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ZIZIPHI SPINOSAE SEMEN[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semen zizyphi spinosae[朗道漢英字典]
jujube see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pine date see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zizyphi spinosi seme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zizyphi,seme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men Ziziphi Spinos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pine date see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酸棗仁爲中藥名,出《雷公炮炙論》[1]。爲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 F. Chou 的乾燥成熟種子[2]。呈扁圓形或扁橢圓形,長5~9mm,寬5~7mm,厚約3mm 。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的有裂紋。有的兩面均呈圓隆狀突起;有的一面較平坦,中間有1條隆起的縱線紋[3];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見線形種臍;另端有細小突起的合點。種皮較脆,胚乳白色,子葉2,淺黃色,富油性。氣微,味淡。炒酸棗仁鼓起,表面顏色加深,斷面淺黃色,有香氣[4]。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肝、膽、心經。具有養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的功效。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盜汗,津傷口渴。酸棗仁的養心安神作用很好,多用於心陰不足和肝腎虧損的驚悸,健忘,眩暈,虛煩不眠等症。炒酸棗仁作用與生酸棗仁相近,養心安神作用強於生酸棗仁。
4 拉丁名
Semen Ziziphi Spinos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spine date seed(《中醫藥學名詞(2004)》)
9 來源
酸棗仁爲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a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F. Chou的乾燥成熟種子。
酸棗仁爲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ge.) Hu ex H.F.chowr的種子。
10 酸棗仁品種考證
酸棗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爲上品。《名醫別錄》雲:“生河東叫澤,八月採實,陰乾。”《新修本草》曰:“此即樲棗實也,樹大如大棗,實無常形,但大棗中味酸者是。”《開寶本草》指出:“此乃棘實,更非他物。若謂是大棗味酸者,全非也。酸棗小而圓,其核中仁微扁;大棗仁大而長,不類也。”《本草圖經沙謂:“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壘間。似棗木而皮細,其木心赤色,莖葉俱青,花似棗花,八月結實,紫紅色,似棗而圓小味酸。”《開寶本草》、《本草圖經》所述及《本草圖經》附圖與今之酸棗原植物特徵一致。
11 原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節上有直的和彎曲的刺。葉互生,長橢圓形至卵狀針形,先端鈍,邊緣有細鋸齒,基部偏斜,基出三脈。花黃綠色,常2~3朵簇生於葉腋;花小形,5出數;子房上位,2室,埋於花盤中,柱頭2裂。核果小,長圓形或近圓形,暗紅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13 酸棗的栽培
喜溫暖乾燥氣候,耐旱,耐寒,耐鹼。適於向陽幹燥的山坡、丘陵、山谷、平原及路旁的砂石土壤栽培,不宜在低窪水澇地種植。 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9月採收成熟果實,堆積,漚爛果肉,洗淨。春播的種子須進行沙藏處理,在解凍後進行。秋播在10月中、下旬進行,按行距33cm開溝,深7~10cm,每隔7~10cm播種1粒,覆±2~3cm,澆水保溼。育苗1~2年即可定植,按2~3m×1.0m開穴,穴深寬備30cm,每穴1株,培土一半時,邊踩邊提茁,再培土踩實、澆水。
