藥香附水提醇沉物所含黃酮等物質有強心和減慢心率作用,同時有緩慢降血壓作用。蓽茇果實醋酸乙酯的可溶部分能擴張冠狀動脈,揮發油可預防和治療多種原因、多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對多種原因所致缺氧及心肌耗血均有對抗作用。白朮對血管有擴張作用,對心臟有抑制作用,白朮煎劑能延長凝血酶原時間及凝血時間,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水牛角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對抗內毒素誘發的DIC,縮短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凝血時間,升高血小板。
由此可見該方劑具有較強的強心、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抗凝、抗血栓作用,這對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絞痛以及乙腦、肝昏迷等腦微循環障礙的治療是十分有力的。
5.8.3 對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麝香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呈雙相調節作用,既能拮抗巴比妥類藥物對中樞的抑制作用,又能縮短其引起的睡眠時間。小劑量對中樞神經系統呈興奮作用,大劑量則抑制之,同時可顯著減輕腦水腫,改善腦循環,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的耐受性,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腦組織中MDA含量,抑制MAO活力;麝香酮能拮抗癡呆者學習和記憶功能減退,對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腦損傷有保護作用。蘇合香雖然中醫認爲其有開竅醒神作用,但現代醫學尚未完全發現其作用機理,僅對其抗凝血、抗血栓、增強耐缺氧能力進行了研究。冰片亦是“醒神開竅”藥,現代醫學認爲其吸收後5分鐘即可通過血腦屏障,且在腦積蓄時間長,量也相當高,且對局部感覺有刺激作用,因而具有興奮大腦的作用。安息香具有同樣的興奮大腦作用。臣藥木香乙醇提取液具有鎮痛作用。檀香所含α、β檀香醇具有氯丙嗪樣藥理活性,對中樞有鎮靜作用。沉香有鎮靜、催眠作用。乳香樹脂、樹膠(主要爲阿糖酸的鈣鹽和鎂鹽等)、揮發油不僅具有鎮痛作用,而且其所含鈣和鎂對神經、內分泌平衡具有調節作用。臣藥丁香具有解熱鎮痛作用,丁香酚對下丘腦前部熱敏神經元有增頻作用,對冷敏神經元有減頻效應;丁香精油可提高動物驚厥閾,具有抗驚厥作用,丁香水提取物能抑制大鼠腦內乙酰膽鹼酯酶。佐藥香附有顯著解熱作用,效價是水楊酸鈉的6倍,同時能顯著提高小鼠痛閾值,具有鎮痛及鎮靜作用。香附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安定和解熱作用,同時具有雌激素樣作用。佐藥蓽茇所含胡椒鹼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水牛角具有明顯的抗驚厥、鎮靜、解熱作用,更重要的是水牛角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興奮作用,從而促使全身神經、內分泌功能恢復平衡。佐藥白朮同樣具有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作用,提高抗疲勞能力。白朮多糖能提高學習和記憶功能。硃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此外還含有鉛、鋇、鋅、鎂等多種常量及微量元素,以及部分雄黃、磷灰石等,雄黃主要成分爲硫化砷。硃砂能降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有鎮靜、安眠、抗驚厥作用,其所含少量的砷可解鉛、鎘之毒,與鋇、鎂、鋅等均對神經、免疫等功能具有調節作用。
總之,該方劑對中樞神經系統既能鎮靜、抗驚厥,又能興奮大腦而“醒腦開竅”。最重要的是能降低腦水腫、改善腦循環,從而對乙型腦炎、肝昏迷發揮治療作用。
5.8.4 對消化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蘇合香具有抗潰瘍及促進局部潰瘍癒合的作用。麝香懸液灌胃,對小鼠實驗性胃潰瘍有十分顯著的對抗作用,其效果比胃膜素爲優。冰片能部分拮抗乙酰膽鹼所致十二指腸收縮。臣藥木香揮發油對胃腸平滑肌具有興奮和抑制的雙重作用,木香提取液可明顯增強腸蠕動幅度,其生物鹼、揮發油又能對抗乙酰膽鹼、組胺等所致腸痙攣;同時能擴張胃血管,增加胃血流,促進消化液分泌。沉香能促進消化液及膽汁分泌,抑制腸蠕動,對抗乙酰膽鹼、組胺所致腸痙攣性收縮。丁香醚提取物能降低肝ALT、AST,對急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丁香酚及乙酰丁香酚可顯著增加膽汁分泌,同時丁香酚可使胃液分泌增加、胃蛋白酶活力增高,具有顯著抗潰瘍作用,可減輕噁心、嘔吐、緩解腹部脹氣,具有健胃及抗腹瀉作用。香附水煎劑具有降低腸管緊張性和拮抗乙酰膽鹼的作用,並有利膽、保肝作用。佐藥白朮主要成分爲蒼朮酮,能防止肝糖元減少、脂肪浸潤、組織壞死和使腫脹減輕,能明顯改善肝功能;白朮醋酸乙酯提取物有利膽作用;白朮對應激性潰瘍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煎劑能促進胃腸運動,對腸管功能呈雙相調節作用,當腸管受乙酰膽鹼作用而處於興奮狀態時,白朮呈抑制作用,當腸管受腎上腺素作用處於抑制狀態時,白朮又呈興奮作用,從而使腸管活動恢復正常;白朮丙酮提取物能抑制胃液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減少胃酸及胃蛋白酶排出量。訶子所含鞣質有收斂和止瀉作用。
5.8.5 抗炎、抗氧化作用