分株繁殖:在春季發芽前和秋季落葉後,將老株根部發出的新株連根劈下栽種,方法同定植。育苗田在苗出齊後進行淺鋤鬆土除草,冬至前要進行2~3次。苗高6~10cm時每1hm2追施硫酸銨225kg,苗高30cm時每1hm2追施過磷酸鈣180~225kg。爲提高酸棗座果率,春季須進行合理的整形修剪,或進行樹形改造,把主幹1m以上的部位鋸去,使抽生多個側枝,形成樹冠;也可進行環狀剝皮,在盛花期,離地面10cm高的主幹上環切1圈,深達木質部,隔0.5~0.6cm再環切1圈,剝去兩圈間樹皮即可,20日左右傷口開始癒合,1個月後傷口癒合面在70%以上。
15 生藥性狀
酸棗仁呈扁圓形或扁橢圓形,長5~9mm,寬5~7mm,厚約3mm 。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的有裂紋。有的兩面均呈圓隆狀突起;有的一面較平坦,中間有1條隆起的縱線紋;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見線形種臍;另端有細小突起的合點。種皮較脆,胚乳白色,子葉2,淺黃色,富油性。氣微,味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6 商品規格
商品有順棗仁、東棗仁兩種,均分爲一、二等。以粒大、飽滿、外皮色紫紅,光滑油潤,種仁色黃白、無核殼者爲佳、習慣以順棗仁爲最優。
規格等級標準:
一等:呈扁圓形或扁橢圓形、飽滿。色,有油性。味甘淡。核殼不超過2%。
二等:乾貨。呈扁圓形或扁橢圓形,色,有油性。味甘淡。核殼不超過5%,出口商品均不分等級、要求:身幹。雜質不得超過5%,無蟲蛀、黴變。
17 酸棗仁的鑑別
17.1 粉末特徵
酸棗仁粉末:
1. 種皮柵狀細胞斷面觀1列,長條形,外壁增厚,側壁上中部甚厚,下部漸薄;胞腔線形,含紅棕色顆粒狀物,光輝帶位於柵狀細胞外側;頂面觀類多角形,於最上部可見垂周壁具多數輻射狀孔溝;底面觀類多角形或圓多角形,壁具層紋。
2. 種皮內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或類方形,垂周壁呈密集的連珠狀增厚;斷面觀扁長方形,垂周壁呈梯狀增厚。
17.2 理化鑑別
薄層層析:
樣品液:稱取酸棗仁粉末5g,置於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迴流提取3h,醚液棄去,藥渣加甲醇迴流提取12h,甲液醇棄去,藥渣再加水20ml,分次轉移到分液漏斗中;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提取液再用正丁醇飽和的氨水洗滌2次,洗液棄去,正丁醇提取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甲醇溶解至5ml,作爲供試品溶液。
對照品液:取酸棗仁皁甙A和酸棗仁皁甙B各約5mg,分別加甲醇溶解至5ml(1mg/1ml)。
展 開:硅膠G-CMC-Na薄層板,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上層液)展開,展距8~9cm。
18 酸棗仁的炮製
酸棗仁的炮製初見於《雷公炮炙論》,雲:“凡使,採得後,(曬)幹,取葉重拌酸棗入,蒸半日了,去皮尖了,任研用。”
宋代有微炒、炒香熟(《太平聖惠方》);酒浸(《女科百問》)。
其後歷代都以炒法爲主。
18.1 酸棗仁的炮製方法
18.1.1 酸棗仁
取原藥材,去淨雜質。用時搗碎。
18.1.2 炒酸棗仁
取淨酸棗仁,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鼓起,顏色加深,有爆鳴聲,斷面淺黃色時取出。用時搗碎。
18.2 成品性狀
酸棗仁呈扁圓形或扁橢圓形,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的有裂紋。一面較平坦,中間有一條隆起的縱線紋;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見線形種臍。種皮較脆,胚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淡。
炒酸棗仁鼓起,表面顏色加深,斷面淺黃色,有香氣。
18.3 質量要求
含雜質(核殼等)不得過5%。
18.4 炮製作用
酸棗仁具有補肝,寧心,斂汗,生津的功能。尤其是其養心安神作用很好,多用於心陰不足和肝腎虧損的驚悸,健忘,眩暈,虛煩不眠等症,如酸棗仁湯(《金匱要略方論》)。