君藥蘇合香具有抗炎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強耐缺氧能力。麝香具有抗炎作用,通過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抑制環氧化酶和脂氧化酶活性,抑制PG合成,減少LTB4產生,抑制中性粒細胞生成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溶酶體釋放,對炎症的各個階段均有顯著抑制作用。乳香所含香脂酸對炎症滲出、水腫有抑制作用。臣藥丁香具有明顯的抗炎和抗缺氧作用,同時丁香酚及乙酰丁香酚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對多種組織細胞合成的各種前列腺素有可逆性抑制作用,其所含沒食子酸和丁香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丁香酚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環氧化酶和脂氧化酶活性,抑制白細胞遊走、趨化性和超氧化物陰離子生成,保護細胞膜脂質免受氧化。香附也具抗炎作用。佐藥白朮可有效地降低脂質過氧化物,降低LPO及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增加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訶子對活性氧自由基及超氧陰離子均有顯著的清除作用,抑制WBC化學發光,抑制H2O2所致溶血,減少NO2-的生成,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水牛角不僅具有抗炎作用,更重要的是能興奮垂體一腎上腺系統,從而使糖皮質激素等大量分泌,發揮強大的抗炎、解熱和神經內分泌調節作用。
5.9 歌訣
蘇合香丸麝息香,木丁薰陸蓽檀襄;犀冰術沉訶香附,再加龍腦溫開方。
5.10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一切氣
6 《普濟方》卷三六一方之蘇合香丸
6.1 組成
白朮1兩,沉香1兩,香附子1兩,訶子(炮,去核)1兩,木香1兩,檀香1兩,畢澄茄1兩,丁香1兩,犀角1兩,麝香半兩,蘇合香(酒炙,熬成膏)1兩,乳香1兩,硃砂1兩,腦子半兩,安息香(酒熬成膏藥)1兩,人蔘1兩。
6.2 功效
《普濟方》卷三六一之蘇合香丸的功效:常服少許,闢邪氣瘟疾,除癇霍亂。
6.3 主治
《普濟方》卷三六一之蘇合香丸主治小兒心腹刺痛,啼哭不住,或中邪氣,或衝客忤,或驚氣入腹,或夜啼釣痛,面色不定。
6.4 用法用量
半歲分作7服,人蔘湯化下,飢服。
6.5 製備方法
6.6 出處
《普濟方》卷三六一
7 《重訂通俗傷寒論》方之蘇合香丸
7.1 組成
蘇合香2兩,安息香2兩,廣木香2兩,犀角1兩,當門子1兩,梅冰1兩,生香附1兩,明乳香1兩,上沉香1兩,公丁香1兩,冬術1兩。
7.2 功效
《重訂通俗傷寒論》之蘇合香丸的功效:芳香辛散,開閉逐穢,活血通氣。
7.3 主治
7.4 用法用量
7.5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煉蜜爲丸,作200丸,辰砂爲衣,蠟匱。
7.6 出處
《重訂通俗傷寒論》
8 《活人方》卷四方之蘇合香丸
8.1 組成
香附4兩,白朮2兩,廣藿香2兩,沉香1兩,乳香1兩,白蔻仁1兩,丁香1兩,檀香1兩,訶子肉1兩,蓽茇1兩,木香1兩,廣陳皮1兩,蘇合油1兩,硃砂1兩,麝香2錢。
8.2 主治
《活人方》卷四之蘇合香丸主治外感風寒暑熱,山巒瘴氣,屍浸鬼注客邪,內傷生冷瓜果難消之物,寒凝溼熱鬱痰積滯之氣,以致心腹絞痛,嘔吐泄瀉,幹溼霍亂。
8.3 出處
《活人方》卷四
9 《張氏醫通》卷十三方之蘇合香丸
9.1 別名
9.2 組成
蘇合香(另研,白色者佳)2兩,安息香(無灰酒熬,飛去砂土)2兩,薰陸香(另研)1兩,龍腦(另研)1兩,丁香1兩,麝香(別研,勿經火)1兩,青木香、白朮、沉香(另研極細)、香附(炒)、烏犀角(鎊屑,另研極細)。
9.3 功效
9.4 主治
《張氏醫通》卷十三之蘇合香丸主治傳屍殗殜,心腹卒痛,僵仆不省,一切氣閉屬寒證。一切惡毒之氣中人,關竅不通者。
9.5 用法用量
9.6 製備方法
上爲末,逐一配勻,煉蜜爲丸,分作50丸,另以硃砂1兩水飛爲衣,蠟護。
9.7 各家論述
《古方選注》:蘇合香能通十二經絡、三百六十五竅,故君之以名其方,與安息香相須,能內通臟腑。龍腦辛散輕浮,走竄經絡,與麝香相須,能內入骨髓。犀角入心,沉香入腎,木香入脾,香附入肝,薰陸香入肺,復以丁香入胃者,以胃亦爲一髒也。用白朮健脾者,欲令諸香留頓於脾,使脾轉輸於各髒也。諸髒皆用辛香陽藥以通之,獨心經用硃砂寒以通之者,以心爲火髒,不受辛熱散氣之品,當反佐之,以治其寒阻關竅,乃寒因寒用也。
9.8 附註
9.9 出處
《張氏醫通》卷十三
10 《壽世新編》捲上之蘇合香丸
10.1 組成
犀角3兩(銼末),冰片1兩(另研),檀香2兩(銼末),木香2兩,安息香2兩(酒浸),沉香2兩(銼末),蘇合香1兩,硃砂1兩(另研),白朮2兩,蓽茇2兩,訶子肉2兩,乳香1兩,丁香2兩,香附2兩,明天麻2兩,金箔100張(爲衣用),麝香1兩(另研)。
10.2 主治
《壽世新編》捲上之蘇合香丸主治一切氣痛氣逆,中氣不和,婦人噯氣,或暴卒鬼魅惡氣等症。
10.3 製備方法
上藥各味銼成粗片,研爲細末,入冰、麝、安息、蘇合油,同藥拌勻,煉蜜爲丸,1錢重,用蠟包裹。
10.4 出處
《壽世新編》捲上
11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之蘇合香丸
11.1 組成
蘇合香1兩,水銀(水煮1復時,後入)1兩,白蘞(爲末)1兩。
11.2 功效
11.3 主治
11.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飲送下,日3次。
11.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小豆大。
11.6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12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之蘇合香丸
12.1 組成