酸棗仁炒後種皮開裂,易於粉碎和煎出;同時炒制能起到殺酶保苷的作用。其作用與生酸棗仁相近,養心安神作用強於生酸棗仁。如治心虛血少之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的養心湯(《良方》);治療勞傷心脾、氣血不足常與人蔘、白朮、茯苓、遠志等配伍,如歸脾湯(《嚴氏濟生方》)。治療陰虧血少,虛煩少寐常與人蔘、遠志、柏子仁、麥冬等配伍,如天王補心丹(《中國藥典》)。
18.5 炮製研究
酸棗仁含酸棗仁皁苷A和B、黃酮類、三萜類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甾醇、維生素C等。尚含微量具強烈刺激性的揮發油。
酸棗仁自古生熟同治,但從宋代以後逐漸出現了生熟異治之說。如《證類本草》記載:“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後來歷代有沿用,即使現在也有此類用法。那麼酸棗仁到底是生熟同治還是生熟異治呢?經過對古今文獻研究,認爲是生熟同治。早在陶弘景時代就明確了,如《證類本草》雲:“陶雲醒睡,而經雲療不得眠,子肉味酸,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服之療不得眠。正如麻黃發汗,根節止汗也。”又“子似武昌棗而味極酸,東人啖之以醒睡,與此療不得眠正相反矣”。清《本草從新》亦有論述,雲:“(酸棗仁湯)一方加桂一兩,二方棗仁皆生用,治不得眠。則生用療膽熱好眠之說,未可信也,蓋膽熱必有心煩口苦之症,何以反能好眠乎?若肝火鬱於胃中,以致倦怠嗜臥,則當用辛瀉透發肝火,如柴薄之屬,非棗仁所得司也。”另《本草便讀》雲:“至於炒熟治膽虛不眠,生用治膽熱好眠之說,亦習俗相治,究竟不眠好眠,各有成病之由,非一物棗仁可以統治也。”顯然是一種“習俗相治”。
從現代資料看,生、炒酸棗仁的化學成分到目前爲止尚未發現不同。藥理作用上,生、炒酸棗仁均有鎮靜安眠作用,只是炒品略強於生品。曾用棗仁甘草合劑治療失眠60例,分三組,酸棗仁分爲炒、半生半炒和生用各20例,另20例直接用炒棗仁粉6g。結果各煎劑、粉劑均有很好的鎮靜安眠作用。另有研究也證明生酸棗仁有同樣的安眠作用,還有鎮痛、降溫(降血壓)及抗驚厥作用。用生、炒酸棗仁給大鼠灌胃,記錄睡眠腦電波,發現慢波睡眠深睡平均時間明顯增加,深睡發作頻率亦增加,且發作時間持續延長,總睡眠量增加。對淺睡階段無明顯影響,主要影響深睡。通過生、炒酸棗仁水煎劑對小白鼠鎮靜、安眠、抗驚厥作用的比較,生、炒酸棗仁對中樞神經系統均呈現鎮靜、安眠、抗驚厥作用,二者之間無差別。
實驗證明,微炒或炒黃的酸棗仁,水提取物或乙醚提取物含量均比生品增高;炒焦和炒黑均低於生品,尤以炒黑爲甚。乙醇提取物含量各炒制品均低於生品,微炒差異較小,烘製差異較大,炒焦和炒黑差異最顯著。實驗結果表明,生、炒酸棗仁無論用熱迴流提取或冷浸提取均含有酸棗仁皁苷A和B,黃酮C(spinosin與zivulgarin的混合物)和黃酮D(swertisin),薄層層析亦顯示,生酸棗仁在清炒和迴流提取過程中,有效成分基本沒有發生變化,二種酸棗仁皁苷和黃酮成分相同。又以薄層掃描法測定其生、炒酸棗仁兩種提取液中的酸棗仁皁苷含量,結果表明,炒酸棗仁中的酸棗仁總皁苷(苷A和苷B之和)明顯高於生棗仁,其中酸棗仁皁苷A的含量差別較大,酸棗仁皁苷B的含量差別較小,這說明炒酸棗仁中酸棗仁皁苷易於煎提。
酸棗仁生、炒品脂肪油均在27%~30%,炒品油略多。其層析圖譜也一致。總黃酮含量略有增加,生品0.252%,炒品0.338%。
18.6 貯存方法
20 酸棗仁的功效與主治
酸棗仁具有養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的功效。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酸棗仁具有養心,安神,斂汗的功效,治虛煩不眠,驚悸怔忡,健忘,虛汗,神經衰弱。
酸棗仁的養心安神作用很好,多用於心陰不足和肝腎虧損的驚悸,健忘,眩暈,虛煩不眠等症,如酸棗仁湯(《金匱要略方論》)。
炒酸棗仁作用與生酸棗仁相近,養心安神作用強於生酸棗仁。如治心虛血少之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的養心湯(《良方》);治療勞傷心脾、氣血不足常與人蔘、白朮、茯苓、遠志等配伍,如歸脾湯(《嚴氏濟生方》)。治療陰虧血少,虛煩少寐常與人蔘、遠志、柏子仁、麥冬等配伍,如天王補心丹(《中國藥典》)。
酸棗仁治心悸失眠:酸棗仁味甘,入心、肝經,能養心陰,益心、肝之血而有安神之效 故多用於陰血虛,心失所養之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且主要用於心肝血虛之心悸、失眠,常與當歸、何首烏、龍眼肉等配伍。若肝虛有熱之虛煩不眠,常與知母、茯苓、川芎等配伍,如酸棗仁湯;若心脾氣虛之心悸失眠,常與當歸、黃芪、黨蔘等配伍,如歸脾湯;若心腎不足,陰虛陽亢之心悸失眠、健忘夢遺,可與麥門冬、生地黃、遠志等配伍,如天王補心丹。
21 酸棗仁的用法用量
煎服,6~15g。
22 酸棗仁的化學成分
酸棗仁種子含酸棗仁皁苷A及B,當藥素,斯皮諾素(spinosin)等黃酮類,肉豆蔻酸等。