蘇合香3分,琥珀3分(細研),麒麟竭3分,牡丹3分,生乾地黃1兩,紫石英1兩(細研,水飛過),細辛半兩,柴胡1兩(去苗),鱉甲1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續斷3分,芎3分,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當歸3分(銼碎,微炒),延胡索半兩,藕節3分,蒲黃半兩,木香半兩,桂心半兩,藁本半兩,桃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檳榔半兩。
12.2 主治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之蘇合香丸主治婦人血風勞氣,四肢羸弱,不能飲食,心腹時痛,經絡滯澀。
12.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桃仁湯送下。
12.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2.5 出處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
13 《證治寶鑑》卷一方之蘇合香丸
13.1 組成
蘇合香、木香、犀角、白朮、丁香、沉香、安息香、香附、麝香、薰陸香。
13.2 主治
13.3 用法用量
13.4 製備方法
煉蜜爲丸,硃砂爲衣。
13.5 出處
《證治寶鑑》卷一
14 蘇合香丸藥典標準
14.1 品名
Suhexiang Wan
14.2 處方
蘇合香50g、安息香100g、冰片50g、水牛角濃縮粉200g、人工麝香75g、檀香100g、沉香100g、丁香100g、香附100g、木香100g、乳香(制)100g、蓽茇100g、白朮100g、訶子肉100g、硃砂100g
14.3 製法
以上十五味,除蘇合香、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濃縮粉外,硃砂水飛成極細粉;其餘安息香等十味粉碎成細粉;將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濃縮粉分別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再將蘇合香燉化,加適量煉蜜與水製成水蜜丸960丸,低溫乾燥;或加適量煉蜜制成大蜜丸960丸,即得。
14.4 性狀
14.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分泌細胞類圓形,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細胞作放射狀排列(香附)。含晶細胞方形或長方形,壁厚,木化,層紋明顯,胞腔含草酸鈣方晶(檀香)。具緣紋孔導管紋孔密,內含淡黃色或黃棕色樹脂狀物(沉香)。果皮纖維層淡黃色,斜向交錯排列,壁較薄,有紋孔(訶子肉)。花粉粒三角形,直徑約16μm(丁香)。不規則碎片灰白色或淡灰黃色,稍有光澤,表面密佈微細灰棕色顆粒及不規則縱長裂縫(水牛角濃縮粉)。不規則細小顆粒暗棕紅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硃砂)。
(2)取本品0.3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乙酸乙酯15ml,超聲處理2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近幹,加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冰片對照品,加乙酸乙酯製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9: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1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三氯甲烷2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胡椒鹼對照品,加三氯甲烷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1:1)爲展開劑,展開兩次,取出,晾乾,噴以硫酸乙醇溶液(1→10),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4)取本品1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乙醚5ml,振搖,濾過,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麝香酮對照品,加乙醚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氣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E)試驗,柱長爲2m,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M)和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爲混合固定相,塗布濃度分別爲1.64%和1.32%,柱溫爲180℃。分別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適量,注入氣相色譜儀。供試品色譜中應呈現與對照品色譜峯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峯。
(5)取本品6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入硅藻土3g,研勻。加乙醚5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用乙醚1ml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8g,內徑爲1.5cm)上,用乙醚8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乾,殘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蘇合香對照藥材,加石油醚(60~90℃)製成每1ml含25μl的溶液,作爲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環己烷—甲酸乙酯—甲酸(10:30:15: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硫酸乙醇溶液(1→10)中浸漬片刻,取出,吹乾,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