酸棗仁尚含酸棗仁鹼、山礬鹼、酸棗仁環肽、白樺脂酸、胡蘿蔔苷等。
22.1 三萜及三萜皁甙類
酸棗仁中三萜類成分分爲羽扇豆烷型(lupane--type)和齊墩果烷型五環三萜(oleanane—type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二類。前者包括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白樺脂醇等;後者包括oleanonic acid, maslinic acid等。到目前爲止,從酸棗仁中分離的皁甙有9種,主要有酸棗仁皁甙(jujuboside) A、B等,屬於達瑪甾烷型, 是由酸棗仁皁甙元(jujubogenin)所衍生的皁甙。
22.2 黃酮類
至目前爲止,從酸棗仁的水提物中共分離、鑑定了9個黃酮類化合物swertisin,spinosin,zivulgarin,6”’-feruloylspinosin,6”’-sinapoylspinosin等等。這些化合物均屬於黃酮碳甙(falvone—C—glucoside)。
22.3 生物鹼類
棗屬植物中所含生物鹼主要有環肽生物鹼(cyclic peptide alkaloids)和異喹啉生物鹼(isoquinoline alkaloids)兩大類。Han B. H.等對酸棗仁中生物鹼類化學成分進行了系統研究,共分離鑑別了8個14元環肽類生物鹼(14—merbered cyclopeprtide alkaloids):sanjoinine-A(frangufoline), sanjoinine-B, sanjoineine-D, sanjoinine-F,sahjoinine-G1等等, 7個阿樸菲類生物鹼sanjoinine-E(nuciferine), sanjoinine-Ia(nornuciferine), sanjoinine-Ib(norisocorydine), sanjoinine-K((+)-coclaurine) 等等。
22.4 脂肪酸類
23 酸棗仁的藥理作用
酸棗仁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大鼠缺血性心肌,增強免疫功能,提高耐缺氧能力。
23.1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酸棗仁煎劑有鎮靜作用,有效成分可能含於油中,也有認爲是水溶性成分。
酸棗仁有顯著的鎮靜及嗜睡現象,主要影響慢波睡眠的深睡階段。酸棗仁煎劑給大鼠腹腔注射,有顯著的鎮靜及嗜睡現象,並能延長硫噴妥納對兔的睡眠時間;用熱板法給小鼠腹腔注射有鎮痛作用,還具有對抗士的寧驚厥及降溫作用;給貓腹腔注射能對抗嗎啡引起的狂躁。煎劑灌胃,1天2次,可使大鼠每天慢波睡眠深睡的平均時間延長,深睡的發作頻率也增加,對慢波睡眠中的淺睡階段和快波睡眠無影響,表明酸棗仁主要影響慢波睡眠的深睡階段。酸棗仁中黃酮甙(spiosin黃酮碳甙)靜脈注射,以小鼠抖動籠法表明有鎮靜作用,認爲是酸棗仁中催眠鎮靜有效成分之一。
23.2 抗心律失常
酸棗仁水提物12.5g/kg腹腔注射對氯仿、烏頭鹼誘發的小鼠心律失常及1.9~11.4g/kg靜脈注射對烏頭鹼、氯仿及氯化鋇誘發的大鼠心律失常均有預防作用。酸棗仁總甙33mg/ml離體實驗,能明顯減輕缺氧、缺糖、氯丙嗪和絲裂黴素引起的大鼠乳鼠心肌細胞釋放乳酸脫氫酸,表明其對心肌細胞損傷有保護作用。
23.3 抗高血壓及降血脂
酸棗仁總甙能顯著降低正常及高脂飼養大鼠的血清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表明其通過降低血脂和調理血脂蛋白,可能對動脈硬化形成和發展有抑制作用。以炒熟的酸棗仁飼餵大鼠,每日20~30g/kg,術前術後各給1天,對大鼠腎型高血壓形成有抑制作用。酸棗果肉粉10g/kg喂飼3月對家兔實驗性動脈硬化有明顯減輕,並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酯。酸棗仁總甙64mg/kg腹腔注射連續20天,能顯著降低正常及高脂飼養大鼠的血清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表明其通過降低血脂和調理血脂蛋白,可能對動脈硬化形成和發展有抑制作用。
23.4 抗燙傷
酸棗仁乙醇提取液5g/kg腹腔注射,能提高燙傷小鼠的存活率,並延長存活時間。
23.5 毒性
24 酸棗仁的用法用量
煎服,10~20g。研末吞服,每次1.5~3g。
25 使用禁忌
2.《本草經疏》:“凡肝、膽、牌三經有實邪熱者勿用,以其收斂故也。”
3.《軒岐救正論·藥性微蘊》:“凡命門火衰滑泄,及素患夢遺者忌用之。”
4.《得配本草》:“肝旺煩躁,肝強不眠,心陰不足,致驚悸者,俱禁用。”
5.《本單求真》:“性多潤,滑泄最忌。”
26 酸棗仁的食療應用
26.1 綠豆酸棗釀藕
原料:綠豆200克,酸棗仁50克,連節大藕4節(約500克) 做法;以清水浸泡綠豆、酸棗仁半小時,處理乾淨備用。再將藕一端切斷後並把豆棗仁裝入藕孔中,待裝滿後,可將切斷端之藕蓋於原處。
26.2 酸棗仁飲
原料:炒酸棗仁15克,蜂蜜10-20克。做法:將酸棗仁研爲細末,蜂蜜加溫開水半杯攪勻,然後送服。每日1次,連服7-10天。功能:補血安神。(1-2條引自《中華臨牀藥膳食療學》)
27 組方精選
27.1 治虛勞虛煩不得眠
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芎勞二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金匱要略方論》酸棗仁湯)
27.2 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仲
白朮一兩,茯神(去木)一兩,黃芪(去蘆)一兩,龍眠肉一兩,酸棗仁(炒,去殼)一兩,人叄半兩,木香(不見火)半兩,甘草(炙)二錢半。上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嚴氏濟生方》歸脾湯)
27.3 治骨蒸,心煩不得眠臥
酸棗仁二兩,以水二大盞半,研濾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臨熟,入地黃汁一合,更微煮過,不計時候食之。(《太平聖惠方》酸棗仁粥)
27.4 治膽虛睡臥不安,心多驚悸
酸棗仁一兩,炒熟令香,搗細羅爲散。每服二錢,以竹葉湯調下,不計時候。(《太平聖惠方》)
27.5 治心臟虧虛,神志不守,恐怖驚惕,常多恍惚,易於健忘,睡臥不寧,夢涉危險,一切心疾
酸棗仁(微炒,去皮)、人蔘各一兩,辰砂(研細,水飛)半兩,乳香 (以乳鉢坐水盆中研)一分。上四味研和停,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溫酒化下,棗湯亦得,空心臨臥服。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寧志膏)
27.6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
酸棗仁(微炒)、榆葉、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上爲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下三十丸。 (《普濟方》酸棗仁丸)
27.7 治睡中汗出
酸棗仁、人蔘、茯苓各等分。爲末,每服二錢,用米飲調下。(《直指小兒方論》)
27.8 治肝臟風虛,目視䀮䀮,常多淚出
28 酸棗仁現代臨牀研究
28.1 治療失眠
每晚睡前1小時左右服生棗仁散或炒棗仁散,或兩者交替服用,每次3g、 5g和l0g,最多有1次服30g者,連服7日。治療失眠患者87例,有效率爲73.5%,並表明生品與炒用同樣有效,據此認爲“多眠用生”恐系不確之談。有7例一次口服生或炒棗仁散20—30g,未發現任何副作用及麻醉作用[5]。又用以酸棗仁、延胡索爲主藥的複方酸棗仁安神膠囊,每次服1粒(重0.5g,相當原生藥5g),睡前半小時溫開水吞服,連服3日爲1療程,一般1— 2療程。治療失眠症172例,有效率爲84.15%,優於硃砂安神丸(有效率67.06%),與安眠酮(有效率 81.61%)相仿[6]。以耳穴貼炒酸棗仁,主穴爲耳神門、皮質下,配穴爲心、腎、腦點。每次選1--2穴,雙耳同時應用。一般5日換藥1次(夏季3日),4次1療程。一般1療程。觀察30例,結果9例顯效,19例進步,2例無效[7]。
28.2 治療不射精症
酸棗仁30g,細茶末60g,共研細末。人蔘須6g,煎水送服藥末,每次6g,每日2次。治療不射精症4例,均愈。[《現代中藥臨牀研究》294]
29 酸棗仁的成方製劑
29.1 酸棗仁合劑
酸棗仁385g,知母 154g,川芎154g,茯苓231g,甘草77g。川芎蒸餾揮發油,藥渣與茯苓用蒸餾後的藥液配成25%乙醇液滲漉,漉液回收乙醇。其餘三味加水煎煮3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至約920ml,與漉液合併,靜置,濾過,再濃縮至約1 000ml,加入防腐劑和揮發油,混勻,加水至1000ml,即得。本品爲棕黑色液體;氣香,味微甘,略酸。比重應不低於1.02。功能養血安神。用於虛煩不眠,心悸不寧,頭目眩暈。口服,每次10—15ml,每日3次。用時搖勻。(《四川省藥品標準》1983年)
29.2 酸棗仁糖漿
酸棗仁300g,知母120g,茯苓 180g,川芎120g,甘草60g。以上五味,川芎提取揮發油;藥渣與其餘酸棗仁等四味加水煎煮3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靜置,濾過,再濃縮至約 400ml。另取蔗糖400g,加水煮沸,濾過,濾液與濃縮液合併,混勻,濃縮至約1 000ml,加入防腐劑適量,放冷,加入揮發油及水,調整總量至1 000ml,攪勻,即得。本品爲黃棕色至棕色的澄清液體;氣香,味甜。相對密度應不低於1.02。功能清熱泄火,養血安神。用於虛煩不眠,心悸不寧,頭目眩暈。口服,每次15— 20ml,每日3次。[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 (第五冊)1992年]