(6)取本品6g,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加入硅藻土3g,研勻,加乙酸乙酯5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25ml.超聲處理使溶解,濾過,濾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洗滌2次,每次20ml,洗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濾液合併,振搖,分取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2次,每次30ml,正丁醇液蒸乾,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訶子對照藥材1g,加乙酸乙酯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作爲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沒食子酸對照品,加乙酸乙酯製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5:4: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7)取(鑑別](6)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加在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6g,內徑爲1.5cm)上,用乙酸乙酯8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乾,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木香對照藥材0.5g,加乙酸乙酯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作爲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 60~90℃)—乙酸乙酯(17:3)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硫酸乙醇溶液(1→10),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4.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14.7 含量測定
照氣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E)測定。
14.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聚合—交聯聚乙二醇20000(PEG-20M)毛細管色譜柱(柱長爲30m,內徑爲0.25mm,膜厚度爲0.25μm);柱溫爲程序升溫,初始溫度爲115℃,保持8分鐘,再以每分鐘120℃的速率升溫至180℃,保持10分鐘,再以每分鐘120℃的速率升溫至250℃,保持5分鐘。理論板數按龍腦峯計算應不低於40000。
14.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龍腦對照品和丁香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乙酸乙酯製成每1ml含龍腦0.3mg的溶液和每1ml含丁香酚0.1mg的溶液,即得。
14.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10丸,精密稱定,水蜜丸研碎,大蜜丸剪碎,取4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2~4g硅藻土,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半丸的量),精密稱定,精密加入乙酸乙酯2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5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乙酸乙酯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4.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μl,注入氣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冰片以龍腦(C10H18O)計,水蜜丸不得少於14.0mg,大蜜丸不得少於10.0mg;含丁香以丁香酚(C10H12O2)計,水蜜丸不得少於5.0mg,大蜜丸不得少於3.5mg。
14.8 功能與主治
芳香開竅,行氣止痛。用於痰迷心竅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風偏癱、肢體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氣痛。
14.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14.10 注意
孕婦禁用。
14.11 規格
(1)水蜜丸 每丸重2.4g
(2)大蜜丸每丸重3g
14.12 貯藏
密封。
14.13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