29.3 安眠酊
炒酸棗仁1000g,五味子1 000g,柏子仁1 000g,40%乙醇適量。按滲漉法操作,調節每分鐘3-5ml的流速,收集滲漉液6000ml,靜置24小時;濾過,分裝即得。功能養心安神。用於神經衰弱;失眠;頭暈眼花,心煩,心慌等症。口服,每次10~15ml,每日3次,或每晚1次20ml。對乙醇過敏及某些心、肝疾病患者慎用。(《北京市中草藥製劑選編》1973年)
29.4 複方酸棗仁片
酸棗仁(炒)250g,梔於83g,遠志167g,甘草83g,茯苓167g,六神曲83g。以上六味,甘草,六神曲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其餘酸棗仁、遠志等四味,水煎2次,分別爲3小時、2小時,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膏;將細粉及輔料加入清膏中,混勻,制粒,乾燥,壓制成1 000片,每片相當於原藥材0.83g,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呈黃褐色,味微甜稍苦。功能除煩,安神。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多夢,易驚,疲倦等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陝西省藥品標準》1985年;《遼寧省藥品標準》1987年)
29.5 棗仁散
酸棗仁(炒)50g,酸棗仁(生)50g,竺黃 50g,琥珀25g,硃砂25g。以上五味,除硃砂研成極細粉外,其餘四味,共研細粉,過100目篩;用等量遞加法將硃砂細粉與上混合粉混勻,即得。本品爲紅褐色粉末,氣微香,味微酸。功能寧心安神,鎮驚化痰。用於虛煩多汗,驚悸失眠。口服,每次3g,每日3次。(《陝西省醫院製劑規範》1983年)
30 藥論
30.1 論酸棗仁“安五臟”之功效
①繆希雍:“酸棗仁,實酸平,仁則兼甘。專補肝膽,亦復醒脾。熟則芳香,香氣入脾,故能歸脾。能補膽氣,故可溫膽。母於之氣相通,故亦主虛煩、煩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寨熱,邪結氣聚及四肢痠疼溼痹者,皆脾虛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膽爲諸髒之首,十一髒皆取決於膽,五臟之精氣,皆稟於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臟。”((本草經疏))②倪朱謨:“酸棗仁,均補五藏,如心氣不足,驚悸怔忡,神明失守;或腠理不密,自汗盜汗;肺氣不足,氣短神怯,乾咳無痰;肝氣不足.筋骨拳攣,爪甲枯折;腎氣不足,遺精夢泄,小便淋瀝;脾氣不足,寒熱結聚,肌肉羸瘦;膽氣不足,振悸恐畏,虛煩不寐等症,是皆五臟偏失之病,得酸棗仁之酸甘而溫,安乎血氣,斂而能運者也。”(《本草匯言》)③賈所學:“棗仁,仁主補,皮赤類心,用益心血,其氣炒香,化爲微溫,藉香以透心氣,得溫以助心神。凡志苦傷血;用智損神,致心虛不足,精神失守,驚悸怔仲,恍惚多忘,虛汗煩渴,所當必用。又取香溫以溫肝膽,若膽虛血少,心煩不寐,用此使肝膽血足,則五臟安和,睡臥得寧;如膽有實熱,則多睡,宜生用以平膽氣。因其味甘炒香,香氣入脾,能醒脾陰,用治思慮傷脾及久瀉者,皆能奏效。”(《藥品化義》)④嚴潔:“收肝脾之液,以滋養營氣,斂心膽之氣,以止消渴,補君火以生胃土,強筋骨以除痠痛。”(《得配本草》)
30.2 論酸棗仁生用與熟用
①張石頑:“酸棗仁,熟則收斂精液,故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生則導虛熱,故療膽熱好眠,神昏倦怠之證。按酸棗本酸而性收,其仁則甘潤而性溫,能散肝、膽二經之滯,故《神農本草經》治心腹寒熱,邪氣結聚,痠痛血痹等證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脈也。蓋肝虛則陰傷而煩心,不能藏魂,故不得眠也。傷寒虛煩多汗及虛人盜汗,皆炒熟用之,總取收斂肝脾之津液也。”(《本經逢原》)②清太醫院:“或問酸棗仁之治心也,不寐則宜炒,多寐則宜生。又云夜不能寐者,必鬚生用,何以自相背謬耶?曰:此用藥之機權也。夫人之不寐,乃心氣之不安也,酸棗仁安心,宜用之以治不寐矣。然何以炒用?炒則補心也。人心多寐,乃心氣之太昏也。炒用則補心氣而愈昏,生用則心清而不寐耳。夜不能寐者,乃心氣不交腎也,日不能寐者,乃腎氣不交於心也。腎氣不交於心宜補腎,心氣不交於腎宜補心,用棗仁正所以補心,補心宜用炒矣。何以又生用,不知夜之不寐,正心氣之有餘,清其心,則心氣不足,而腎氣乘之矣,所以必鬚生用。若日夜不寐,正宜用炒,而不宜用生也。”(《藥性通考》)③汪紱:“炒用則平,甘多而補,能補心和脾,緩肝養陰,治膽寒不寐並虛煩;生用微寒,酸多而斂,能止渴生津,治膽熱好眠。”(《醫林纂要·藥性》)④張秉成:“炒熟治膽虛不眠,生用治膽熱好眠之說,亦習俗相沿,究竟不眠好眠,各有成病之因,非一物棗仁可以統也。”(《本草便讀》)
30.3 論炒酸棗仁不宜久置
馮兆張:“酸棗仁,性油而潤,滑泄者禁之。且其奏功者全仗芳香之氣,以入心、入脾也,必須臨用方炒熟研碎,入劑方效,炒久則油臭不香,若碎久則氣味俱失,便難見功矣。”(《馮氏錦囊·藥性》)
31 酸棗仁的藥典標準
31.1 品名
Suanzaoren
ZIZIPHI SPINOSAE SEMEN
31.2 來源
本品爲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的乾燥成熟種子。秋末冬初採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和核殼,收集種子,曬乾。
31.3 性狀
本品呈扁圓形或扁橢圓形,長5~9mm,寬5~7mm,厚約3mm 。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的有裂紋。有的兩面均呈圓隆狀突起;有的一面較平坦,中間有1條隆起的縱線紋;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見線形種臍;另端有細小突起的合點。種皮較脆,胚乳白色,子葉2,淺黃色,富油性。氣微,味淡。
31.4 鑑別
(1)本品粉末棕紅色。種皮柵狀細胞棕紅色,表面觀多角形,直徑約15μm,壁厚,木化,胞腔小;側面觀呈長條形,外壁增厚,側壁上、中部甚厚,下部漸薄;底面觀類多角形或圓多角形。種皮內表皮細胞棕黃色,表面觀長方形或類方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木化。子葉表皮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和方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3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酸棗仁皁苷A對照品、酸棗仁皁苷B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水飽和的正丁醇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立即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30ml,加熱迴流2小時,濾過,棄去石油醚液,藥渣揮幹,加甲醇30 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酸棗仁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斯皮諾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 0.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飽和的正丁醇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的熒光斑點。
31.5 檢查
31.5.1 雜質
(核殼等) 不得過5%(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A)。
31.5.2 水分
不得過9.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IX H第一法)。
31.5.3 總灰分
不得過7.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IX K)。
31.5.4 黃麴黴毒素
照黃麴黴毒素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IX V)測定。
取本品粉末(過二號篩)約5g,精密稱定,加入氯化鈉3g,照黃麴黴毒素測定法項下供試品的製備方法,測定,計算,即得。
本品每1000g含黃麴黴毒素B1不得過5ug,含黃麴黴毒素G2、黃麴黴毒素G1、黃麴黴毒素B2、黃麴黴毒素B1的總量不得過10ug。
31.6 含量測定
31.6.1 酸棗仁皁苷A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VI D)測定。
31.6.1.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爲流動相A,以水爲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理論板數按酸棗仁皁苷A峯計算應不低於2000。
時間(分鐘) | 流動相A(%) | 流動相B(%) |
0~15 | 20→40 | 80→60 |
15~28 | 40 | 60 |
28~30 | 40→70 | 60→30 |
30~32 | 70→100 | 30→0 |
31.6.1.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酸棗仁皁苷A峯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31.6.1.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適量,加熱迴流4小時,棄去石油醚液,藥渣揮去溶劑,轉移至錐形瓶中, 加入70%乙醇20ml,加熱迴流2小時,濾過,濾渣用70%乙醇5ml洗滌,合併洗液與濾液。回收溶劑至幹,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31.6.1.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ul、20ul,供試品溶液10u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用外標兩點法對數方程計算,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酸棗仁皁苷A(C58H94O26)不得少於0.030%。
31.6.2 斯皮諾素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VI D)測定。
31.6.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爲流動相A,以水爲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爲335nm。理論板數按斯皮諾素峯計算應不低於2000。
時間(分鐘) | 流動相A(%) | 流動相B(%) |
0~10 | 12→19 | 88→81 |
10~16 | 19→20 | 81→80 |
16~22 | 20→100 | 80→0 |
22~30 | 100 | 0 |
31.6.2.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斯皮諾素峯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31.6.2.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31.6.2.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10u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斯皮諾素(C28H32O15)不得少於0.080%。
31.7 酸棗仁飲片
31.7.1 炮製
31.7.1.1 酸棗仁
除去殘留核殼。用時搗碎。
[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31.7.1.1.1 含量測定
同藥材。
31.7.1.2 炒酸棗仁
取淨酸棗仁,照清炒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 D)炒至鼓起,色微變深。用時搗碎。
本品形如酸棗仁。表面微鼓起,微具焦斑。略有焦香氣,味淡。
[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31.7.1.2.1 鑑別、含量測定
同藥材。
31.7.2 性味與歸經
甘、酸,平。歸肝、膽、心經。
31.7.3 功能與主治
養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
31.7.4 用法與用量
10~15g。
31.7.5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31.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2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85.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關於勘誤《中國藥典》2010年版有關內容的通知(國藥典綜發〔2010〕246號).2010-09-28.
- ^ [4]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12-113.
- ^ [5] 孫侃,中華醫學雜誌,1959,44(12):1168
- ^ [6] 馬有度,李榮享,陶元津,《複方酸棗仁安神膠囊治療失眠症的療效觀察及藥理研究》,中西醫結合雜誌,1989,9(2):85
- ^ [7] 焦新民,等,新中醫,1992,(11):35